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奉公”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kè jǐ fèng gōng]
- 成语解释:
-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 成语例句:
- 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语
- 感情褒贬:
- 褒义成语
- 成语词性: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克,不能读作“kē”。
- 繁体字形:
- 剋己奉公
- 英文翻译:
- wholehearted devotion to public duty
- 成语故事:
- 克己奉公的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克己奉公”成语接龙
“克己奉公”单字解释
克:1.能:~勤~俭。不~分身。2.克服;克制:~己。以柔~刚。3.攻下据点;战胜:~复。~敌。攻必~。4.消化:~食。~化。5.姓。6.严格限定(期限):~期。~日。7.质量或重量单位,符号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区容量单位,1克青稞约重25市斤。9.藏族地区地积单位,播种1克(约25市斤)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1克约合1市亩。“剋(尅)”
己:1.自己:知~知彼。舍~为人。严于律~。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奉:1.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献。~上新书一册。2.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的):~旨。~上级命令。3.尊重:崇~。~为圭臬。4.信仰:信~。素~佛教。5.侍候:~养。侍~。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托。~陪。~劝。~告。7.姓。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3.属于国际间的:~海。~制。~历。4.使公开:~布。~之于世。5.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6.公事;公务:办~。~余。因~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张~。10.丈夫的父亲;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克己奉公”的反义词
公报私仇 利欲熏心 损人利己 文恬武嬉 见利忘义
“克己奉公”的近义词
公而忘私 奉公克己 奉公守法 廉政无私 廉洁奉公 洁己奉公
“克己奉公”造句
清心寡欲克己奉公,戒奢崇检自警自醒。
焦裕禄是个克己奉公的好干部。
克己奉公慎交友,清正廉明少应酬。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身为民乐在其中。
我一个遵纪守法克己奉公的好公民干嘛要害怕死刑啊!
上个世纪的当官的是克己奉公,两袖清风。而现在的官是自己盆满钵满,一肚子酒精。
克己奉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永垂不朽顶天立地豁达大度兢兢业业。
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克己奉公,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以身作则,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