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全文:式微

时间:2014-04-06 02:38: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诗经》全文:式微(带注释和译文)

  《诗经》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诗经》全文:式微(带注释和译文),欢迎阅读。

  式微——小人物的牢騷

  【原文】

  式微式微①,

  胡不归②?

  微君之故③,

  胡为乎中露④?

  式微式微,

  故不归?

  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

  【注释】

  ①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微:幽暗不明。

  ②胡:为什么。

  ③微:非,不是。故:为了某事。

  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译文】

  暮色昏暗天将黑,

  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为了官家事,

  怎会顶风又饮露!

  暮色昏暗天将黑,

  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为了老爷们,

  怎会污泥沾满身!

  【读解】

  这首小人物不堪苦役而发牢騷的小诗,让人想起卡夫卡的一个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广大民众得到命令去修筑长城,据说这是来自遥远京城中皇帝的'圣旨。京城遥远得难以想象,皇帝是谁也不知道,更不明白何以要修筑长城,反正不得不修。

  这篇寓言式的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处境,大概适合于所有的小人物的生存将况。小人物没有大多的奢望,没有无止境的野心,只求食饱穿暖居安。他们的纯朴忠厚与愚昧无知并存,如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划船便划船,椿米便椿米,即使叫坐下也只敢站着。他们只管“埋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所以鲁迅说他之所以写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在现在

来看,身为小人物而敢于发牢騷,并且牢騷之辞竟可录入书中,成为经典,来教育后代,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现象。它让人想到,千方百计要维护自己统治的人,把不满自己统治的言论记录下来传给后世,究竟是愚昧还是一种权谋?

《诗经》全文:式微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