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辈孝顺的句子(精简3篇)

时间:2015-01-09 05:46: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写小辈孝顺的句子 篇一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代代相传的重要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孝顺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但其核心价值依然不变。在我眼中,小辈孝顺的句子是一种表达感激和尊敬的方式,以下是我对小辈孝顺的一些句子的思考。

1. 亲情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小辈要时刻珍惜和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2. 小辈应该主动关心和照顾年迈的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3. 孝顺不仅仅是言语上的表达,更要通过行动来体现,比如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等。

4. 小辈要尊重父母的意愿和决定,不要随意违背他们的意愿。

5. 孝顺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孝敬,还包括对祖辈的敬仰和尊重。

6. 孝顺是一种传统美德,小辈应该传承和发扬下去,让孝顺之风在家庭中代代相传。

7. 小辈要时刻保持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不忘记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8. 孝顺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小辈应该主动承担起照顾父母和家庭的责任。

9. 孝顺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小辈要时刻表达对父母的爱和关怀。

10. 小辈要学会倾听和理解父母的需求和心声,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写小辈孝顺的句子 篇二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重要品质。在现代社会中,小辈孝顺的句子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以下是我对小辈孝顺的一些句子的思考。

1. 小辈要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关爱。

2. 孝顺不仅仅是在节日里送礼物,更重要的是平时的陪伴和关心。

3. 小辈要主动照顾父母的饮食和健康,关注他们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

4. 孝顺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小辈要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5. 小辈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决策,在重大事情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威和决策权。

6. 孝顺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小辈应该主动承担起照顾父母和家庭的责任。

7. 小辈要学会关心和照顾父母的朋友和亲戚,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8. 孝顺是一种传统美德,小辈应该传承和发扬下去,让孝顺之风在家庭中代代相传。

9. 小辈要学会倾听和理解父母的需求和心声,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10. 孝顺是一种习惯和态度,小辈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孝顺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写小辈孝顺的句子 篇三

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在他们年老之时,还没有劳保,没有医保。也没有保障自己晚年生活无忧的足够积蓄,更没有值钱且可以随时变现的家产。三间建于七十年代未期的砖瓦老屋,要作为商品出售,估计几乎无人问津。用生长在家前屋后的杂树制作而成的家具,除了自用,无偿送人都会遭到婉拒,更谈不上变卖。面对老年将至,父母的手中几乎一无所有。看来,二老晚年能否幸福,完全取决于我们姐弟三人的能力和态度。换言之,父母晚年的幸福,似乎已满满地攥在了我们子女的手中。

在国家尚未在农村普遍推行劳保、医保政策之前,不少农民,到了晚年便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看着儿女们的脸色,过着寄人篱下甚至暗淡凄凉的生活,遇上不孝子孙,更是雪上加霜。实在忍受不了,有的只能选择早早结束生命。

相比之下,我的父母却十分淡定甚至非常笃定。如同耕耘完一片庄稼地,在完成翻地、播种、施肥、除草、治虫等道道工序之后,笃定等待的就是收获。从来未提前向我们灌输"我养你们小,你们必须养我老"的报恩观念,从来未见他们念叨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担忧,也从来没见他们向我们姐弟三人提出孝老爱亲的具体要求。特别有底气地坚信,在我们这个家庭,绝不可能发生儿女对父母不孝、晚辈对长辈不敬的事。后来的事实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

回想起与父母晚年相伴的日子,我觉得,我们姐弟三人对父母的孝敬,是从骨子里流淌而出的自觉,如同清澈的山泉从看不见的大山深处自然而下,是一种家庭美德的自然传承。从未要父母提醒,从未要长辈督促,从未要亲人指点,姐弟三人各尽所能,从未因赡养老人有过攀比或争执。

子女孝,父母慈,父母也从未对我们的孝老爱亲方面有过不满、挑剔或指责。即便偶尔有些意见不合,也从未发展成争吵、矛盾或介蒂。我们始终把孝敬老人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义务和责任。晚年的父母对儿女的孝行既安心乐享又心存感激,逢人便夸我们姐弟三人做得好,做得周到,令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父母离世之后,我也常常在想,水有源头树有根,父母的晚年为何能如此底气十足、淡定从容?让我们把手里满满攥着的属于他们的幸福,心甘情愿、不折不扣地交到他们手中?

