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风中飘荡征文)

时间:2012-06-05 08:29: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导语:以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荡》写一篇作文,你知道怎么立意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答案在风中飘荡征文(一)

  锦,人不似其名,第一次和朋友彬去她的珠宝店,见到她的那一瞬间,我不仅一愣。觉得应该是她,因为店里只有她自己;可又觉得不是她,因为和我来之前的想象有太大出入。

  面前的她,中等身材,略显丰满,不施粉黛,素面朝天,最扎眼的是那一头男孩子一样的板寸发型;她穿着淡绿色麻布的七分袖上衣,土黄色麻布长裤,颈间、手腕都带着菩提饰物:这一切,分明在暗示着她深深的佛缘。

  “这样的女子,说话也应该是轻声慢语吧?”我猜测着,不由自主地放慢了呼吸,仿佛一口大气也会惊扰了店里的静谧。

  就在我思绪翻滚之际,锦已开口向我们打招呼,果然是微笑浅浅,轻声慢语,那份待人的真诚和热情却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很受用。

  温壶,洗茶,冲茶,敬茶……锦是个十分讲究的人,生活有品味,她泡茶用的器具都是紫砂的。环顾店内,绝大多数是玉器,但西面有一橱柜皆是紫砂壶。走近细看,各种款制,类型多样,瞧那落款,不乏名家作品。

  彬和锦是中学同学。虽然住在同一座城市,他们也是多年未见。来前,彬曾告诉我,锦的爱人建也是他们初中的同班同学。

  彬问锦,建可好?

  锦淡淡一笑,反问道:你不知道我俩的事?

  “你俩?——”彬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答案已然明了。

  “我们离了六七年了。”锦的眼圈突然有点红,“其实也挺无奈的,没办法,他被一个女人赖上了,纠缠不过,那人非要和他结婚,否则她就要闹到建的单位去。建当时春风得意,正走上坡路,我不想影响他的前途,毕竟是男人嘛,事业对他来说很重要,所以我最后只好放手了。不过,他们俩后来也没有走到一起。前几年建想复婚,但我那时却不想了,离婚这件事让我很受伤,和建,有一种覆水难收的感觉,回不去了。其实,出现这种事,也不能全怪他,想想我们俩的确不在一个频道上,缺少共同语言,在一起时,彼此的话不多,交流非常少,分开也许是迟早的事。”

  “那时,我女儿还小,才上初中。为了把离婚对女儿的伤害降到最小,我们离得非常平静,没有任何吵闹。我对女儿说,这是爸爸妈妈大人之间的事,你什么错也没有,我和爸爸都依然爱你,爸爸也永远是你的好爸爸,他也永远是妈妈的亲人。离婚后,每年的父亲节,或是建的生日,我都提前买好礼物,然后提醒女儿带着礼物去看他。再后来,建又结婚了,现在又有了一个孩子。但从这以后,他就没再给过女儿一点生活费。我对女儿说,妈妈一个人能养活你的,爸爸有了新家,经济上难些,咱不难为爸爸。”

  锦平静地说着,仿佛讲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的故事。一边的我,早已禁不住泪水娑婆,为锦的遭遇,为锦的豁达,为锦的爱与智慧。

  “那你就一直这样单着?”我关心地问。

  “三年前我也结婚了。”锦笑了一下。可是,我觉得她笑得不自然,她笑时眼里突然溢满泪水。我以为是自己看花眼了,应该是笑意盈盈啊。

  “这回在一个频道上了吧?”彬笑问。我在心里也默默为锦祝福,这样一个女子,老天应该眷顾她,赐予她一份安稳美好的爱情。

  “在一个频道上,这回很在。我和他都喜欢佛,都曾是在家居士,我们是因佛结缘。”锦说着,一副悲喜交集的样子。我分明感到她那明亮眼睛里的明亮泪水在强忍着,那泪珠仿佛随时都要滚落下来。

  “可是,我们在一起还不到两年,他就跟随他的师傅出家了,而且义无反顾,无论我怎么挽留,也留不住,他心意已定,异常坚决。如今我又是孤家寡人,形影相吊了。”锦凄然一笑,泪光点点。

  我和彬哑然禁声,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造化真是弄人!那不在一个频道的,分开了;这在一个频道的,也分开了。缘来缘去,缘深缘浅,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真真分辨不清这变幻莫测的情感世界了。也许老祖宗说的对,凡事要有个度,“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世间万事,刚刚好才是最好,像这爱情,太远则冷,太近则炽,都不是爱的最佳尺度。不冷不热,不远不近,不温不火,不蔓不枝……也许只有这样,方可修成正果,做到不离不弃!?

