赞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诗句
(一)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以壮丽的中岳嵩山为舞台,
以少林禅宗文化、
少林武术文化为艺术表现内容,
采用大型山地实景演出的艺术表现形式,
少林僧侣的现场唱颂,
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
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
合成了中岳嵩山辉煌的交响。
形成了融文化、历史、自然,
于一体的全新艺术作品。
演出有水而起,
我们约僧人一道坐禅,
达摩的身影在禅境里出现,
村姑浣女从唐诗里走来,
菩提树的唱吟,
空山雨后的喧闹,
僧与俗的对话,
一切都在溪流声中,
化成清凉禅意,
流进我们心底……
禅宗不著文字,
直指心性,讲求顿悟。
音乐是表现禅境的最佳方式,
这曲在嵩山峡谷中奏响的禅乐,
与大自然的各种声响——
水声、风声、林涛、虫鸣合在一起,
构成一种天籁般的禅韵。
一样的演出:
音乐、灯光、舞蹈、功夫……
不一样的是在这里演出;
此山此水,
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所有艺术元素因为有了背景注释,
变得不同凡响,
这便是你必须来此观赏的理由。
剧场坐落在山谷之间,
尘嚣之外,
我们怀抱溪流,
坐于蒲团,
迎风看水听禅赏武,
心情轻松而愉快。
这个晚上你可以放下,
可以休息,可以感悟,
一容圆满,
如同我们祈盼的人生境界。
(二)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分水、木、风、光、石五个乐章,
根据谭盾的音乐设计而成,
表现了禅宗对自然的礼赞,
和对生命本体的终极关怀,
剧场背依高耸云端的少室山诸峰、
郁郁葱葱松林之间,随山就势,
有溪流、池潭、拱桥、巨石、
平台、亭、阁、楼、塔,
活生生一幅水墨山水画,
也更像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廊。
一声古老而又充满神韵的钟声,
拉开了演出的帷幕,
五个身穿黄色僧袍的僧人,
坐在发光的“石头”上正在闭目打坐,
一个曾经来看过这场演出的朋友说,
这些僧人要从头坐到尾,
一动也不能动,
这让我不禁汗颜,
因为我刚坐了一会儿,
腿已经开始发麻了,
那禅定的心智、
禅经的吟诵、
禅意的执著,
真是让人佩服至极!
山上时而走出跳着、
唱着、舞着的山妹子,
时而走出背着柴担的樵夫,
一声清脆的鞭响,
一群真正的羊从树林中的蜿蜒小道走出来,
后边是美丽的牧羊女,
沿着小河顺流而上;
突然,从山门里拥出一群小和尚,
手里提着尖底的水桶,
一群美丽的彩衣少女从桥下嬉戏而出,
小河里是挑水的小和尚,
河边是洗衣的`村姑,
一组少女脚踩水桶唱起悠扬的“现代民歌”,
桥下,小和尚背起受伤的村姑,
但他并不被凡间的情爱诱惑,
作揖离去,一个个“小故事”贯穿其中。
身临其境,你能听到《卧虎藏龙》的音乐,
和《英雄》的影子,
武僧飞檐走壁和人造月亮的出现,
更是让观众惊叫不已。
以佛教音乐为主线的音乐不断,
营造禅宗的韵味,
而一段四架古筝“疯狂”演奏的《花流水》激烈煽情,
加上塔林、庙宇、木塔、佛像为背景,
俨然一幅古朴嵩山风情图。
很多年过去,我还沉浸在,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视觉听觉的震撼里,
那铿锵的鼓声似乎仍在激荡着山梁,
那深邃、古朴的音乐仿佛还环绕在耳边,
那潺潺的溪流穿越了时空流淌在心上。
《圣经》上说:看得见的是暂时的,
看不见的是永久的。
这场极尽华美的文化盛宴,
让我看到了风景之外的东西,
在迷茫的生活中,
有了一丝超脱、恬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