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显卡的各项参数详解 篇一
电脑显卡是计算机中一个重要的硬件组件,它负责处理图形和图像的显示,对于游戏玩家和图形设计师来说尤为重要。而电脑显卡的性能取决于其中的各项参数。本文将详细解释电脑显卡的各项参数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讨论显存容量。显存是显卡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空间,它的大小直接影响显卡的性能。较大的显存容量可以存储更多的图像数据,从而提高图像的处理速度和显示效果。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3D图像和高分辨率的显示时,较大的显存容量更为重要。
其次,显卡的核心频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核心频率指的是显卡核心的工作频率,它决定了显卡的处理速度。较高的核心频率意味着显卡能够更快地处理图像数据,提高游戏和图形处理的效率。因此,对于追求高性能的用户来说,选择一个具有较高核心频率的显卡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显卡的流处理器数量也对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流处理器是显卡中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图形计算任务。较多的流处理器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图像数据,提高显卡的运算能力。因此,对于要求高性能的应用来说,选择一个具有较多流处理器的显卡是必要的。
除了上述参数外,显卡的显卡接口类型、功耗和散热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显卡接口类型决定了显卡与显示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接口类型有HDMI、DisplayPort和DVI等。功耗和散热则直接关系到显卡的稳定性和寿命,因此在选择显卡时需要注意其功耗和散热性能。
综上所述,电脑显卡的各项参数都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选择显卡时,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综合考虑显存容量、核心频率、流处理器数量以及接口类型、功耗和散热等因素。只有选择合适的显卡,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图像处理和显示效果。
电脑显卡的各项参数详解 篇三
1、显示芯片:
显示芯片是显卡的核心芯片,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显卡性能的好坏,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系统输入的视频信息并将其进行构建、渲染等工作。显示主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显示卡性能的高低。不同的显示芯片,不论从内部结构还是其性能,都存在着差异,而其价格差别也很大。显示芯片在显卡中的地位,就相当于电脑中CPU的地位,是整个显卡的核心。因为显示芯片的复杂性,目前设计、制造显示芯片的厂家只有NVIDIA、AMD、SIS、VIA等公司。家用娱乐性显卡都采用单芯片设计的显示芯片,而在部分专业的工作站显卡上有采用多个显示芯片组合的方式。
不同型号的显示芯片都有芯片代号 比如之前GTX660的GK104 还有现在GTX960的GM206 同一型号无论是哪个品牌或者是哪个版本的芯片代号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所有品牌的GTX960无论是什么版本的',芯片代号都是GM206的,只是在其他参数上会有差异。
2、核心频率:
显示核心的核心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核心的运行性能,就像CPU的运行频率一样。我们前边已经说过显卡在核心架构上的差异,而如果在相同核心架构的前提下,核心频率越高的显卡其运行性能就越好,当然,这是在同一核心架构的情况下 ,在不同核心架构的情况下,人家的架构都比你高,你的核心再高也没用,就如GTX660和GTX960,这样不同核心的显卡比核心频率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了。
一般现在的显卡的参数在核心频率后面都会有个BOOST频率,也就是动态频率,相对于intel的睿频技术,可以根据实际功耗动态调整你显卡的频率,不过总的还是要取决于你显卡本身的核心频率,比较鸡肋。
3、显存速度:
我们常见的显卡参数中,还可以看见如DDR3:1.4ns这类参数,这里的DDR3表示的则是显存类型,而后面的1.4ns表示的则为显存速度,显存速度一般以ns(纳秒)为单位,越小表示显存的速度越快,显存的性能越好。
4、显存类型:
显卡上采用的显存类型主要有SDR、DDR SDRAM、DDR SGRAM、DDR2.GDDR2.DDR3.GDDR3.GDDR4.GDDR5。其中,现在主流的已GDDR3和GDDR5为主,不同的显存类型,传输效率都不一样。
5、显存频率:
显存频率是指默认情况下,该显存在显卡上工作时的频率,以MHz(兆赫兹)为单位。显存频率一定程度上反应着该显存的速度。
显存频率与显存时钟周期是相关的,二者成倒数关系,显存的理论工作频率计算公式是:显存理论工作频率(MHz)=1000/显存速度*2。
显存频率随着显存的类型、性能的不同而不同,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显存类型,目前无论中、低端显卡,还是高端显卡大部分都采用DDR5。
6、显存容量:
这个是现在很多小白最在意的一个参数了,这其实类似于一台主机的内存,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容量一般是越大越好,但比较显卡时不能只注意到显存(很多js会以低性能核心配大显存作为卖点),其实现在显存容量除了高端的GTX970之类的玩单机大作之外,显存容
