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酥作文(精彩6篇)

时间:2019-04-06 09:10: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桃花酥作文 篇一

桃花酥的制作过程

桃花酥是中国传统的糕点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甜可口的味道而闻名。它由酥皮和桃花馅料组成,制作过程相对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步骤,便可以轻松制作出美味的桃花酥。

首先,准备酥皮的材料,包括低筋面粉、黄油、糖和盐。将低筋面粉、糖和盐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切成小块的黄油,用手指将黄油与面粉混合,直到形成粗糙的面粉状。

接下来,将面团放在桌面上,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将黄油块均匀地放在面团上,将面团对折,用擀面杖轻轻擀平。

然后,将面团对折,再次擀平。重复这个步骤几次,直到黄油均匀地分布在面团中。然后将面团切成小块,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

在制作桃花馅料的同时,可以将酥皮从冰箱中取出。桃花馅料的材料包括桃脯、红枣、核桃仁、糖和蜜饯橘皮。将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用搅拌机搅拌成粗糊状。

将酥皮取出,将其擀成薄片,然后用模具切出饼皮的形状。将桃花馅料放在饼皮上,然后将饼皮对折,用叉子将边缘封口。

最后,将桃花酥放入预热至180摄氏度的烤箱中,烤12-15分钟,直到酥皮呈金黄色。取出桃花酥,待其冷却后即可食用。

制作桃花酥虽然有一些繁琐的步骤,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制作出口感酥脆、香甜可口的桃花酥。无论是作为自己的零食,还是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桃花酥都能够给人带来美味和惊喜。

桃花酥作文 篇二

桃花酥的文化意义

桃花酥是中国传统的糕点之一,除了美味可口的口感之外,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桃花酥以其形状和寓意与桃花相关,成为了人们在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品,代表着喜庆和吉祥的象征。

首先,桃花酥的形状与桃花相似,桃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桃花的盛开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生机。因此,桃花酥在春节期间成为了人们庆祝春天来临的象征之一,也寓意着新年的开始和美好的未来。

其次,桃花酥的制作过程也与传统文化相关。制作桃花酥需要糖、黄油、面粉等材料,这些材料在中国传统的糕点制作中都有特殊的意义。糖象征着甜蜜和幸福,黄油和面粉则代表着丰收和富贵。通过将这些材料融合在一起制作桃花酥,人们将美好的寓意融入到食物中,通过食用桃花酥来祈求幸福和好运。

此外,桃花酥在中国传统的婚庆活动中也有特殊的意义。在古代,新娘在出嫁前会吃桃花酥,传统认为它能够给新娘带来好运和幸福。因此,桃花酥成为了婚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代表着新娘的吉祥和美满的婚姻。

总之,桃花酥作为中国传统的糕点之一,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食品,还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以其形状和寓意与桃花相关,成为了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品,代表着喜庆和吉祥的象征。无论是在庆祝春天的到来,还是在婚庆仪式中,桃花酥都能够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和吉祥的祈愿。

桃花酥作文 篇三

  春风吹来了春天,也带来了瓣瓣桃花,看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色,闻着清香淡雅的桃花,不禁想起了家乡人人都会的美味佳肴一一桃花酥。

  家乡的桃花酥不比芙蓉糕与桂花糕那般名动天下,却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美味,更是家乡桃花节是必不可少的美味。

  且家乡的桃花酥与市面上的有着千差万别:市面上的桃花酥仅仅只是形似桃花罢了,而家乡的桃花酥却是以真正的桃花制成的,风味独特,口味自然。

  桃花酥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耗时较长,需用清水将桃花泡上一夜,次日的水便会散发宜人的清香,用小火温一会,放在油锅里炸到外皮酥脆,再放入烤箱蒸熟,最后在采摘新鲜桃花,插在“花蕊”上。还有一种方法耗时较短,只需在采摘桃花后,在干净案板上碾碎,用其汁液和面,余下部分便几乎无异了。

