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经典语录【推荐5篇】

时间:2011-06-05 02:16: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乌合之众》经典语录 篇一

《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之作。这本书阐述了人群心理学的许多重要原理,揭示了人们在集体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下是《乌合之众》中的一些经典语录,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些观点。

1. “人们在群体中容易被感染、影响和操纵。”

勒庞认为,人们在集体中容易受到集体心理的影响,而丧失自我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在群体中,个体会迅速融入集体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导致集体行动的产生。

2. “群体具有一种集体智慧和创造力。”

尽管乌合之众容易受到外部影响,但群体也具有一种独特的智慧和创造力。在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会产生新的思想和创意,有时甚至超过了单个个体的能力。

3. “群体是情绪的传导带。”

勒庞指出,群体中的情绪具有传染性。当一个人表现出某种情绪时,周围的人很容易受到感染,进而表现出相似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传导可以加强群体的凝聚力,也可能导致群体的暴力行为。

4. “群体具有盲目性和冲动性。”

在集体中,个体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会受到削弱,导致群体的行为变得盲目和冲动。群体中的人往往会失去自我控制,追随集体的行动而不加思考,从而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5. “群体的意见容易被操纵。”

勒庞认为,群体中的个体容易受到领导者或操纵者的影响和控制。领导者可以通过操纵群体的情绪和言论,引导群体朝着特定的目标行动。这种操纵往往是隐蔽的,个体很难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操纵。

以上是《乌合之众》中的一些经典语录,这些观点揭示了人群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原理。通过深入理解这些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人们在集体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及集体行动的动因和结果。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自己被集体心理所影响和操纵,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

《乌合之众》经典语录 篇二

《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经典之作。这本书深入研究了人群心理学,揭示了人们在集体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下是《乌合之众》中的一些经典语录,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观点。

1. “人们在群体中容易失去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勒庞指出,人们在群体中往往会追随大多数人的观点和行为,而不再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个体的个性和特点会被群体的一致性所淹没。

2. “群体的行为具有冲动性和暴力倾向。”

在集体中,个体的冲动和暴力倾向会被放大,导致群体的行为变得激烈和具有破坏性。群体中的个体会失去自我控制,追随群体的行动而不加思考。

3. “群体的思维容易受到外部影响和操纵。”

勒庞认为,群体中的个体容易受到领导者或操纵者的影响和控制。领导者可以通过操纵群体的情绪和言论,引导群体朝着特定的目标行动。

4. “群体中的人具有盲目性和从众心理。”

在群体中,个体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会受到削弱,容易盲目追随群体的行动。个体在集体中往往会失去自我控制,追随集体的行为而不加思考。

5. “群体具有一种集体智慧和创造力。”

尽管乌合之众容易受到外部影响,但群体也具有一种独特的智慧和创造力。在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会产生新的思想和创意,有时甚至超过了单个个体的能力。

以上是《乌合之众》中的一些经典语录,这些观点揭示了人群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原理。通过深入理解这些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人们在集体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及集体行动的动因和结果。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自己被集体心理所影响和操纵,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

《乌合之众》经典语录 篇三

  今天终于看完了法国古斯塔夫.庞勒的社会心理学名著《乌合之众》。不得不承认,里面的很多观点很新颖,见解独到(原谅我孤陋寡闻,没看过多多少作品,所以这样认为),下面就是我从中摘抄的一些比较印象深刻的句子,当然其中一部分观点我是认同的,小部分不认同,还有另一部分则是自己不敢肯定的。摘抄如下:

  1、人们的观念、情感和习俗成就了各种制度。

  2、是民族的性格而不是政府,决定着这些民族的命运。

  3、一个民族的强盛和另一个民族的衰微,与社会政治制度没有任何关系。每个民族都由它们自己的特性决定,所有那些不能与这种特性相配的制度,都只能算是借穿了一下别人的衣服。

  4、法国和中国的学校就像专门制造退化的工厂。

  5、词语并不是丝毫不变的,只是一个个时代的含义。

  6、统治者的具体工作就是把大多数过去的制度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想出一个新的称谓,尽量不让群体去联想到之前那些不好的形象。

  7、在拉丁民族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中,“民主”和“社会主义”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观念。在拉丁民族看来,民主总是指个人意愿要服从于国家和集体意愿,而在盎格鲁—撒克逊地区,尤其是美国,“民主”一词却指的是个人的独立状态,国家尽可能为个体服务。

  8、哲学不管进步了多少,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让他们沉迷的愿景。永远是谬误而不是真理,在推动着民族的进化。

  9、不管是什么信念,即使已经得到了普遍承认但仍摆脱不了虚无的特征。唯一能让它持续存活的方法就是,它不能接受理性的思辨。

  10、不管哪个民族都明白普遍信念的重要性,一旦这种信念消失了,这个民族就会走向衰亡。

  11、人类在一千多年的时间内,不想知道别的什么,只想在绚烂的梦境中寻找希望。

  12、由于担心失去广大读者,报业在大众思想的变化大潮中只是放任自流。现代报纸—最有价值的新闻夹杂在各种各样的轻浮话题,社会传闻和金融谎言中间。

  15、报社颇通人情世故,一切有用的东西是可以放弃的,甚至可以压抑有深度的批评,所有文章可提一下书名,再添上几句“吹捧奉承”的话

  16、由于主导性的力量并不存在,还有基本信仰的毁灭,最终的结局就是人们所有的观念无不存在深刻的分歧。

  17、不管什么样的制度和政府,相对一个民族的生活产生大的影响是不可能的。种族性格主宰着民族的生存。而种族遗留下来的某些品种构成了种族的性格。总而言之,决定我们命运的是种族,以及我们平时生活必须遵循的条条框框。