  “一个人要抬多少次头才能看清天空?一个人要长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一个人到底要付出多少真心,才能找到爱情?

  答案,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征文(二)

  一

  不知不觉间,夏天的气息就已悄无声息地浸入四月的南宁,而我整装待发,即将再一次离开这里。在火车站,一位摄影师朋友为我送行,特意买了站台票,拖着我大包小包的行李,我们好不容易过了安检。不出我所料,候车室里人头攒动,座位早就被占满了。眼看着检票时间也快到了,我们就找了个旅客相对较少的角落一站,聊天打发时间。

  不多久,来了位女子,手握一张宣传单,上面印着“请帮助残疾人”云云。她打着手语,要我们买她篮子里的爱心徽章。这种骗局在哪都有,有些骗子还会主动在别人手腕上系一条小红绳,然后强迫人家掏钱买。我历来对此深恶痛绝,索性装作没看见,不想理睬她。没想到,朋友竟掏出十块钱给她,她虚情假意地微微一笑,递了一枚徽章给朋友,就迅速离开了。

  我很诧异:“你傻呀?!这种骗术都不知道?!”然后我告诉朋友,有一次我在海口坐长途汽车,就在发车前几分钟,一个戴黑框眼镜、西装革履的商务男匆匆跑上车,乍眼一看还以为他是险些迟到的乘客。没想到,他掏出公文包里的传单,朝每位乘客的座位上都扔了一张,单子上写的就是请大家捐助聋哑人之类的。我思量着汽车也快开了,便一时兴起,想打击他几句。当他来到我面前装模作样地比划着手语时,我拍拍他的肩,认真地说:“大哥,我有个疑问:你好手好脚的,干嘛非得骗人呢?你丢不丢人啊?!”商务男一愣,又无可奈何,很快就收拾好他的传单下车了。

  讲完了这件事,我原以为朋友也会笑出几声。压根没想到,他淡淡地说:“我知道这些人都是骗子。”

  我更奇怪了:“原来你是心甘情愿受骗啊!?”

  然后他也给我讲了一件事。就在一个月前,他刚去过云南拍摄。一个傍晚,他独自在昆明南屏街散步,看见一位行乞的老妇人,看样子,她很需要帮助——他宁愿相信她那种毫不做作的哭泣是真实的。不过,他在那里来回转悠了半个来小时,观察到过往的行人熙熙攘攘,却没有谁为这老太太停下脚步,许多人甚至看都不看她一眼,她凄恻的哭声似乎也被城市的喧嚣给轻而易举地湮没了。

  我可以想象出朋友眼中看到的情形:一种孤立无援的渺小存在,被抛置在冰冷而黑暗的茫茫宇宙中,它身边没有一丝光芒,也没有一丁点告慰,最后,这种渺小存在死于自身的孤独。朋友说,那一幕带给他从未有过的压抑,可谓是触目惊心。他的确被触动了,生平第一次有极度心痛的感觉。打那以后,他不止一次认真思考过关于人们之间的信任与同情的问题,虽然也找不到答案,但从此他开始了零零碎碎的施舍,哪怕他明知道对方有不纯的动机、恶劣的手段。

  我问:“那岂不是助纣为虐了?”

  他摇摇头:“亏你还读过《圣经》呢,你说说,耶稣明知道世人有罪,为此心中忧伤,为什么仍愿意拯救世人,还搭上自己的性命?——不也是因为神爱世人,不愿意放弃人类?……”

  我是这样解读他的话的:在拯救人性的过程中,爱的力量不容轻视,因为“唯有爱让灵魂完整”。他这番话让我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小说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与索尼娅都是可怜人,他们不正是通过爱而拯救彼此的吗?

