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
燕燕于飞⑴,差池其羽⑵。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⑶,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⑷。之子于归,远于将之⑸。瞻望弗及,伫立以泣⑹。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⑺,其心塞渊⑻。终温且惠⑼,淑慎其身⑽。先君之思⑾,以勖寡人⑿。
词句注释
⑴燕燕:即燕子。
⑵差(cī)池(chí)其羽:义同“参差”,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⑶瞻:往前看;弗:不能。
⑷颉(xié):上飞。颃(háng):下飞。
⑸将(jiāng):送。
⑹伫:久立等待。
⑺仲: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任:信任。氏:姓氏。只:语助词。
⑻塞(sè):诚实。渊:深厚。
⑼ 终…且…:既…又… ;惠:和顺。
⑽淑:善良。慎:谨慎。
⑾先君:已故的国君。
⑿勖(xù):勉励。寡人:寡德之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白话译文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瞻望不见人影,实在痛心悲伤。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赏析
此诗作意,序称:“卫庄
姜送归妾也。”郑笺详之曰:“庄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以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杀之,戴妫于是大归,庄姜远送之于野,作诗见己志。”不过后来也还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如《列女传。母仪》篇曰此为定姜送子妇,王质《诗总闻》认为是国君送女弟适他国,又或曰这是咏薛女事(魏源),又或曰“恐系卫女嫁于南国,而其兄送之之诗”(崔述)。不过这些并不比序说更觉可信,何况末章所咏在如此解释下反倒没有了着落,则不如从序。王士稹曰:“合本事观之,家国兴亡之感,伤逝怀旧之情,尽在阿堵中。《黍离》《麦秀》未足喻其悲也,宜为万古送别诗之祖。”《燕燕》诚为送别诗“导夫先路”,只是它实在太好,直令后来者再没有办法,《管锥编》举了“瞻望弗及,伫立以泣”一句,下列与此同一机杼的中、外诸例,可以让我们作这样的比较。诗中的警句,单独抽出来,固然也好,但它的好,似乎仍在于有全诗厚重、质实的情思为依托。杜甫“轻燕受风斜”,体物工细之俊句也,似由“颉之颃之”得意;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较“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更觉工巧婉丽,然而究竟嫌单薄。《燕燕》末章所叙,见性情,见境界,见一真挚诚笃而不拘拘于尔汝之私的和厚胸次。乔亿曰:“《燕燕》《雄雉》诗各四章,前三章缠绵悱恻,汉人犹能之;至后一章,万万不可企,盖性术所流者异矣。”《燕燕》之叙事,也有一个虚与实的问题。孔疏曰诗“所陈皆诀别之后述其送之之事也”,则送别情景之种种,乃是追忆。焦琳更特以末章为说,“此言妫氏既去之后,念之而无时或已之情也”,“若以为称述戴妫之贤,纵极其佳,而意已尽于所言”,但若解得庄姜之情,乃是“妫氏虽去而姜氏目中时不绝妫氏之影,耳中时不绝妫氏之声,即戴妫之贤亦益生动,不但作评语断定其人品已也”。其实诗中所说的送别,究竟送别在何地,也很可疑。“远送于野”,郑笺:“妇人之礼,送迎不出门。今我送是子,乃至于野者,舒己愤,尽己情。”“妇人送迎不出门”,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贺贻孙曰:“妇人送迎不出门,此常礼也。庄姜处人伦极变,盖非常之情不复能以常礼自禁,故‘远送于野’,‘远于将之’,‘远送于南’,皆以言其变也。”而“远送于南”一句,姜炳璋解作“陈在卫南,庄姜在卫,心与俱南”,则“远送于南”,思中事也。那么“远送于野”。不也可以说是心与之俱,又何必如郑、如贺,曲为之说呢·甚至为此诗兴感的燕燕,也未必当日眼中所见。焦琳以为“物类岂干人事,而人之见物,则因其心所有事,见物有若何之情形”,“故此三章各首二句起兴,亦是言情,非口中之言,必待燕燕方能引起,更非心中之想,必待燕燕方有感触也”。此说很是。诗以燕燕起兴,其意只在燕燕如此,人何不然。而燕燕原是常见之鸟,其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之象,乃人人眼中心中可见可感,则它可以是天然凑泊的眼前景致,又何尝不可以是写情寄意所谓“拟容取心”的意中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