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观后感(推荐6篇)

时间:2017-02-02 06:33: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一

《人生七年》是一部纪录片系列,由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制作。该系列始于1964年,追踪了14个英国儿童从7岁起的生活,每隔七年进行一次访问,一直持续到他们长大成人。通过这个系列,观众可以亲眼见证他们的成长和变化,深入了解人们在不同阶段的生活和思想。

这部纪录片系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我被导演的坚持和耐心所震撼。迈克尔·艾普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拍摄和编辑这个系列,以便能够真实地展现儿童们的生活。他不仅仅是一个观察者,更是一个参与者。他与每个儿童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并且在每个阶段都与他们保持联系,以便能够真实地记录他们的生活。这种坚持和耐心让我深受启发,认识到只有真正投入和关心,才能创造出有意义的作品。

其次,这部纪录片系列让我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观察这些儿童的成长,我看到了生活的不同阶段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他们从单纯无邪的孩童成长为有着自己想法和追求的青少年,最终成为了有着成熟思维和责任感的成年人。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也有很多喜悦和成就。这让我认识到人生的七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都应该被珍视和感激。

最后,这部纪录片系列让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观察这些儿童的生活,我看到了社会背景对他们的影响。一些儿童来自富裕家庭,享受着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而另一些儿童则来自贫困家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这个系列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更是一个反映社会问题的镜子。它让我意识到社会不公平的存在,也让我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为每个儿童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总的来说,观看《人生七年》让我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部纪录片系列不仅仅是一段时间的记录,更是一次思想的启发和心灵的触动。它展现了人们的成长和变化,也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存在。我相信这个系列会继续影响更多的人,激发他们思考和行动,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二

《人生七年》是一部由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制作的纪录片系列,该系列从1964年开始,每隔七年对14个英国儿童进行一次访问,一直持续到他们成年。观看这个系列使我深受启发,不仅对儿童成长和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激发了我对纪录片制作的兴趣和热爱。

首先,通过观看《人生七年》,我对儿童成长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每个阶段的访问都展现了儿童在身体、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的变化。他们从天真无邪的孩童逐渐成长为有自己想法和追求的青少年,最终成为有着成熟思维和责任感的成年人。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也有很多喜悦和成就。通过观察他们的成长,我认识到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都应该被珍视和感激。

其次,观看《人生七年》还让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个系列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更是一个反映社会问题的镜子。通过观察这些儿童的生活,我看到了社会背景对他们的影响。一些儿童来自富裕家庭,享受着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而另一些儿童则来自贫困家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这让我意识到社会不公平的存在,也让我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为每个儿童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最后,观看《人生七年》激发了我对纪录片制作的兴趣和热爱。这个系列不仅仅是一段时间的记录,更是一次思想的启发和心灵的触动。导演迈克尔·艾普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拍摄和编辑这个系列,以便能够真实地展现儿童们的生活。他不仅仅是一个观察者,更是一个参与者。他与每个儿童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并且在每个阶段都与他们保持联系,以便能够真实地记录他们的生活。这种坚持和耐心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纪录片制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总的来说,观看《人生七年》是一次深入思考和启发的旅程。这部纪录片系列让我对儿童成长和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我对纪录片制作的兴趣和热爱。我相信这个系列会继续影响更多的人,激发他们思考和行动,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三

  《人生七年》,制片方挑选了14名7岁的孩子,以阶层的视角每隔七年观察他们人生轨迹的变化。已经看到了第3季,这群孩子已经21岁,和现在的我年纪差不多。21岁的这群孩子中,有些人的目光已经暗淡,有些孩子的目光则变得更加锐利,目光之后则是与梦想的距离。

  第3季,最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意气风发的对着镜头说:“我认为这个节目有意误导了观众,节目只展现了我现在成功样子,而没有表现出我为取得这种结果所付出的努力。” 我觉得也是,评价一个人仅看他的梦想有多远大,那么对大多数人是不公平的,毕竟不是每个人的起点都会是那么高,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视野能支撑梦想的远大。评价一人一物,看他与梦想的距离,这不更合理吗?如果非要认为蝶蛹破茧成碟的努力是卑微而不值一提的,那你只是一个思想混沌、情感粗糙的人。

  记得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到关于高考的话题,我说:“怪不得你高中压力那么大,毕竟从小到大,你的家庭给你提供了最优秀的社会资源,你没有理由考的差。”在同一个尺杆下,我们都有跳过1米5的能力,但是种种原因,你比我的起点高了30公分,你的梦想可以是跳过1米8,我的梦想只能是跳过1米5。如果我和你付出同样的汗水,我永远无法超越你。如果你和我付出同样的汗水,你取得的成绩也不配嘲笑我,当你在嘲笑别人的时候,你也会惊愕,原来有的人起点就是1米8。但是别人能跳跃的尺干高度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依然在那,那管他呢。我不在乎我最终能跳多高,我在乎的是我为能跳到多高所付出的努力。现代人总是太累,无非心孽太重。