  虽说桃花酥做法简单,但是滋味同那些有名的糕点也是不遑多让的:咬一口,清而不淡,甜而不腻,果真不愧为桃花酥——那淡淡香味犹如漫步桃林给人以舒适、温柔之感,而独特的做法使桃花酥不仅香味怡人,更使得第一口酥脆,再往下咬则为绵软,仿佛不是一种简单的糕点,而是名桌上的佳肴。

  桃花酥不仅味道引人入胜,还有美容、通便的效果,长期服用,更是会让服用者“人面桃花相映红。”可“甘瓜苦蒂”,再好的事物都会有瑕疵,桃花酥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不可多服用。

  在“桃花朵朵开”的桃花节里,坐在路边的凉亭中,享受春风的和煦,嗅着桃花的馨香,欣赏着桃花的美艳,体味着家乡的桃花酥不可言说的美妙滋味,就会发现,生活真的很美好!

桃花酥作文 篇四

  三月初春,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粉嫩嫩的桃花,像是女孩脸上的红晕,甚是好看。桃花的美,稍纵即逝,真想把桃花定格在盛开的季节,永不凋零

  每至花开时节,粉嫩嫩的桃花竞相开放,几乎整片桃林都渲染上梦幻般的粉色,深得女孩们的喜爱,凡是路过此地或到此游览的群众都要过来瞧上一瞧;花落时节,绿色的草地上铺满了粉红的桃瓣,犹如人间仙境一般,若是躺在地上,感受着来自桃花的清香,使人身心放松。

  在这样美丽的桃林里有我和外婆在一起的美好回忆。

  在儿时的记忆中,令我最怀念的便是外婆亲手制作的桃花酥。每每到了结果时期,我与外婆便会提着一个小竹篮子,来到这片桃林,采摘鲜嫩多汁的桃子和还未腐败凋零的桃花。记得外婆同我讲过:“这桃子啊,就数结果期中旬的时候最为松软可口,用来做桃花酥合适了。”

  我十分喜爱故乡的桃子,只因这儿的桃子个头大,尤其是熟透了的桃子水灵灵的,简直就如巧施脂粉的少女,好看极了,且爽口多汁,让人回味无穷。

  虽说我不会做桃花酥,但我可是外婆的一个小助手。捣烂桃瓣与果肉,准备豆沙球、油酥等前期工作,都是我的拿手“好戏”。而后期制作主要由外婆出马了,每次做桃花酥时,外婆总爱唠叨上几句:“做桃花酥,最讲究的就是火候了,多一分钟少一分钟都不行,不然外皮就不酥脆了。”从前只要一听到外婆的絮叨声,就直催外婆赶紧开始制作桃花酥,外婆知道我嘴馋,也没多说,笑了笑,便转身开始忙碌。

  只见外婆将内馅、油皮和油酥各分成12份。用力把油皮压扁包住油酥后用虎口收成团,搓、揉、摁、扁,这四个步骤反复操作,最后用小刀切出六个花瓣,在中心的花蕊处抹上少量蛋黄液,撒上一层白芝麻,放入烤箱,固定好时间,不久,一盘香气沁人心脾的桃花酥就新鲜出炉了。

  我刚要伸手拿起桃花酥,外婆就用筷子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手背,示意我先去请邻里乡亲们来一同品尝美味的桃花酥,于是我跑东又跑西,去请乡亲们来做客过了许久,邻里乡亲们都陆陆续续地到来了,还带来了许多美食,顿时,餐桌上的食物变得琳琅满目,有桂花糕、豆腐干、地瓜干数不胜数,大家伙坐在院子里品尝着各种美食,欢呼笑声一下荡开了,急不可耐的我也终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桃花酥。这桃花酥不仅长相精美,口感香甜,酥脆的外皮包裹着甜而不腻的红豆沙,口齿留香。众乡邻的美食一样吸引着嘴馋的我,我一手抓桃花酥一手抓桂花糕,满嘴的食物鼓囊囊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大家看到我的吃相,个个笑得前仰后俯,奶奶更是不断拍我后背,嘴上一直说:“傻孩子,慢慢吃呀,没人和你抢,管够的”。大家就在这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休闲的午后时光。

