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孝顺的句子 篇一
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家庭伦理观念,孝顺在《礼记》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阐述。下面将通过分析《礼记》中的一些句子,探讨孝顺的内涵和意义。
第一句:“子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这句话出自《礼记·学记》。孔子在这里强调孝顺的重要性,他认为孝顺是最基本的美德,是与友于兄弟和施于有政并列的,可见其地位之高。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不仅仅是对父母的敬爱,更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第二句:“君子之道,孝也”。这句话出自《礼记·乐记》,强调了孝顺在君子道德中的地位。君子是指具有高尚品德和行为的人,他们以孝顺作为自己的基本道德准则。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具备孝顺之心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第三句:“孝子不必须贤”。这句话出自《礼记·表记》,强调了孝顺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孝子并不一定要有出众的才能或成就,只要心存孝顺之心,尽力尊敬父母,就可以成为一位合格的孝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不分贵贱,不分贤愚,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美德。
第四句:“孝则事亲”。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强调了孝顺之于行动的重要性。孝顺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实际行动,要通过尽心尽力地为父母做事来体现。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第五句:“孝子之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出自《礼记·学记》,强调了孝顺之于社会的意义。孝子不仅要关心父母的生活和健康,也要关心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不仅仅是个体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更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礼记》中孝顺的几句话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孝顺作为一种家庭伦理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孝顺不仅仅是对父母的敬爱和尊重,更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孝顺的传统美德,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孝顺之道。
礼记中孝顺的句子 篇二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礼记》中,有许多关于孝顺的句子,这些句子深入探讨了孝顺的内涵和意义。下面将通过分析《礼记》中的一些句子,进一步探讨孝顺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一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强调了孝顺中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孝顺的人不会长时间离开父母,即使要外出游玩,也会有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行为准则。
第二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强调了孝顺中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孝顺的人会了解父母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以便更好地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健康。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需要有细心和关心的态度。
第三句:“父母之年,不可不养也。”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强调了孝顺中对父母的养育和供养。孝顺的人会尽力为父母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让他们过上幸福和安逸的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需要有实际行动和付出。
第四句:“孝子之事亲也,谓之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谓之弟。”这句话出自《礼记·学记》,强调了孝顺中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孝顺的人不仅要关心父母的生活和健康,还要关心兄弟姐妹的相处和友情,甚至还要关心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需要有广泛和包容的心态。
通过对《礼记》中孝顺的几句话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孝顺作为一种家庭伦理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孝顺不仅仅是对父母的敬爱和尊重,更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孝顺的传统美德,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孝顺之道。这样才能弘扬家庭美德,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礼记中孝顺的句子 篇三
编辑发布:黎海滨
《礼记·大同与小康》是从【礼记】第九篇《礼运》节选出来礼记中孝顺的句子,标题是本人另加的。
《礼运》是讲礼的进化的一篇文章。
《礼记》是十三经的一种,共四十九篇,和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
礼记,大概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儒讲礼的文章的集成。西汉时候,博士戴圣讲授本书,所以也叫做《小戴记》,跟戴德的《大戴记》有分别。内容是谈哲理,谈政治制度,或者讲述礼乐,器物,人生仪节。范围广大,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礼记】之《礼运·大同与小康篇》原文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中孝顺的句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中孝顺的句子;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其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身体,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共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为什么我说【礼记】之《礼运·大同与小康篇》,是中国读书人必读必背篇目呢?这是因为,【礼记】之《礼运·大同与小康篇》所呈现出的那个公平、正义、诚信,又充满温情、关爱的社会,是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社会理想,可以成为人类向着美好生活缓步前行之路上的一盏微光。
从温饱社会,到全面小康社会,再到举世大同社会……那不仅是儒家孔圣人描写的终极理想,也是中华民族三千年来矢志不懈的追求目标。
几年前,在一部火遍大街小巷的古装电视剧中,出现过这样一个情节:皇帝为了惩戒他顽劣的女儿,罚她在三天之内抄写“礼运大同篇”一百遍,让很多观众由此知道了“礼运大同篇”的名称。
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历来就有追逐美好生活的历史文化传统。《礼记》中的《礼运·大同篇》记载了孔子对大同社会的描述。
文言文版的《礼运·大同与小康篇》,比较难懂,本人试着把它翻译成白话文——
当时孔子参加一祭事活动结束后,在大门楼上游览,不觉唉声叹气起来,弟子言偃在旁边问先生为什么叹息呢?孔子便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与夏商周三代英明君主治世的时代,我都没有赶上,可还是有记载的。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公。选举贤能之人主持政事,讲求信用推行和睦,人们不单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与子女,也亲爱别人的父母与子女。老年人安享天年,壮年人乐于生产,小孩子快乐成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老而无子、幼而无父、身有残疾,这些困难没有依靠的人,生活都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和供养。男人尽心自己的职分,女人安守自己的家庭。人们厌恶财物
浪费,却又不私藏;厌恶劳动付出不够多,却不是为了自己多得到劳动成果。所以各种贪财图谋的心没有,盗窃乱贼不会出现,所以各家的大门都不用关,这就是大同社会。”如今大道既然再无法行,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天下。人人只孝敬自己的父母,只爱护自己的子女,生产财货和付出劳力,都只为了自己而已。在上位的将爵位传给自己子弟,成为固定的制度。又各自筑起内外城郭、挖掘壕沟,来保卫一己的领土。并且按照礼义来定出法度, 去确立君臣的名分,加深父子的恩情,使兄弟和睦相亲,令夫妻和谐相处。由此而设立各种制度,划定田里强界;以此推许勇敢和聪明的人,奖励为自己效力的人。这样一来,一切阴谋诡计就产生了,而战争也就由此而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都是这时代的代表人物。这六位贤君,没有一个不是小心谨慎地运用礼制治国的。他们以此来确立行事的是非标准,养成百姓诚实守信的风气,又明白地指出人们的过错所在,标榜仁爱,讲求互相推让,使老百姓能有法规可去遵从。如果有人不按照这样做的话。即使是有权有势的,也会被罢免,而民众都会视之为祸根。这就叫做“小康”世界。
从这个记载来看,大同社会在我国古代是实现过的,指的是五帝的时代,圣人治世,天下为公,没有私心,帝位是禅让给有德行的人,百姓纯朴善良,出现大同社会并不奇怪。夏商周时虽然家天下,但也是英明君主治世,良好的社会状态也和大同社会相差不会太远。当时孔子处在春秋乱世,自然很是感叹。
这段短短的文字,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从汉代到清代两千多年帝制时代里,“天下为公”的五帝时代一直是古人追慕、向往的理想世界,也一直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皇权政治所标榜的最高治理目标。即使到了近代,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天下为公”,也正是出自《礼运》。
不过,五帝时代是否真的如孔子所描述的样子,其实是很成问题的,至少从考古发掘的证据来看,孔子对“大同”社会的描述极有可能掺杂了想象的成分,并非历史实情。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在可考的人类历史上并没有真正实现过。但是,这并不妨碍儒家将“大同”塑造为一种最高的政治理想——即使它没有在历史中实现过,它也依然是人类在未来可以追求的美好生活的目标。
古往今来,中国的读书人,无论是谁,在读到这段话的时候,都很难不被其中对“大同”的描绘所打动。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总是相似的。《礼运》所呈现出的那个公平、正义、诚信,又充满温情、关爱的社会,是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社会理想。当然,作为理想,它的实现还有非常遥远的路途要走,但它至少可以成为人类向着美好生活缓步前行之路上的一盏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