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庭之哭”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qín tíng zhī kū]
- 成语解释:
- 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
- 成语出处:
- 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 成语例句:
- 我只能用下策,派人向绵竹(刘宇亮)作秦庭之哭。(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乞求别人援救
- 结构类型:
- 偏正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秦庭之哭
- 英文翻译:
- begging in tears for assistance in desperation
- 成语故事:
- 秦庭之哭的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秦庭之哭”成语接龙
“秦庭之哭”单字解释
秦:1.周朝国名(前770—前221)。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为诸侯。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为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所灭。3.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庭:1.院子;院落:前~。2.厅堂:大~广众。3.司法机关审判案件的地方:法~。开~。
之: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哭: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诉。放声大~。
“秦庭之哭”的近义词
包胥之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