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故犯”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míng zhī gù fàn]
- 成语解释:
- 明知不对;却故意违犯。
- 成语出处: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问:‘一切生灵具有佛性,既有佛性,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
- 成语例句:
- 此物既与人无益,如何令尊伯伯却又栽这许多?岂非明知故犯么?(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一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语
- 感情褒贬:
- 贬义成语
- 成语词性:
-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结构类型:
- 紧缩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明知故犯
- 英文翻译:
- Knowingly commit a crime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明知故犯”成语接龙
“明知故犯”单字解释
明:1.明亮(跟“暗”相对):~月。天~。灯火通~。2.明白;清楚:问~。讲~。分~。去向不~。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说。~令。~沟。~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英~。精~强干。耳聪目~。眼~手快。5.光明:弃暗投~。~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7.懂得;了解:深~大义。不~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义。赋诗~志。9.明明:你~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天。~晨。~年。~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知:[zhī]1.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使知道:通~。~照。3.学识,学问:~识,求~。无~。4.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音。~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故:1.事情;事故:细~。变~。2.缘故;原因:无~缺勤。不知何~。3.故意;有意:~作镇静。明知~犯。4.所以;因此:因大雨,~未如期起程。5.姓。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址。~乡。依然~我。7.朋友;友情:亲~。沾亲带~。8.(人)死亡:病~。染病身~。父母早~。
犯:1.抵触;违犯:~法。~规。~忌讳。众怒难~。2.侵犯:进~。秋毫无~。人不~我,我不~人;人若~我,我必~人。井水不~河水。3.罪犯:主~。盗窃~。4.发作;发生(多指错误的或不好的事情):~愁。~错误。~脾气。他的胃病又~了。5.姓。
“明知故犯”的反义词
知过必改
“明知故犯”的近义词
州官放火 恶醉强酒 知法犯法 知而故犯
“明知故犯”造句
他这是明知故犯,实在可恨!
如果因缺乏经验而犯错误,大家是会原谅的,但明知故犯,那性质就不同了,二者处理结果不会一样。
原来爱情就是明知故犯,不计前嫌。
明知故犯的企业主管和个人,将被判处最高十年监禁和不封顶数量的罚款。
无心之过,情有可原;假如是明知故犯,那可要加重处罚了。
这样的事时有发生的,我知道这是本人的劣根性所在:明知故犯却又顽固不改,只会在事后醒悟然后摆出后悔的姿态。
你明明知道犯法是要判刑的,那你为什么要明知故犯呢?
老师已经再5、告诫他不要沉迷网咖,他却置若罔闻、明知故犯,真是令人生气。
道理你并不是不懂,可就是明知故犯呢?
学校叁令五申禁止学生抽菸,他却明知故犯,当然要被记过处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