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优质3篇】

时间:2013-03-08 08:47: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影片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 篇一

《大国崛起》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片,展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的过程。影片通过纪录片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程。观看这部影片,我深受启发和震撼。

首先,影片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实施经济改革政策,开放对外贸易和投资。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中国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影片中展示了中国的高速铁路、大桥、高楼大厦等现代化建设成就,让我感叹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其次,影片还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影片中展示了中国在非洲、拉美等地的援助和合作项目,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责任。

最后,影片也提醒我们,中国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中国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影片中展示了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农村扶贫等。这些努力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发展,还要关注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观看《大国崛起》,我对中国的崛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中国的崛起为世界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同时也要有责任和担当,为中国的崛起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希望中国的崛起能够带来更多的和平、发展和繁荣,造福于全人类。

影片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 篇二

《大国崛起》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纪录片,它以客观的角度展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观看这部影片,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影片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影片中展示了中国的高速铁路、大桥、高楼大厦等一系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让我不禁感叹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中国的崛起不仅让国内人民过上了更加富裕的生活,也给世界带来了发展机遇。

其次,影片还提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影片中展示了中国在非洲、拉美等地的援助和合作项目,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贡献。

然而,影片也提到了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中国仍然存在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影片中展示了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中国的崛起虽然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需要我们认识到其中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观看《大国崛起》,我对中国的崛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并为中国的崛起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希望中国的崛起能够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发展和繁荣,造福于全人类。

影片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 篇三

影片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800字

  央视二台正在播放的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关注。我个人认为这是今年央视最有震撼力的电视片。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欢迎阅读!

  影片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一)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近日推出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强烈反响。对于众多国人来说,这部纪录片无疑称得上是一次“历史教学片”,是对公元1500年以来世界9个主要大国发展史的一次集体学习。

  用电视画面展现曾经的大国兴衰,显然没有浩瀚的历史典籍来得深刻。但是,电视能以光和影的三原色转变形象地将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荣誉、血战前行和繁华散尽形象地在大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将历史反思从精英的书斋挪移到草根大众思考的有益尝试。央视将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用12集的短短篇幅浓缩,绝非大众娱乐的电视剧快餐,而是品读历史的镜鉴和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

  在过去的500年间,中国所谓的盛世已经持续至清康乾时代,期间还包括明初郑和浩大船队的远洋。但这只不过是古老的“中华龙”惯性繁华的回光返照。而从14世纪开始的300年间,欧洲文兴复兴击碎了中世纪宗教的神学桎梏,将人们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解放出来,在精神方面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500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翘楚的新时代。

  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的海洋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成就的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要件。至于继承欧洲文化谱系的美国在另一块大陆的崛起,日本和俄罗斯的后发制人,除了自觉的赶超意识,也经历了制度转型的阵痛。当然,这9大强国的辉煌中也都沾染了穷兵黩武的战争残酷和侵略他国乃至灭绝异质文化的原罪。但不管如何,自1500年以来的500多年间,这些强国或有兴衰,但他们的一个或多个在21世纪依然占有全球主导地位。即,西方社会主导全球的大趋势并没有逆转。

  对中国而言,读懂这9个大国的兴衰起伏,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9个大国在过去的150年间和中国都发生过直面接触,对中国而言更多是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但沉浸在历史的伤痛和仇恨中是没有意义的,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嘲弄和怒斥资本主义的罪恶更是无谓的。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首当其冲地要融入这个世界。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念等等,这些既是中国从既往强国的兴盛中总结的经验,也是从某些强国的灭亡中汲取的教训。

  半个世纪前毛泽东主席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对新中国如何摆脱历代王朝“兴勃亡忽”的质疑时,给出的药方是“人民民主”。今天,这句话对中国如何实现民族复兴和重新崛起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当综合实力成为衡量大国地位的标准时,作为硬实力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同作为软实力的政治文明和文化影响力一个都不能少。美国的强国之路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也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必须厘清的是,和上述9个大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有着5000年和平包容文化的深厚根底,绝少侵掠他国的文化传统的贪婪品格。也正因为如此,在学习9大国优点的同时,中国可以避免其他强国最终“亡乎”的历史宿命。

