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读书的方法介绍(经典3篇)

时间:2011-02-01 04:50: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梁漱溟读书的方法介绍 篇一

梁漱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的学识渊博、思维深刻、见解独到,被誉为中国学界的泰斗。他在自己的一生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阅读各种书籍,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梁漱溟读书的方法。

首先,梁漱溟强调深度阅读。他认为,读书不是为了追求数量,而是为了深入理解和吸收书中的内容。因此,梁漱溟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会反复阅读重要段落,并进行详细的注解和思考。他会将书中的重点内容摘录下来,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以便于后期的回顾和总结。这种深度阅读的方法,使得梁漱溟对于所读书籍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

其次,梁漱溟注重多元阅读。他认为,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因此,他在阅读的时候不仅限于某一个特定领域的书籍,而是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读物。他会读经典文学、哲学著作、历史书籍、科学论文等等。这种多元阅读的方法,使得梁漱溟具有了广博的知识背景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使得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梁漱溟注重与书籍的对话。他认为,读书不仅是被动地接受书中的内容,更是与作者进行对话和思想碰撞的过程。因此,梁漱溟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写下批注和思考,以表达自己对书中观点的认同或质疑。他还会主动与书中的作者进行对话,通过书信或其他形式与作者交流思想。这种与书籍的对话的方法,使得梁漱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内容,并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最后,梁漱溟注重实践和应用。他认为,读书不仅是为了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梁漱溟在阅读的同时,会思考如何将书中的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理解。他会进行实地考察、实验研究或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和思维水平。

总结起来,梁漱溟的读书方法包括深度阅读、多元阅读、与书籍的对话和实践应用。这些方法使得他能够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形成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些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梁漱溟读书的方法介绍 篇二

梁漱溟,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他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被誉为中国学界的泰斗。梁漱溟一生致力于读书学习,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梁漱溟读书的方法。

首先,梁漱溟注重选择读书的内容。他认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我们去读。因此,梁漱溟在选择读书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他会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学术兴趣来选择相关的书籍,并在阅读之前对书籍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评估。这种选择读书的方法,使得梁漱溟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

其次,梁漱溟注重读书的方法和技巧。他认为,读书并不仅仅是机械地阅读文字,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梁漱溟在阅读的时候会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快速阅读、扫读、跳读等等。他会根据书籍的内容和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这种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读书方法,使得梁漱溟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书籍中的知识和信息。

此外,梁漱溟注重思考和总结。他认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思考和总结来加深对所读书籍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梁漱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经常停下来思考和总结,将书中的观点和自己的思考进行对比和融合。他会将自己的读书笔记整理成为文章或者论文,通过写作来进一步加深对所读书籍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注重思考和总结的读书方法,使得梁漱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运用所读书籍中的知识。

最后,梁漱溟注重读书的习惯养成。他认为,读书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学习过程,需要坚持和耐心。因此,梁漱溟会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保持读书的习惯。他会将读书当作一种享受和养生的方式,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修养。这种注重习惯养成的读书方法,使得梁漱溟能够在长期的读书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总结起来,梁漱溟的读书方法包括选择读书的内容、注重方法和技巧、注重思考和总结以及注重习惯养成。这些方法使得他能够高效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术水平。这些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梁漱溟读书的方法介绍 篇三

梁漱溟读书的方法介绍

  梁漱溟读书有自己特殊的方法,那么他是如何把书读懂,读透的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整理的梁漱溟读书的方法吧!

  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什么是哲学的道理?就是偏见!

有所见便将之视为普遍的道理,因执于其所见而极端地排斥旁人的意见,不承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道理。美其名曰主见亦可,斥之曰偏见亦可。何谓学问?有主见就是学问!学问不学问,并不在读书之多少。

  大家不要被以往的哲学家吓住。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但浅薄亦好,要知虽浅薄也还是我的。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很行。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将古今中外的哲学都学了,道理有了一大堆,问题却没有一个,就成了莫可奈何的绝物。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会贯通

  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真是不错。只怕你不用心,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自己当初一点见解之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

  最不好的毛病是说自家都懂。问你,柏拉图懂吗?懂。佛家懂吗?懂。儒家懂吗?懂。老子、阳明也懂;康德、罗素、柏格森……全懂得。说起来都像自家熟人一般。

  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一种常见的毛病是:自己头脑简单,却说人家头脑简单;自己粗浅,却看人家粗浅。想当然地对别人批评攻击。可以说是有意无意地栽赃。

  与此类人相反,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我总疑心对方比我高明,疑心对方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样判断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

  两句话希望大家常常存记在心,第一,“担心他的出乎我之外”;第二,“担心我的`出乎他之下”。

  我二十岁的时候,先走入佛家的思想,后来又走到儒家的思想。因为自己非常担心的缘故,才去留意人家对佛家儒家的批评,才去努力了解西洋的道理。

  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辨察愈密,追究愈深,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学问家如说肩背上负着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没有什么,那就对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讲不出来。

  反过来说,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让一个没有学问的人看见,真要把他吓坏了!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第六层境界:运用自如

  有无学问在于能否解决问题。比方学武术的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表演起来五花八门很像个样。等到打仗对敌,叫他抡刀上阵,却发现一套武艺都白学了。

  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可以解决问题。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第八层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讲出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的晶亮透辟。

  如果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功夫,循此以求,不急不懈,持之以恒者,则祛俗解蔽,未尝不可积渐以进。

  至于我个人,于学问实说不上。上述八层,前四层诚然是我用功的路径;后四层,往最好里说,亦不过庶几望见之耳——只是望见,非能实有诸己。少时妄想做事立功而菲薄学问;二三十岁稍有深思,亦殊草率;近年问题益转入实际的具体的国家社会问题上来。心思之用又别有所在。

  末了,我要向诸位郑重声明的: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梁漱溟读书的方法介绍(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