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鄘风·墙有茨

时间:2015-01-07 09:36: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原文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注释

  茨:蒺藜有三角刺,常种于墙角,蔓生于墙以防盗贼。

  冓:音够;中冓,宫中龌龊之事

  襄:除去

  束:捆走

  读:向外传出。

  译文

  墙上长蒺藜,不可扫掉呀。宫中秘密话,不可相告呀。如能相告呀,说出丑死了呀。

  墙上长蒺藜,不可除光呀。宫中秘密话,不可张扬呀。如能张扬呀,说来话很长呀。

  墙上长蒺藜,不可捆住呀。宫中秘密话,不可讲述呀。如能讲述呀,说起真羞辱呀。

  诗经故事

  是什么事让卫国的百姓都感到羞耻,而不能对人言呢?

  那公子景早年勾搭上了他父亲卫庄公的妃子夷姜,气得卫庄公吐血而亡。这事虽丑,可也过了十几年了,是百姓们都知道了的;州吁之乱后,景还当了卫国的君王卫宣公。

  那宣公抢了太子伋的未婚妻齐国美女给自已作了宣姜夫人,还造了一座新台讨美人欢心,卫国的百姓们都编成了歌子到处唱呢。

  宣姜生下寿、朔两子,那寿偏偏和太子伋要好,朔偏偏想要当君王,那宣姜也可能是要为自已的后事考虑吧,也在中间挑拨卫宣公和太子的关系,弄得卫宣公让贼人半路上杀太子伋;可寿却跑去代太子送命,使两兄弟先后送命,恐怕也是宣姜做梦也没想到的事。

  一条计弄的两个儿子惨死,那卫宣公再心狠,可能也招架不住了,并且还要给杀他儿子的人重酬,这个事办的!不到一年时间,卫宣公就病死了,也有可能是气死的。

  大小子寿死了,太子伋死了,卫宣公也死了,只剩下朔可以当卫君了,可这小子毕竟还十四岁不到呢,更何况对太子死,卫国的百姓都伤心着,都把缘由归为朔的不是,辅助太子的右公子更是不服,这朔能不能坐稳王位,还是个问题呢。

  可宣姜只能靠儿子朔了,若朔保不住王位,她今后的命运也不会好;怎能么办呢?得有人来保住朔的王位。她思来想去,对朝中的各王公大臣一一考量后,想到了公子顽。

  公子顽是卫宣公大一些的儿子了,卫宣公有多少儿子,谁也说不清,可顽确实是他的儿子,并且是年龄较大的儿子了,和太子伋的年龄错不了几岁,因为是庶出,没了继承王位的资格,就一心一意的当他的侯爷,几十年下来,在国中也算是有势力的实权人物了,若是他能支持朔,那朔的王位就算是稳住了。

  可顽会不会支持朔呢?这一点宣姜还是蛮有把握的;宣姜的把握是她初遇见顽时,顽眼睛里喷出的那道目光告诉她的,以后多年中,每次见顽,顽的眼中的那种光丝毫也不见减弱过,随着宣公的老去,反而倒是越来越强了。

  有这种目光的人是很会听宣姜的话的,宣姜也没花多大功夫,顽就在朝中宣布要维护朔的权威了,朔的卫惠公之位就稳了。

  也不知宣姜是以什么样的名份,就和顽生活到了一起,并且为顽生下了子女五个来,也不知她后来生的这五个子女,把卫惠公朔怎样称呼的。这也许就是卫国的百姓所不愿意说的事吧?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者,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者,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者,言之辱也。

  鉴赏

  《墙有茨》讽刺了宫廷内部的丑恶与无耻。古人都说这诗是讽刺卫国宫廷内部宣公夫人宣姜与公子顽私通,卫国人十分憎恶,简直不忍说出。

  这首诗内容与《新台》相承接,《毛诗序)渭“《墙有茨》,卫人刺其上,公子顽通乎君母,国人疾之,而不可道也”。公子顽,即昭伯,是卫宣公之子,《史记·卫康叔世家》说是伋之弟。君母,即卫宣公所强娶伋之未婚妻齐女,也就是卫宣姜,是当时惠公之母,故称“君母”。公子顽私通君母宣姜事,《左传·闵公二年》有记载。因为惠公即位时年幼,齐国人为了巩固惠公君位,保持齐、卫之间亲密的婚姻关系,便强迫昭伯与后母乱伦。尽管这是受外力胁迫促成的,但究竟是下辈与上辈淫乱,是最不齿于人的丑闻,确如朱熹所言“其汙甚矣”。卫国人民对这种败坏人伦的秽行,当然深恶痛绝,特作此诗以“疾之”。

  本诗三章重叠,头两句起兴含有比意,以巴紧宫墙的蒺藜清扫不掉,暗示宫闱中淫乱的丑事是掩盖不住、抹煞不了的。接着诗人便故弄玄虚,大卖关子,宣称宫中的秘闻“不可道”!至于为何不可道呢?诗人绝对保密,却又微露口风,以便吊读者口味。丑、长、辱三字妙在藏头露尾,欲言还止,的确起到了欲盖而弥彰的特殊效果。本来,当时卫国宫闱丑闻是妇孺皆知的,用不着明说,诗人特意点到为止,以不言为言,调侃中露讥刺,幽默中见辛辣,比直露叙说更有情趣。全诗皆为俗言俚语,六十九个字中居然有十二个“也”字,相当今语“呀”,读来节奏绵延舒缓,意味俏皮而不油滑,与诗的内容相统一。三章诗排列整齐,韵脚都在“也”字前一个字,且每章四、

五句韵脚同字,这种押韵形式在《诗经》中少见,译诗力求保留这一韵味。


诗经·鄘风·墙有茨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