  放大格局,《人生七年》里的孩子,虽然他们是那么努力,在21岁时的人生轨迹,也基本按照自己7岁时对自己的人生设想运行的,但是没几个人跳出自己生活的圈。7岁孩子对人生的设想?7岁的孩子对人生能懂啥呀?7岁的孩子的人生设想无非是他周围环境的思想意识在他脑海里的一种投射,所谓的设想不过是所处环境的社会意愿,孩子不过是实现这种社会意愿的工具,一个个孩子在21岁时看似踌躇满志,其实他们中有谁跳出了那个圈,到年老时,真会觉得自己这辈子过得幸福和值得吗?不信,你可以接着看,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看《人生七年》的后面几季。在社会规范面前,最大的无奈不是“金箍在头,欲说还休”,而是“金箍在头,你却不知”。想说的是,能跳出自己生活的圈,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一种能力。

  思想多元时代,一家之言,不必奉为圭臬。生活是自己过的,真当生活过不下的时候自然会改变;路是自己走的,真当走不下的时候自然会拐弯,何必总是听外人指手划脚。生活面前,谁都不会是备胎。不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只会让我沦为生活的奴隶。如果有些事情,非要说意义,那么评价这种意义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有些意义,非要说标准,那么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标准束缚自己?蚕蛹十七年的暗无天日,但是它自己觉得值,这还不够吗?我不怕暗无天日,但我怕看不到希望。我不怕到达不了目的地,但我怕看不到路上的风景,所以,你也不要多想。保持一份沉默的默契,这不很好吗,为何非要为这种无聊的论调而论战,不累吗?要相信,时间可以抹平一切,就不能有点耐心吗?

  “爱少年时代,放肆而无害。”―致沸腾的岁月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四

  当我看到《人生七年8》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地从老Tony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模样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我体会到,这56年的时光映照在了这14个人的身上,是多么神奇。

  准确的说,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这是一个系列片。在1963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BBC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14个7岁的儿童,采用每7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到2012年,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56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

  的确,好像是达到了。14个人之中,有4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同样留在了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10个中产阶级以及穷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成功了,Nicholas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其他的9个人依然生活在底层或中产。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厅里,而且他们幸福的“天花板”一样高。

  John小的时候想要参政,14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极了残酷无情的独裁。然而42岁时,John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己调侃说:“如果我20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园艺,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

  Neil大学辍学,21岁时他在伦敦建筑工地工作,28岁时他成为流浪汉,靠政府的经济金过活,在当时的采访中,从他不停抖动的身体和涣散的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精神问题。然而后来,时间给了我们想不到的惊喜,56岁时,导演见到Neil,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位议员,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发表演讲。

  在21岁以后宣布离开这部纪录片的Peter被当时的报纸抨击为“撒切尔夫人时代英国的愤怒共产青年”,然而56岁时他回来了,而是以一个崭新的身份。他成为了一个乐队的成员,而且还获得了音乐奖项,在音乐界获得了肯定。

  你瞧,他们的生活也挺好的,就像一个走进迷宫的孩子,兜兜转转之后,总是能找到父母急切的拥抱。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部片子,他平铺直叙,毫无矫揉造作,真实是他唯一的追求。真实在那三个女孩儿越来越发福的身材上,真实在那越来越多的秃顶上,真实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故事,每一处起承转合,伤感又温情。当我们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身材越来越走样,头发再也不像从前那么茂盛的时候,我们还会想起他们年轻时的模样。他们也曾经想改变生活,想成为演员或者政客,然而在时光面前,一切都变得圆滑。就像匠人手里的一把美工刀,把每一个人像玉一样磨得通体圆润,在时间这条湍急的河里,像一条灵活的鱼儿一样,不再跌跌撞撞。

  这只是一篇普通的观后感,我希望,面对屏幕的你千万不要奢求从这得到什么。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评价别人的人生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而且“从别人的人生里面得到有利于自己的经验”这个观点,笔者也持审慎的怀疑态度。毕竟对于文化环境、成长环境都不同的人来说,会有完全不同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它贫乏单调,但充满了生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这一点很重要,在笔者看来,比旁观这14个人的人生要更加重要。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五

  当我看到《人生七年8》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地从老Tony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模样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我体会到,这56年的时光映照在了这14个人的身上,是多么神奇。

  准确的说,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这是一个系列片。在1963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BBC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14个7岁的儿童,采用每7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到2012年,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56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

  的确,好像是达到了。14个人之中,有4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同样留在了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10个中产阶级以及穷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成功了,Nicholas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其他的9个人依然生活在底层或中产。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厅里,而且他们幸福的“天花板”一样高。

  John小的时候想要参政,14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极了残酷无情的独裁。然而42岁时,John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

己调侃说:“如果我20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园艺,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