  二

  不久前,我在柬埔寨旅游,遇到一件小事。

  从金边到暹粒的途中,我们的大巴车在某个加油站暂停了一刻钟。我和闺蜜下车去卫生间,登时就有一群孩子像急浪一般涌上来,七嘴八舌地兜售着他们的水果。我早就听说,只要买了其中一个孩子的,便会被其他孩子缠着不放,很难脱身。为了避免纠缠,我根本不想理会他们。

  可是有一个小男孩一直追在我后面,偏就认定我不放了。他一连用好几国语言向我叫卖,听到我和闺蜜在讲中文,立马改口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对我说“姐姐,买我的水果,买我的水果!”

  他只有七八岁,看上去瘦极了,一件脏兮兮的T恤旧得不像样。他没有鞋,脚丫巴细细小小。上帝给了这可怜的孩子辛苦的生活——或许是作为补偿,也赐给他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所有的灵气与活力都凝聚在这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里了。

  当时我才吃饱饭没多久,也不渴,压根就没有吃水果的欲望,更不想惹麻烦。我原以为,我对这个孩子不理不睬,他很快就会去缠上别的游客的。没想到,我从卫生间出来时,小男孩仍然站在门口等着我。在墙边,他的眼睛因为有阴影的投射,显得更大了。

  我一恻隐,就蹲下身握住他的手问:“小朋友,你多大了,上学没有?”孩子并不回答我的问题,也许是他根本就没听懂。他只是睁着一双可怜巴巴的大眼睛,连续不断地咕哝道:“姐姐,买我的水果吧!我的水果甜!”我摇摇头,说:“我真的不需要。”然后,我就上车了,低头翻看相机里的照片。几秒钟后,我听到有人在轻轻地敲打窗玻璃,抬头一看,这孩子正努力地踮着脚站在车外,伸手敲打窗户,不屈不挠。我向他摇摇头,便不再看他。

  接下来的一幕,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却使我从此不安起来:汽车启动时,我不经意朝窗外一望,只见这孩子仍在看着我!他嘟着嘴,脸上浮现起一片忧伤的乌云。他的眼神是非常失望的,而这失望却依然清澈无比!刹那间,我感觉到这种清澈的失望是源于他心底的自然流露,正因为如此纯净而不含杂质,我不敢再看他的眼睛!

  愧疚感马上就跟随而来,赶都赶不走。我问闺蜜:“你看到那个孩子的眼神了吗?”她说:“他确实挺失望的,还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她和我一样,什么水果都没买。

  我心里不安,后悔没有听从朋友建议,随身携带一些送给孩子们的小礼物,比如糖果、钥匙扣、硬币之类的。我想,这件小小的事,看来要成为我在柬埔寨最大的遗憾了。

  以前我在越南见过一个卖水果的小姑娘,不过十岁出头的样子,却已被熏染出了冷漠与势利。而这个小男孩,我无意中就将他和那个越南小姑娘归到一类去了。事实上,他不一样,他的眼神就证明了一切——他不过就是个孩子而已,本该享受幸福的童年,却冒着酷热在外面卖水果。其实他的水果卖得并不算贵,他的愿望也很单纯,无非是希望多卖出些水果而已。可我动用了一个成年人的心思去防备他,特别是用一种在社会冷暴力中日渐形成的防骗心理去揣测他。而他并不是在行骗,他只是在销售水果而已——我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分?潜意识里,我觉得我的做法会使我成功地远离骗子;实际上,在那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我伤害了一个孩子最纯真的愿望。

  我为孩子的可怜感到心伤,也为自己的冷漠和自以为是的防备而心伤。

  几天后,旅行快结束了,我们又乘车从暹粒返回金边,翌日就将从金边飞回国。

这些天玩得挺愉快的,但我的心一直悬着。参观吴哥窟时,我在想这个孩子有没有来见过他们国家最伟大的建筑;去夜市买东西时,我又在想这个孩子平时的玩具都有些什么……我和闺蜜约定好了,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情况,一定要记得提前备一些小礼物,一定要记得多给孩子们一点爱。没想到,大巴车又在那个加油站停了下来。我心里暗喜:要是再见到大眼睛孩子的话,我就买他的水果。