  不过,仅有和平的理性,经济的势力和开明的政治依然不能实现强国之梦。如中国两宋,经济文化发展俱佳,政治也相当开明,但依然是偏安一隅最终被异族所灭。去年5月22日,美国《纽约时报》在评论版中罕见地以中文标题发表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这虽是对美国提出的警醒,但也给我们以警醒,强国之路,必须要保持软硬力量的综合平衡,综合国力的哪一个要素都不能偏颇。

  影片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二)

  葡萄牙和西班牙,考航海了解地球,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场上第一场大戏落幕。

  “小国大业”,“大国崛起”,荷兰这个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的地方,如何撑起“大国”二字。荷兰的崛起,是通过进一步将地理大发现的潜力进步一步发掘。

  英国的《大宪章》为人类的文明又推进了一步,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现代社会的转型,走向了工业革命。当亚当·勒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撑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国市场。

  路易十四将法国的启蒙教育得到了普遍传播。拿破仑用武力方式将法国带向了欧洲巅峰。然而武力不能维持这一切。在后来戴高乐带领下,恢复了往日光辉。

  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他是一位好总理。在二战中被杀的二百五十万多犹太人中,没有一位是他杀的,但是他下跪了。什么是大国?敢于负责任的,能给国内人民带来幸福,也给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带来福祉的国家,才能堪称大国。

  盛田昭夫说坚持而成功的索尼,凝聚了日本这个国家的精神!

  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都是好学,重视教育的人。使俄国出现了大批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知识分子。正是在他们的思考中,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

  列宁,是一个很成功很成功的人。很敬佩他,他保护了人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苏联经济逐渐复苏。又在斯大林的五年计划的带动下,使苏联成为了苏联强国。

  美国的崛起,在我眼里是一个奇迹,从五月花号上的一百多名的英国人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世界第一强国。和美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离不开。

  看来,这些国家的崛起都有几个共同点。有对外扩张的历史,都曾经称霸世界,都经历过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都在教育、工业、科技等某一方面有过突出的表现。再看看中国,要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大国。我想,中国能不能称霸世界,这不重要。能不能成为工业、科技强国,这不重要。中国,这个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能这样存活到现在,本就是个奇迹了。我想,中国一定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

  影片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三)

  管理课有空似乎是必看《大国崛起》,这次是美国篇。不过话说回来,《大国崛起》真的很经典,看着一个国家的浮浮沉沉就像看着一个婴儿长大般,时而惊喜,时而惊恐,时而有感于时间飞逝,时而沉醉于时代印。一篇结束,起身,感慨于一切都已过去,然已成历史又将再次铺成未来的路,接受后来人的审视。就像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样,每个大国似乎也走着盛盛衰衰的路。

  1929-1933年,美国的关键词估计是是经济危机和罗斯福。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很不客气地宣告了经济危机的到来,而胡弗政府的放任自由政策只让经济危机越演越烈,800家银行倒闭,140万家企业关门大吉,200万人在全国各地流浪。如果说一个国家是一个大企业,在生死关头还挺着杆子坚持着原来的一套套,那就只能走进死胡同。既然不换制度,只能换高层。所以罗斯福来了。罗斯福跟胡弗不一样,他主张“权变”: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有效的管理就是要与内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随机制宜。其实就是那句“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都是好猫”。政府干预市场,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还调控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才能渡过难关,恢复经济。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还是很有道理的。

  另外,罗斯福的领导力在这场危机中也得到了极大彰显。所谓真正的领导是个影响过程,是影响他人和团体实现目标的过程,领导力也就是影响力。而这时罗斯福的炉边谈话,无疑是一枚强心剂,在当时的美国民众间极具现实影响力。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耳边说,大家放心,没事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坐在炉边的人应该是怎么听就怎么觉得窝心吧。

  今年,美国的关键词估计是经济危机和奥巴马。历史的转轮有时真的很奇妙,转来转去又转到了一处(当然不能排除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的影响)。次贷危机越演越烈,第一位黑人总统似乎也有意效仿罗斯福,来个网上谈话,稳固人心。布什政府的7000亿美元救市一波三折,120多位经济学家们举着大旗反抗,说布什政府是在花纳税人的钱,送华尔街大亨们“金色降落伞”,有失公平。而政府好像也不知道拿着这7000亿钱砸哪儿,最近刚刚砸了200亿来救花旗,明儿不知是救哪个了。今早的手机报又说,奥巴马刚建成自己的经济团队,还保证兑现布什的救援金融市场的承诺。零零散散的一大堆,不知最后走向胡弗还是罗斯福?一切只需拭目以待。

影片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