  Neil大学辍学,21岁时他在伦敦建筑工地工作,28岁时他成为流浪汉,靠政府的经济金过活,在当时的采访中,从他不停抖动的身体和涣散的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精神问题。然而后来,时间给了我们想不到的惊喜,56岁时,导演见到Neil,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位议员,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发表演讲。

  在21岁以后宣布离开这部纪录片的Peter被当时的报纸抨击为“撒切尔夫人时代英国的愤怒共产青年”,然而56岁时他回来了,而是以一个崭新的身份。他成为了一个乐队的成员,而且还获得了音乐奖项,在音乐界获得了肯定。

  你瞧,他们的生活也挺好的,就像一个走进迷宫的孩子,兜兜转转之后,总是能找到父母急切的拥抱。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部片子,他平铺直叙,毫无矫揉造作,真实是他唯一的追求。真实在那三个女孩儿越来越发福的身材上,真实在那越来越多的秃顶上,真实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故事,每一处起承转合,伤感又温情。当我们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身材越来越走样,头发再也不像从前那么茂盛的时候,我们还会想起他们年轻时的模样。他们也曾经想改变生活,想成为演员或者政客,然而在时光面前,一切都变得圆滑。就像匠人手里的一把美工刀,把每一个人像玉一样磨得通体圆润,在时间这条湍急的河里,像一条灵活的鱼儿一样,不再跌跌撞撞。

  这只是一篇普通的观后感,我希望,面对屏幕的你千万不要奢求从这得到什么。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评价别人的人生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而且“从别人的人生里面得到有利于自己的经验”这个观点,笔者也持审慎的怀疑态度。毕竟对于文化环境、成长环境都不同的人来说,会有完全不同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它贫乏单调,但充满了生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这一点很重要,在笔者看来,比旁观这14个人的人生要更加重要。

《人生七年》观后感 篇六

  看书累了,我喜欢看看记录片,那是另一种读书。

  昨天看了纪录片《人生七年》,看完后感概万千。

  片子是英国格拉纳电视台拍摄的,选择了来自英国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14位7岁的孩子,每隔七年一拍,记录他们的想法和生活。从7岁到56岁,跨越半个多世纪,记录了他们的大半辈子。而这14个孩子的未来,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无一例外的过着优渥的生活;三个中产家庭的男孩,仅有一位进入牛津大学,其余两位仍旧中产;而那几个来自于底层社会的孩子,年老的他们无一不做着普通的底层劳动,甚至与失业相伴。

  这本来是一个揭示英国阶级流动固化的纪录片,然而放在如今的中国何尝不适合?有人做过一个调查,清华北大的学生,其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高的比例远远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要多。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会在清华北大,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优渥。

  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议的结论,有人会说:你的意思是家里有钱的人才能上清华北大?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认为一个人的努力和他所能得到的资源是互补的。什么是资源?比如说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每年都会有本科生期末考试的原题出现,而这些原题,本校的学生是要比外校的学生容易找到的多,这就是资源。

  再举个例子,两个同样努力的孩子,他们的成绩也许差不多。到了暑假,有名师辅导班,一节课500,家境好的孩子眼不眨心不跳的可以掏钱补习。而家境差的呢?他或许要帮家里干活、或许要去发传单挣生活费……慢慢的、慢慢的,两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不是努力就可以弥补的。

  老祖宗有句话叫“寒门出贵子”,确实现实中也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往远一点说,有名臣宋濂之流,往近一点说,马云总算一个吧?然而中国十三亿人,宋濂马云之流有几个?为什么每出一个就会轰动一时、远近闻名?因为这样的人太少了呀,谁会巴巴地去报道哪个首富家的儿子开了什么公司(王思聪除外)?谁会去关注哪个二代出了什么成绩?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这都是正常的,只有那些辛辛苦苦从泥潭里爬起来并且走上人生巅峰的人,才会安慰吾等凡人的脆弱心灵。你看,寒门出贵子,我们努力了还是可以成为凤凰的。

  我说“寒门难再出贵子”,还因为一个人的家境决定了这个人的眼界。在古代,交通不便,我没有见过的,就算你家境好也不一定见过,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或许你还在美术课上学习断臂维纳斯的美,人家已经站在卢浮宫自己领悟了。而片中,三个精英家庭的小孩说他们读《金融时报》、《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甚至已经有了隐隐地规划——做律师、上剑桥的三一学院。但是出生贫寒的小孩呢?他们远远没有如此眼界,他们只希望“见到爸爸”、“做个赛马骑手”。当然,理想没有贵贱,谁说想见爸爸不是孩子最纯真的愿望呢,只是阶级的远见性由此已经可见一斑了。

  老一辈有一个说法:一个人的手骨肉匀称、细皮嫩肉,那么他是一个有福之人。以前觉得封建迷信,现在却觉得大有道理。为何呢?细皮嫩肉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人很少干活或者不干活,那么他的家境一定不错,一个家境不错的人,只要不出大问题,将来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

  站得高你才能看得远,终究寒门难再出贵子。

《人生七年》观后感(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