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qiāo zhà lè suǒ]
- 成语解释: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成语出处:
-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 成语例句:
- 一名宋福,一名王大路,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作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曲波《林海雪原》三三)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语
- 感情褒贬:
- 贬义成语
- 成语词性: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当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勒,不能读作“lèi”。
- 繁体字形:
- 敲詐勒索
- 英文翻译:
- blackmail and impose exactions on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敲诈勒索”成语接龙
“敲诈勒索”单字解释
敲:1.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门。~锣打鼓。2.敲竹杠;敲诈:有的商人一听顾客是外乡口音,往往就要~一下子。
诈:1.欺骗:欺~。~财。~取。兵不厌~。2.假装:~降。~死。3.用假话试探,使对方吐露真情:他是拿话~我,我一听就知道。
勒:[lè]1.带嚼子的马笼头。2.收住缰绳不让骡马等前进:悬崖~马。3.强制;逼迫:~令。~派。~索。4.统率:亲~六军。5.姓。6.雕刻:~石。~碑。7.勒克斯的简称。1流(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地照在1平方米面积上时的光照度是1勒。[lēi]用绳子等捆住或套住,再用力拉紧;系紧:行李没有捆紧,再~一~。中间再~根绳子就不会散了。袜带儿太紧,~得腿肚子不舒服。
索: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绳~。麻~。绞~。铁~桥。2.姓。3.搜寻;寻找:搜~。遍~不得。4.要;取:~取。~还。~价。5.孤单:离群~居。6.寂寞;没有意味:~然。
“敲诈勒索”的反义词
拾金不昧
“敲诈勒索”的近义词
仗势欺人 勒索敲诈 巧取豪夺 敲榨勒索 敲竹杠 苛捐杂税
“敲诈勒索”造句
他专门搜寻别人的隐私进行敲诈勒索。
贪官污吏敲诈勒索,人民群众怨声载道。
国民党反动派对老百姓敲诈勒索、无恶不作,所以很不得人心。
这帮***的团伙,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在封建社会里,官吏敲诈勒索,搜刮民脂民膏,是司空见惯的事。
这帮狗官纠结在一起,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对百姓敲诈勒索。
对敲诈勒索旅客的坏分子必须绳之以法。
近日,一些街痞不断敲诈勒索一些小商小贩,工商部门和公安部门要联合起来进行查处。
他花天酒地,敲诈勒索,无所不为,已经到了卑鄙无耻的地步。
这帮家伙到处敲诈勒索,无恶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