  他果然在!车一停,他就和其他孩子一齐跑了上来。见到我,他眼睛都眯成了缝,嘻嘻地笑着,露出两个小酒窝:“姐姐,我还记得你!你前几天来过!”他似乎把那天的不高兴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一次,我果断地买了他的菠萝,这一袋已经削完皮并切成条的菠萝,折合人民币四块钱左右。买完菠萝,我竟突然有些不舍,蹲下问他:“我可以和你拍个照吗?”孩子非常开心地应许了,我把手机递给闺蜜,请她帮我和孩子拍张合影。

  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小的举动,却让小男孩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很羡慕他,孩子们竟然围成了一个半圆,齐刷刷地看我们拍照。小男孩对着我的手机摆出了一个剪刀手的姿势,此刻,他不像兜售水果时那样大方活泼了,反而露出羞怯的神色。

  上车后,小男孩仍然在窗外朝我微笑挥手,迟迟不肯挪动,直到我们的汽车驶出很远,回过头再也看不见加油站。我把那一袋菠萝打开,正像小男孩说的那样,他的菠萝果然好吃,肉甜汁多,新鲜甘美。闺蜜也向另一个孩子买了一袋棕榈果,我俩互相交换着吃,都觉得心里悬着的东西终于放下了。

  那张合照,我当然珍存着。照片上,孩子仍是光着脚,皮肤黝黑,身量瘦小,衣服破破烂烂,他笑着,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还缺了一颗门牙呢。他灿烂的笑容,猛然击打着我心中的什么角落。我并没有施舍他什么,他只不过用他的正当劳动,赚到了他应该赚的钱;而我只不过花了几块钱,买到了一次快乐与内心的充实。我还想,童年的记忆本来就不完整,卖水果遇到的人不计其数,他会很快把我遗忘的,我却是永不能忘记这件事。而他今后的生活会如何、人生道路是否会顺畅、是否会遇到愿意帮助他的人?和他一起卖水果的那些孩子们呢?他们是否会在今后柬埔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抓住机遇改变命运,或只是卑微黯然地度过一生,甚至也变得冷漠、势利与算计?

  ——我越想越难过。

  三

  回忆起在柬埔寨的事,又联系到朋友说的一席话,我突然发现许多事物与观念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人们往往因为被欺骗,感觉到受伤害了,所以就不愿再轻易付出爱。可是大家都这样做,又让世界冷漠了许多,也不见得这种退守便使那些罪行不再继续猖狂。爱可以拯救灵魂,但爱也正因为无私,便极易被利用……该怎样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社会风气,并不是哪一个人单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做到的;可是,如果这世上不再有人愿意去尝试做了……

  我憎恨罪,更害怕人们都习惯了忍受罪。

  我对朋友说:“你谈的这个问题,我也想不明白,也没有答案。我们都是凡人,都有自私的一面,都害怕受伤害,所以宁愿选择以冷漠保全自身,也许这过程中真的会伤害到别人,比如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但我们也难以判断真假,也无能为力。只期待这个社会能更加公义、良善,并且我们可以为此做点什么。”

  朋友说:“施舍肯定会在某些层面上助长不良风气的气焰。但是我又想,这种施舍是否也会唤醒一些人的良知,哪怕只有一个人因此而变好,也是正义的胜利。”

  我不知道该发表什么意见了,我只是说:“每次有这种无力感时,我愈加感觉到耶稣基督的伟大。”

  后来有一次,在西安交大对面的兴庆公园里,一位老太太走过来乞讨,我什么都没说,只是掏出零钱给了她。那时正是黄昏,我看到老人们坐在木椅上聊天,几对少年情侣勾着对方的小指头谈笑走过,还有两个小女孩趴在草地上研究某种双色雏菊……在我面前,湖边的柳枝被夕阳镀上金黄的色泽,云层中透下的光束里却飞舞着灰尘,让我眼里的一切有些朦胧不清。

