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笔之资”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rùn bǐ zhī zī]
- 成语解释:
-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 成语出处: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 成语例句: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他两个便将五钱银子,送秀才做润笔之资。”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结构类型:
- 偏正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润笔之资
- 英文翻译:
- Capital of embellishment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润笔之资”成语接龙
“润笔之资”单字解释
润:1.不干燥:湿~。2.加油或加水使不干燥:~肠。~~嗓子。3.细腻光滑;滋润:~泽。4.使有光泽;修饰:~色。5.利益;好处:利~。
笔:1.写字画图的用具:毛~。铅~。钢~。粉~。一支~。一管~。2.(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工~。败~。曲~。3.用笔写出:代~。直~。亲~。4.手迹:遗~。绝~。5.笔画:~顺。~形。6.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五~生意。b)用于字的笔画:“大”字有三~。c)用于书画艺术:写一~好字。他能画几~山水画。7.姓。
之: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资:1.财物;钱:物~。投~。2.质地:~质。3.资格;资历:论~排辈儿。4.供给;提供:~助。以~参考。5.“貲”,另见“赀”
“润笔之资”的近义词
润笔之绢
“润笔之资”造句
据说,三个字写好后,江汉关赠其润笔之资纹银500两,可谓一字千金。
这幅画儿便以百金以付肖兄,权当润笔之资。
当然,润笔之资无需担心,我会按照藏地游历画家中的最高规格支付。
白石老人收下了润笔之资,却迟迟没有作画。
果然是佳作吗?香君姑娘是不是也打算包几十两润笔之资予我呢?
(1)稿费,又称为“润笔之资”、“润笔费”;(2)版税,又称为“提成费”、“版费”;(3)买断版权,又称为“作价购稿”。
就算到今天,我还以为自己写检讨的水平足以为人捉刀赚润笔之资呢。
1901年,上海东亚益智译书局在报上刊登广告征集书稿,“译出之书……当酌送润笔之资或提每部售价二成相酬”.
这位崔光同志幼年家贫,嗜书好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