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古诗中的月
导语: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卷帙浩繁。而在这灿烂的诗文化中,明月成为名家笔下的宠儿,成为一刻璀璨的明珠。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古诗中的月作文】
静溢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总能见到一轮明月高挂天空。
月,从古到今,它总是徘徊在人们瑰丽的想象中。那一弯淡淡的山月,那黄昏后的柳梢月,那霜满天的落月,总会留给人们一丝清新的诗意。交织其中的,或喜悦或悠然或惆怅,总会随那淡淡的月光一起流泻在诗中。
月,是诗人的知己。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明月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在”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诗歌中成长,我们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古诗中成熟,我们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中思索。月亮带给了人类无尽的遐想。
月亮里每个人所眷恋的故乡。不论你身在何处,飘零何方。于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于是,杜甫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亮里有一个孤独的世界,所以才拥有了这般凄凉冰冷的月光。看啊,”寂寞嫦娥舒广袖”,却无人欣赏,哪怕再曼妙的舞姿,也掩饰不住那心中的孤独;吴刚不知年轮,永远无奈的砍着那棵怎么也砍不完的桂花树,只能”捧出桂花酒”,痛饮美酒,借酒消愁,岂料”借酒消愁愁更愁”;”白兔捣药成”,却不知应该给谁来品尝……
月亮里有着无尽的美丽,永远带着她那如花的笑靥。于是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于是有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于是有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在皎洁的月光下,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言“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王维弹“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昌龄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曹操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张继写“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杜牧品“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张若虚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儿童唱“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诗中有月,月中有诗。诗因月而传,月因诗而名。细细去品味历代那些与月有关的诗句,总让人感到爱的甜美芬芳。
【篇二:古诗中的月作文】
小时候,父母教我一字一句读古诗,那时,我还没有理解“古诗”这两个字的涵义,只知道这些古诗是背着长大后,考试时要用到的,爸爸经常带我到公园的石椅上背古诗,因为那里有草丛中虫子的鸣叫,把我的吟声衬托得很古典。
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个中秋节,因为《静夜思》是我会背的第一首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问爸爸:“思”是什么意思,爸爸笑着说,妈妈不是去海南了吗,你很想她吧?这就是“思”。哦,我懂了。
我就这样一首一首地读了下来,读了许多关于思乡的诗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我懂得了,我家不有庭院吗?树上栖息着乌鸦,露水打湿了桂花,今天的明月人人都望,不知道秋天的思念落谁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给我的印象更深了,月是思乡的代表,思念家乡时,望一望天上的月亮,想必此时家人也在遥望月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家乡写出来了吗?在读诗中寻觅,在赏词中畅游。如果梦想可以成真,我愿在诗词的指引下幻化顾蝶,不惜一切代价。如蝶般,飘然莅临于吾心,翩翩却不失秀姿;如诗般,生逸灵动却唯美绝妙。
我读诗读词,更爱读诗人如竹的风格!渐渐地我读诗读出了兴趣,积累的诗也越来越多,我因此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篇三:古诗中的月作文】
月亮是历代诗人写不完
的永恒题材。像晋代: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同是写月,但月在诗中的功能却迥然不同。月究竟有多少功能?在古诗词中大概有三种。一、表时间。《诗经君子于役》中写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归?这句诗的意思是丈夫被国君征去服役,将外出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他重聚。这里的不日不月意思是不可以用日月计算表时间长久。同样,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
二、月还有烘托气氛的功能。李煜的《相见欢》中月如钩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抬头新月如钩,低头桐阴深锁,写景逼真而凄情尤甚。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先写作者夜泊秦淮河时所见景色。即寒凉的秦淮河上弥漫着朦胧的水雾,清冷的月色笼罩着沙滩,景物显得凄迷而冷寂。诗人先把人带到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中,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和感染。同时,这暮色迷茫的景物描写也映衬出了作者凄凉感伤的心境。
三、月还有达意抒情的功能。借明月抒发感情是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但纵观千古,我最欣赏的还是李白对月的描写。月亮本是无情物,并不能表达任何感情,但李白却赋予明月以生命,使之人格化,把它看成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能传达友情的友好使者。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便是如此。看看天空上明月高悬,光照大地,你和我天南地北各居一方,不能见面,但都可以看见天上的明月,那我就把这一颗关注你的愁心寄给明月,让它时刻陪伴着你,随你直到偏僻的异乡。这里四处漫游的李白没有忘记贬谪途中的友人,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一颗诚挚之心,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一种问候之情。李白在这首诗中,对月的构思新奇,对月形象的描写也非常美妙。难怪清代沈德潜在评论这两句诗时说: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杯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这种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新、飘逸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