  老太太走后,我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但我知道今后碰到类似的情况,我还是会这样做的。我的做法,到底是助长了所谓的不良风气,让更多的人有好吃懒做的理由,还是基于一种更高的怜悯?我想,在这个问题上,要寻求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答案,也并不容易。

  答案在风中飘荡征文(三)

  给尊敬的潘基文先生:

  我很冒昧地写了一封信给您,不知这样是否会打搅您的工作?

  我,是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南方女孩。我的故乡——南京,一座依山傍水且历史悠远的城市。

  然而,就是在这片山川秀美的土地上,却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数以万计的人民丧命。然而,我的太婆却是其中得以幸存下来的一个,可以说,我的太婆很幸运,在发生大屠杀之前的半月之前,太婆的父母用一根扁担和箩筐挑起太婆和她的哥哥(我从没见过),离开了南京,到了邻省安徽,十二年后又再次回到南京。现在,我常在想,如果当初不是太婆父母的明智之举(当然,他们当时是因为经济困难,不得已才离开的,却没曾想,恰恰正是因为这个,而使他们避开了一劫),我想就不会有我的外公的出生(太婆是我外公的母亲),也就不会有我妈,更不会有我的存在,呀,想想还真是后怕呢!

  其实和平二字,我的理解就是世界所有地区都能和谐相处,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同生活在一片蔚蓝天空下,同是地球母亲的子女。试问:有哪位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自相残杀,战争不断?贺拉斯曾说过: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战争中数以万计的士兵在前线奋勇杀敌,而独守家中的母亲们成日担惊受怕的。

  面对战争,受伤的永远是无辜的人民,而毁掉他们幸福生活的总是那些好战的统治者、政客们。有事,我就在想:干脆把那些主张争斗的政客们自己去打吧!拼个你死我活的才好。

  潘基文先生,就我所知,您的的工作经历大都与“和平与安全”、“发展与人权”和“民主”有关,我绝对有理由相信,您,是个彻底的和平爱好者。然而这几年来,韩朝冲突不断,该何时结束?韩朝双方何时才能化敌为友(尽管我们都知道这些冲突大都是朝鲜挑起)?中国有句古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为世界的一员,作为中国人,我也希望韩朝能友好交往,共同拥抱美好的明天

  最后,我想引用美国乡村歌手鲍勃·迪伦的歌词作为这封信的结束:

  一只白鸽要翱翔多少海洋才能安息在沙滩上?

  炮弹要飞行多少次才能永远被禁止?

  我的朋友,答案在随风飘荡。

  答案在随风飘荡。

  一座山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冲进海洋?

  一个民族要生存多久才能获得自由?

  一个人要扭多少次头还是假装看不见?

  我的朋友,答案在随风飘荡。

  答案在随风飘荡。

  一个人要抬多少次头才能看清天空?

  一个人要长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要死多少人才会知道太多的人已死去?

  我的朋友,答案在随风飘荡。

  此致

  敬礼

  【拓展延伸】作文题目

  2016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以表彰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这是诺贝尔文学奖有史以来第一次颁给音乐人。

  的确,鲍勃·迪伦的作品虽然是让人“听”的,但完全可以把它们当作诗歌来“读”。下面就是鲍勃·迪伦的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荡》的歌词,请仔细阅读并领会其中的深刻寓意,然后以“答案在风中飘荡”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体裁不限,字数限1500~1800 之间。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

  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

  才能被冲向大海

  是啊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

  才能够获得自由

  是啊一个人能转头多少次

  假装他只是没看见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

  才能够看见天空

  是啊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是啊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

  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答案在风中飘荡创新征文作文

2.答案在风中飘荡作文800字

3.高中生答案在风中飘荡征文【精选】

4.答案在风中飘荡征文1500字范文

5.关于写答案在风中飘荡征文

6.关于答案在风中飘荡创新征文作文

答案在风中飘荡征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