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如椽”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dà bǐ rú chuán]
- 成语解释:
- 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成语出处:
- 《晋书 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 成语例句:
- 梁实秋《梦》:“王珣梦大笔如椽,果然成大手笔。”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偏正式;作谓语;用于夸赞别人的文笔
- 结构类型:
- 偏正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大筆如椽
- 英文翻译:
- a big pen as large as a beam
- 成语故事:
- 大笔如椽的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大笔如椽”成语接龙
“大笔如椽”单字解释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6.敬辞:~作。~名。~手笔。7.时间更远:~前年。8.〔~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dài]1.〔~夫〕医生(“夫”读轻声)。2.〔~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通“太”。2.古通“泰”。
笔:1.写字画图的用具:毛~。铅~。钢~。粉~。一支~。一管~。2.(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工~。败~。曲~。3.用笔写出:代~。直~。亲~。4.手迹:遗~。绝~。5.笔画:~顺。~形。6.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五~生意。b)用于字的笔画:“大”字有三~。c)用于书画艺术:写一~好字。他能画几~山水画。7.姓。
如:1.适合;依照:~意。~愿。~期。~数。2.如同:爱厂~家。十年~一日。~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他。百闻不~一见。与其那样,不~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厕。7.姓。8.如果:~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也。侃侃~也。
椽:椽子,承托屋面用的木构件。圆的叫椽,方的也叫桷。
“大笔如椽”的近义词
力透纸背 大手笔 如椽大笔
“大笔如椽”造句
大笔如椽指端揽,贝叶行间才数点。
金庸大笔如椽,写了许多精彩的武侠小说。
力挺安陆,引经据典,‘我本楚狂人’;大笔如椽,出版诗集,《把黎明惊醒》。
另外,大笔如椽、耳听八方、一至于此、一日三省等成语,读者答错的也比较多。
大笔如椽,饱蘸热血;军人长歌,壮怀激烈。
回眸“十五”,大笔如椽写就辉煌事业;展望“十一五”,浓墨重彩再绘锦绣画卷。
“大转变”另一位主持者邓拓学识广博,大笔如椽,综揽报社编辑工作,同长江内(邓)外(范)配合,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上苍无端垂青蒙山,使人间瀑布之美不止于此,他大笔如椽,运筹帷幄,横竖挥洒,把蒙山跌宕成层层幕景并一气呵成,形成天地之奇观——蒙山叠瀑。
大笔如椽拙成巧,低眉含笑世态新。
大笔如椽,大悲如天,挥洒千万,难续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