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最新3篇】

时间:2019-01-01 02:21: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 篇一

托物言志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物体的描写来表达人的情感、思想和志向。在写作中使用托物言志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体会到文章的主题和情感。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托物言志的写作指导,帮助你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托物言志。

首先,选择合适的物体。托物言志的核心就是通过对物体的描写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在选择物体时,应该选择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能够代表人的情感和思想的物体。例如,如果要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选择阳光、花朵等明亮、美丽的物体;如果要表达对世界的失望和绝望,可以选择黑暗、雾霾等阴暗、沉重的物体。

其次,用细腻的描写展现物体的特点。在托物言志的写作中,要通过对物体的描写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描写应该细腻、生动,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物体的特点和人的情感。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例如,可以用“阳光洒在大地上,犹如温暖的拥抱,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暖”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最后,与主题紧密结合。托物言志的目的是要通过对物体的描写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在写作中要将描写与主题紧密结合起来。描写应该围绕主题展开,通过对物体的描写来表达主题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要注意描写与主题的一致性,描写要符合主题的氛围和情感。例如,如果主题是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描写应该是积极、明亮、美丽的。

总之,托物言志是一种强大的写作技巧,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选择合适的物体、用细腻的描写展现物体的特点,并与主题紧密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托物言志,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 篇二

托物言志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物体的描写来表达人的情感、思想和志向。在写作中使用托物言志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体会到文章的主题和情感。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托物言志的写作指导,帮助你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托物言志。

首先,要选择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托物言志的核心在于通过对物体的描写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选择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非常重要。这个物体应该能够代表人的情感和思想,能够与文章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选择大海来表达人的豪情壮志,选择星星来表达人的追求和梦想。

其次,要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物体的形象。托物言志的写作需要通过对物体的描写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描写要具体、生动,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物体的形象和人的情感。可以运用形容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例如,可以用“大海波澜壮阔,仿佛无边无际的人生道路,让人感受到追求梦想的坚持和勇气”。

最后,要将描写与主题紧密结合。托物言志的目的是要通过对物体的描写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在写作中要将描写与主题紧密结合起来。描写应该围绕主题展开,通过对物体的描写来表达主题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要注意描写与主题的一致性,描写要符合主题的氛围和情感。例如,如果主题是追求梦想和勇往直前,描写应该是激情、坚定、充满希望的。

总之,托物言志是一种强大的写作技巧,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物体的形象,并将描写与主题紧密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托物言志,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 篇三

关于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

  导语: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一般结构:

  1、一般结构:开头(引出物)——托物(描写物)——言志(由物及人升华主旨)——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2、“托物”部分,往往又由两部分构成: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点、抒写所托之物的内在气质精神。

  3、“言志”部分则一般有三部分:由物到人由人到人的精神由人的精神到人生感悟(当然,“言志”的这三部分并不是每篇文章里都有,也许有的文章只由物到赞人,也许有的文章有前两部分,也许有的文章只有最后的人生感悟部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二、托物言志类散文的写作,首先是立意。 我们要注意的有以下方面:

  (1)通过某种事物描状,表现某类人或某个人的精神品质。

  (2)寓社会、世态、人生的某些哲理。a、写此物含彼意 b、明写物暗喻人。

  (3)要昭示人、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生活、思考、斗争、前进。

  (4)立意可发散性多元思维,从中选出最佳立意,也可逆向立意。

  三、托物言志类作文素材:

  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类文章,常把作者自己的“志”(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所托之“物”一般是花、草、树、木,或是某一具体的物体。这个“物”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情感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便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来表达,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达也更巧妙、更完美。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是无私奉献的代名词。

  四、托物言志作文的要点:

  1、 精挑细选找准“物”

  写托物言志的文章前,要进行一番极认真极仔细的搜选,以便找到一个足以寄托自己情感的“物”。并且,此“物”要极生动极形象,以便自己描写时极细致极具体。

  2、“志”“物”相通有交点

  交点即所咏之物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有相通相似之处。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有内在联系。描述时,“志”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要能承载并传达“志”。

  3、 状“物”贵在有新意

  托物言志文章的重头戏在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浓墨重彩地进行描写。惟其如此,才能体现文章的立意,才能使所言之“志”有所依托。这就要求作者善于细心观察,从新颖的角度,用新颖的手法和新鲜的语言来表达。

  4、 字里行间真情溢

  塑造托物言志的艺术形象,在状写事物时,字里行间要倾注作者的'真情实意、深情厚谊。这样才能使“物”附着思想、灵性,而且具有典型意义,从而顺理成章地完成言志的使命。

  个人之“志”与所依托之“物”合为一体,个人的志向融合在对某一具体事物形象、特点的描绘中,这样以“物”言“志”,情感表达就更巧妙、更完美、更富有感染力。

  五、例文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引出物)

  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环境描写做铺垫)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辩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描写外在特点)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对比描写)

  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

,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物的内在特点)

  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由物及人)

  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呼应前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