  可惜,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因学业繁忙,身处异地,我便再也没有同外婆一起制作过桃花酥了,也没有和众乡邻一起分享各家美食了。但只要我放假一回去,外婆总能像变魔术似的,变出一盘热气腾腾的桃花酥,端至我面前,吃着热乎乎的桃花酥,我的心也暖暖的,在我看来,这里不止有桃林,不止有桃花酥,还有外婆对我的爱!还有乡亲们和谐相处的美好时光。

  愿岁月静好,愿外婆身体安康。在这片神圣的故土中,不止残留着我儿时的记忆,不止有桃花酥,还有着我对外婆、对故乡的思念。

桃花酥作文 篇五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记

  妈妈是外婆的小女儿,也是外婆最疼爱的女儿。每年农历三四月时,外婆总会带着一盒桃花酥过来——这是我和妈妈最爱的糕点。

  三年前的四月中旬,外婆风尘仆仆地来了,“乖孙儿!想外婆了吗?”“想,外婆你终于来啦!”“明儿啊!咱们去摘桃花,好不好啊!”“好好好!外婆最好啦!”把桃花瓣作为食材之一制作桃花酥,是外婆的独门绝技。

  翌日清晨,我们便去采摘桃花。清晨的阳光总是那么怡人,落在身上软绵绵的,在未苏醒的天穹中亦是柔和。曙光破晓,鱼肚白的天际升起了红轮之色。皎白的月收起如霜的光,清冷的风送来最扣的清凉。我们在山野中走着,撩拨树枝,踏青寻香,淌水折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羊肠小道中,桃花遮掩着幽香的树叶,眼前是“桃之夭夭,灼灼灼的,粉嫩嫩的,连成一片。桃红柳绿深处,东风悄然跃度,又是蜂蝶飞醉里,暗香流入春度灼花,采撷一束桃花做桃花酥,软绵绵的,甜蜜蜜的,入口即化——这是难以忘怀的味道,不知是酥饼,还是桃花。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外婆在天堂,我已是许久没有尝到那桃花酥了。虽是买过一些,但我的味蕾抗拒着这些“外来物”,仿佛是小卫兵,守护着记忆中弥足珍贵的那一部分。那是一个正午,太阳散发温暖的光。“奶奶,我要吃一块桃花酥。”一个小男孩奶声奶气地对一个摆摊的老人说,“好,好,好,给你。”老人笑盈盈地给出一块,我感到这一幕似曾相识,飞快地买了几块,咬了一口,软软的,甜甜的,就像是外婆做的——这熟悉的味道。

  如今,面对桃花,我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来的情愫,总想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酥作文 篇六

  春风温柔地拂过那片小桃林,一朵朵桃花绽开了笑容,在那片花海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忙碌着。

  那是邻居的老奶奶,这片桃园的看守人;每到春天,就是她最忙碌的时候了。修剪桃树、看守桃园、浇水等,是她每天都会做的。不过,她最喜欢,也是最擅长做的,便是做“桃花酥”了。一到桃树长了花苞,孩子们就每天都往那儿赶,为了那百吃不厌的桃花酥。几乎每周,老奶奶都会在清晨去市场走一圈,买做饼的材料。

  那天下午,孩子们总会准时来到老人的小屋里。有些年龄小的干脆就趴在老人的身边小桌子上,盯着老人正在做的桃花酥的手,似乎眼睛都不眨一下;有些年龄大的却一脸不屑地看着他们,安静的看着书,眼神却忍不住往朝那儿飘。老奶奶将面团揉成一个个桃花状的小饼,放进了锅里,自豪地看看锅,又看看孩子们,示意它们很快就能好了。终于,随着锅盖的掀起,一大团白雾腾空而起,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用手将它们扇走,好看清楚里面的情况。而老人则是在一旁小声说着“小心点”。终于到了最后一步,只见老人拿出一碗水,那是粉红色糖果化成的糖水,点在饼上后就像一朵真正的桃花了,摆在桃园里还不一定认得出来呢。

  春来秋去,日来月往,那桃花酥的回忆却不曾在心中淡忘!

桃花酥作文(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