老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细想起来,我的农民父母,的的确确是两位了不起的智者!在我们的孩提时代,至少有两件事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父母的晚年幸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祖父母的孝敬。他们用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实际行动,如滴水穿石一般,渐渐把尊老敬老的意识焠炼成一种传统,潜移默化地镶嵌进我们的灵魂。

父亲是五兄弟中的老大,一生恪守长兄如父的古训,在孝敬祖父母方面,全心全意且率先垂范,母亲也一直夫唱妇随。祖父母步入老年之后,自主选择单过,平日里所需的零花钱由在上海工作的二叔三叔提供,生活起居的照应和粮草供应由留在苏北老家的三兄弟承担。长年以在农村老家生活为主,偶尔到上海两个叔叔家小住。在我的记忆中,父辈的兄弟五人,从未因赡养祖父母起过任何争执。只要父亲拍了板的,四位叔叔家也从来不打折扣。父亲的权威主要来自于处处吃苦在前和以身作则。夏秋收获季节,我们家总是带头把最好的粮食和柴草率先送到祖父母家中。平常日子里,难得杀只鸡鸭、炖个鱼肉或有了时令新鲜蔬菜上桌,必定要给祖父母留一份,由父母亲或我们姐弟三人轮流端到祖父母手上。

从孩提时代起,父母就严厉禁止我们向祖父母伸手要吃要喝、要钱要物。确保给祖父母的任何钱物能百分之百由他们自主享用。祖母去世后,父母主动将祖父接回家同住,祖父临终前病卧在床,母亲就像服伺自己的父亲一样,为祖父端屎端尿,擦洗身子,没让老人受一点委屈。从小到大,我们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尊老敬老的种子就这样早早播进了我们的心田,并逐步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著花结果。当孝老爱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时,交接就显得如此自然流畅、顺理成章。

二是全力支持我们姐弟读书求学。父母虽是地道的农民,但始终坚信读书使人进步、知识改变命运、"知书"方能"达理"。

早年,农家多子女家庭,供子女读书也秉持重男轻女的传统,普遍认为男孩长大后要成房立户、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女孩长大了则要嫁人,嫁出门的姑娘如泼出门的水,成了家外之人,供孩子读书自然是男孩优先。像我父母同时将姐弟三人都送去学校读书的并不多见。也有人常当着我父母的面说,女孩子长大了,早晚是别人家的人,早点让"大丫头(我大姐)"回家务农,也能减轻些家庭负担。父母亲听后并不解释,一笑置之。在家中,父母不止一次地向我们重申,只要你们想读、能读,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让你们读下去。

的确,三个孩子同时读书,书钱、学费就是压在父母肩头的沉重负担,父母累死累活让我们去读书,他们只认准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能读书总比不读书要好,能多读书总比少读书要好,把我们培养成知书达理之人是父

母的初衷,能在此基础上跳出农门、出人头地也是父母心中的期盼。我们姐弟三人也没辜负父母的希望,大姐完小毕业后进了县砖瓦厂并转为正式工人,哥哥初中毕业后考取了中专,我高中毕业后上了大学,兄弟俩先后成了国家干部,不仅彻底改变了我们家祖辈务农的命运,而且大大增强了我们孝敬父母的能力和实力。

事实也反复证明,读书之人,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之后,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水平,创造财富的实际本领,社会生活中的为人之道、处事方法,的确要比不读书的人要高明许多。而在城乡的那些不孝子女中,不读书、少读书的又占了绝大多数。

到如今,再追溯起悠悠往事,更能够清晰看出我父母当年的高瞻远瞩和孤心苦诣。是他们用辛勤汗水亲手浇开了晚年的幸福之花,用一砖一瓦亲手砌就了晚年的幸福大厦!为人父母,只有坚持不懈地广种福田,努力深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具有良好孝老爱亲的良好素质,具有孝老爱亲的能力和实力才是真正的王道,在晚年到来之际才无任何后顾之忧!(袁福成 文)

写小辈孝顺的句子(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