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绿》的阅读答案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
7.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 分)
8.“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又鞠躬过了、便到了”与选文中哪两个动词相照应?(2分)
9.仿照例句赏析文中的比喻句。(3分)
例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赏析:这里把皱缬的水波比喻成少妇拖着的裙幅,表现出梅雨潭绿的荡漾清亮的特点。
句子: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赏析:
10.文段末尾,作者为什么将这醉人的“绿色”唤作“女儿绿”?(2分)
11.继续研读选段,想一想,文中【A】【B】两组句子为何不能删掉一组,请结合相关内容作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7.多角度描写了梅雨潭的绿,表达了作者对绿浓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共2分。每点1分)
8.招引、追捉。(共2分。一词1分)
9. 这里把滑滑、明亮的水光比喻成鸡蛋清,表现出梅雨潭的绿柔软、鲜嫩的特点。(3 分,本体 1分,喻体1 分,特点 1 分)
10.因为梅雨潭的绿纯洁又鲜润,柔美又娇艳,像一位亭亭玉立、洁白无瑕的年轻女子。(共2分。意对即可)
11.A组句子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角度对梅雨潭的涟漪和绿的亮度、纯度加以表现,从正面写出绿醉人的美;B组句子从侧面来衬托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的特点。这样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地表现梅雨潭的绿的特点,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共4分。A、B分析各1分,综合分析2分。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