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褒贬”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yī zì bāo biǎn]
- 成语解释:
- 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成语出处:
- 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 成语例句: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结构类型:
- 主谓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一字褒貶
- 英文翻译:
- praise or criticize with a single word
- 成语故事:
- 一字褒贬的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一字褒贬”成语接龙
“一字褒贬”单字解释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字:1.文字:汉~。识~。~体。~义。常用~。2.(~儿)字音:咬~儿。~正腔圆。他说话~~清楚。3.字体:篆~。柳~。宋体~。美术~。4.书法作品:~画。一幅~。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6.字据:立~。收到款子,写个~儿给他。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鹏举。曾巩~子固。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水表走了20个~。9.许配:待~。10.姓。
褒:1.赞扬;夸奖(跟“贬”相对):~奖。~扬。2.(衣服)肥大:~衣博带(宽袍大带)。
贬:1.降低(封建时代多指官职,现代多指价值):~黜。~值。他曾被朝廷~到边远地区做官。2.指出缺点,给予不好的评价(跟“褒”相对):他被~得一无是处。
“一字褒贬”造句
并无一字褒贬,只对事件本身作客观记述。
我自然是懒得解释,其实这样一字褒贬的文骂,真不知在当时是不是足以为乱臣贼子惧,却也有其想不到的各种惧。
展览对高克勒的抵抗行为,以及莱恩的恐惧念头并无一字褒贬。
儒家的经典《春秋》,内容上“微言大义”,语言上“一字褒贬”。
书画留白的目的是求其意境深远,史书疏略则是因为春秋笔法,一字褒贬,两者自不可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