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三公

时间:2012-04-04 02:10: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一国三公”的解释

成语拼音:
[yī guó sān gōng]
成语解释: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成语例句:
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一國三公
英文翻译:
pided leadership
成语故事:
一国三公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一国三公”成语接龙

“一国三公”单字解释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国家:~内。祖~。外~。保家卫~。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徽。~旗。~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手。~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产。~术。~画。~药。5.姓。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思。~缄其口。3.姓。

: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3.属于国际间的:~海。~制。~历。4.使公开:~布。~之于世。5.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6.公事;公务:办~。~余。因~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张~。10.丈夫的父亲;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一国三公”的近义词

“一国三公”造句

政出多门的近义词有各自为政、一国三公、各行其是。

一国三公犹不堪,况六贵同朝,势必相图,乱将作矣。

同时,还可免除“一国三公,民无所适从”的历史积弊,使国家和政党运行走入正常化轨道。

一国三公,谁都来罚款,谁都不解决问题。

那咱们三个总得有一人当‘老师’吧,不能一国三公,各讲各的让人无所适从。

罗家伦一度愤然辞职,“清华为教育、外交两部所共管,已有两姑之间难于为妇之苦,今更加以董事会,则一国三公,更有吾谁适从之叹矣。

“一国三公”相关成语

相关推荐

一国三公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