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
1
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A.词的起句“芙蓉金菊斗馨香”选取了芙蓉、黄菊竞相绽放、争香斗艳的景致,体现了“重 阳”到来的季节特征。
B.上片的“天气欲重阳”则是更进一步点明了节气,直言重阳将至,为后文的登高写景与抒怀做出了合理的铺垫。
C.下片起首三句,画卷舒展于天地之间,意境旷达又略带感慨情绪,景象描写由上片的动态描写转为静物刻画。
D.下片的`“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写登高遥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有家难归的忧愁,揭示了景和理的关系。
E.这首词通篇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重阳节时登高所见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闲适中略带感慨的情绪。写得极富情致。
15.本词在写景方面很有 特点,结合全词从两个角度进行赏析。(6分)
答案:
14.C D(选对一项给2分,全选对给5分)。(C“由上片的动态描写转为静物刻画”错,上片是静物描写,下片是动态景物刻画。D“景和理的关系”错,应当是情景相生的关系。)
15(6分)?景物色彩浓淡相宜。上片选取木芙蓉、黄菊、红树等景物,色彩鲜明,体现了盎然游兴,
下片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写出水天澄碧的淡雅,相映成趣,写出了诗人隐约的伤感。
观察角度富于变化。上片先写近景,再写远景,由近及远;下片从陆上写到水上,从地面写到天上。近观、远视、仰望相结合。(也可以从“视觉嗅觉相结合”角度答题)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芙蓉金菊斗馨香”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修辞手法,“远村秋色如画”是比喻,景物描写生动形象。(答出两点即可,其它答案合理可以酌情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