  18、人大多数时候都保持自己的特性,只是偶尔会组成群体。只要是群体产物,不管他是什么性质的,都比独处的个体的产物要低劣得多。

  19.但一个稳定的基础却悄然累积,这就是一个种族的本性。一个民族在什么样的范围内互动,机遇如何去把握,都由这个本性来决定。

  20、一个种族的衰弱有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支撑种族生存的理想基石先坍塌下来。

  21、民族的团结和强盛,这样的品格会随种族理想的消亡而消亡。

  22、这个种族的才智会随着古老理想地丧失而完全消失。种族散乱成一群独立自处的个人,他们一个个重新回到原始的野蛮状态,即一群乌合之众。

  23、对所有民族而言,追求理想可以使它从野蛮状态走到文明状态。然后,一旦这个理想变得落后,失去优秀的品质时,就会走向衰落甚至灭亡。这是一个生命循环的过程,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要经历的。

《乌合之众》经典语录 篇四

  1、如果说,我们的意识是浮在海面上的可见冰山的话,那么,潜意识才是沉陷于暗黑海洋之中的巨大冰体。

  2、所有有意识的行为,都只不过是遗传基因控制下的无意识深渊中的隐秘心理活动。

  3、群众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湮没了。

  4、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正义”力量,对他们来说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即或不然,群体中的人也会有一种“法不责众”的想法,因而在他们的行为时表现得理直气壮。

  5、但是当群众中的每一个人处于孤零零的单独个体的时候,后天的教育与内心的良知都在对他起着约束作用,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对自己的这种本能行为加以控制。

  6、单独一个人必须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上和道德上的。但是,群体则不然,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法律,群体就是道德,群体的行为就是天然合法的。

  7、有的时候,那些最不明确的词语,引起的反响反而最大。

  8、一个被群体情绪传染的人会感觉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强大,他的行动完全听凭另一种陌生的力量所主宰。

  9、在群体中,任何一种感情和行动——只要这种感情与行动不合常理——都会很容易传染开来,其程度之强,足以让一个人随时准备为另一个他毫不相干的人做出牺牲。

  10、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然地被群体情绪所传染——但如果他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的话,那么他就会沦为群体感情的敌对方。

  11、群体只接受暗示力量的影响。

  12、群体中的人做事时有着明确的目标,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13、群众中的人甘心被各种激烈的'言辞和虚假的形象所打动,他们信奉在理智尚存的情况下决不会相信的一切。

  14、正是群体,他们会为任何一种信仰——哪怕这种信仰他们从未听闻——而不惜血流成河。

  15、群体相信一切不可能的事情,相信一切不合逻辑的事情,相信一切不合情理,相信一切不存在的事情,但唯独——不相信现实生活的日常逻辑。

  16、群体的特点:每一个人的个性消失,他们的感情与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

  17、只有在小说中,一个人的性格才会一生不变。

  18、孤独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则缺乏这种能力。

  19、他们不会接受一个与他们意愿不一致的现实。如果现实不符合他们的意愿,那么他们就会采取过激手段对现实的秩序发出挑战。

  20、一旦群体形成,他们就会急切之中期待着点什么,无论是什么,只要能够让他们行动起来,他们就会欣然接纳。如果没有明确的指示,那么他们就在自己的群体无意识中创造出来。

  21、群体想要的只是能够满足他们需要、打动他们心灵的人。

  22、这些所谓的英雄或暴君,从来就未曾在真实存在过,他们只是人们为了满足心理需要而杜撰出来的产物。

  23、群体总是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心肠所动。

  24、群体可能会渴望着改朝换代,为这样的变革,他们甚至不惜发动暴力革命,然而革命并非是为了改变深层的东西,只是群体发泄情绪的手段而已。

  25、群体对一切传统事物、传统制度,都有着绝对的迷恋与崇敬;它们对一切有可能改变自身生活基本状态的新事物,有着根深蒂固无意识的恐惧。

  26、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事物普遍化。

  27、无论是独立的个体还是群体,一旦他们丧失了思考和推理能力,那么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就变得十分模糊,甚至不认为世界上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28、一旦民众开始迷信一个人,常常会攀比谁更迷信。

  29、所有的屠杀命令,固然可以由君王来发布,却必须由群体的灵魂来贯彻。

  30、统治者的权利并不是永远存在,有的只是永恒的群体宣泄。

  31、时间是世界万物的真正创造者。时间也是世界万物的唯一毁灭者。

  32、在特定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

  33、应试教育制度在社会等级的最底层创造了一支无产阶级大军,这个群体对自己的命运愤愤不平,随时都想起来造反。而在最高层,它又培养出一群轻浮的权贵阶级。他们既多疑又轻信,对国家抱有迷信般的信任,把它视同天道,却又时时不忘对它表示敌意,总是把自己的过错推给政府,离开了当局的干涉,他们便一事无成。

  34、只有最极端的人,才能成为领袖。

  35、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不是对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

  36、犯罪总是犯罪,一旦一桩罪行被实施,那么就绝对没有高尚与卑劣的分别,至少对被害者来说,群体犯罪与普通犯罪所带来的伤害是一样的,而且前者往往更为严重。

  37、表面自由的增加必然伴随着真正自由的减少。

《乌合之众》经典语录 篇五

  1、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2、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3、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4、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5、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

  6、数量,即是正义。

  7、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

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8、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9、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

  10、对历史而言,个人命运可能隐藏在很小的一个小数点里,但对个人而言,却是百分之一百的人生。

《乌合之众》经典语录【推荐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