量已经不是衡量一个显卡性能的标准的了,特别在之前GTX660还出了192BIT只能用到1.5G的显存门,虽然现在的芯片也优化约好越好,但是一个显卡的性能毕竟还是以显示芯片,核心频率和显存带宽为主 一个显卡的参数上去的是时候,芯片开发商自然也会把显存容量也提升上去 这就像GTX660 GTX960级别的显卡没有1G容量的情况。
7、显存位宽:
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常见的显存位宽有64bit,128bit,256bit,320bit和512bit,从显存位宽上我们也可以判断一张显卡的级别,通常来说,显存位宽越高的显卡级别越高。而一张显卡的显存位宽,一般是由显卡核心的显存位宽控制器决定的。
8、显卡带宽:
指图形芯片与显存之间一次可读入的数据传输量,它是决定显卡性能和速度的主要因素,代表显存的数据传输速度,这里说明下,显卡位宽和显卡带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的,不过两者的关系也联系紧密,在显存频率相当的情况下,显存位宽将决定显存带宽的大小 其计算公式为:显存带宽=工作频率×显存位宽/8。
PS:显存位宽和显存带宽不是同一个参数 这个可能会有人两者混淆。
9、流处理单元:
在DX10显卡出来以前,并没有“流处理器”这个说法,在DX10的时代,取消了传统的“像素管线”和“顶点管线”,统一改为流处理器单元,它既可以进行顶点运算也可以进行像素运算,这样在不同的场景中,显卡就可以动态地分配进行顶点运算和像素运算的流处理器数量,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每个流处理器当中都有专门高速单元负责解码和执行流数据。片载缓存是一个典型的采用流处理器的单元,它可以迅速输入和读取数据从而完成下一步的渲染。
流处理器多少对显卡性能有决定性作用,可以说高中低端的显卡除了核心不同外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流处理器数量,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就是NV和AMD的显卡流处理器数量不具有可比性,他们两家的显卡核心架构不同,不能通过比较流处理器多少来看性能,一般情况下NV的显卡流处理器数量会明显少于AMD,要从流处理器多少来看性能,只能自家的与自家的比,
10、显存封装:
显存封装类型基本分:TSOP,QFP和BGA三类,现在基本已BGA为主。
区分类型:从外观上看,显存为方形的是BGA封装,长方形的为TSOP封装;
从技术上看,BGA封装技术更为成熟,发热量更小,而且要求的封装技术比较高(同理,假冒的成本也比较高)。
11、3D API:
这个可以自己去了解下,个人电脑中主要应用的3D API有:DirectX和 OpenGLOpenGL 主要用于专业图形领域及通用计算中,所有专业的2D、3D图像设计软件都对其支持,所以专业图形显卡都必需支持庞大的完整的OpenGL功能 常见的游戏显卡只支持少部分OpenCL功能,驱动程序也只集成了部分OpenCL函数,而不支持的部分只能由CPU进行运算,效率极低,所以在专业图形领域中,再顶级的游戏卡也远弱于入门级专业卡,稳定性也远远不及。相对的,专业卡虽然完美支持OpenCL,却对DirectX极度轻视,几千元的专业卡在游戏上也只相当于几百元游戏卡的性能,兼容性也较差。所以做设计的同学们要注意了,是游戏重要还是工作重要,自己来衡量吧。
DirectX是微软开发,集成在自家Windows系统中,由于Windows系统的普及性,DirectX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多媒体(包括游戏)开发的主流API在通用计算方面,由于DirectX的通用计算功能实在羸弱,主流的通用计算还是基于OpenCL的。N卡自DX10以后就开始了通用计算之路,并且走得大刀阔斧,架构中的缓存、双精度浮点单元也是为通用计算而设计(对游戏却没有太多帮助),最关键的是支持了C++语言,推出基于OpenCL的CUDA开发套件,使更多开发者投入到N卡阵营中来。
12、输出接口:
现在目前基本都是VGA,DVI,HDMI,DP接口。以前都是已VGA接口为主,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反而更多的是用DVI和HDMI,一般实用对接口要求都不是很多,除非的是电竞用,和显示器搭配好接口类型就可以的了。
总结:
总体来说,显卡的决定性性能主要先关注,显示芯片,核心频率 显存带宽(包括显存位宽和显存频率) 还有显存容量,要是对比重要性也是从显示芯片》核心频率》显存带宽 最后才是显存容量。当然,另外还有发烧友也会去研究做工用料这块,这个就另当别论了。
举个例子:我记得映众之前有款GTX750网神的和影驰GTX750虎将的参数对比 芯片都是一样 虎将的核心频率比网神的高,但是网神的显存频率要比虎将的高 其实两者性能都差不多,但是真的要比之的话,抛开做工用料 优先考虑核心频率的对比,也就是虎将实际的性能是要比网神的高点的,实际的跑分也证实了这点。只是举个例子啊,毕竟同核心不同显存频率的还是比较少的。
还有就是信仰了,没个人心中可能都有自己喜欢人为最好的一个品牌,信仰无价,直接追求。
拓展:电脑显卡的工作原理
数据(data) 一旦离开CPU,必须通过4个步骤,最后才会到达显示屏:
1.根据总线(bus)进入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用CPU送来的数据送到北桥(主桥)再送到GPU(图形处理器)里面进行处理。
2.根据 video chipset(显卡芯片组)进入video RAM(显存):用芯片处理完的数据送到显存。
3.根据显存进入Digital Analog Converter (= RAM DAC,随机读写存储数—模转换器):根据显存读取出数据再送到RAM DAC进行数据转换的工作(数字信号转模拟信号)。
4.根据 DAC 进入显示器 (Monitor):用转换完的模拟信号送到显示屏。
显示效能是系统效能的一部份,其效能的高低由以上四步所决定,它与显示卡的效能(video performance) 不太一样,如要严格区分,显示卡的效能应该受中间两步所决定,因为这两步的资料传输都是在显示卡的内部。第1步是由 CPU(运算器和控制器一起组成的电脑的核心,称为微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进入到显示卡里面,最后一步是由显示卡,直接送资料到显示屏上。
集成显卡
集成显卡是用显示芯片、显存及其相关电路都做在主板上,与主板融为一体;集成显卡的显示芯片有单独的,但大面积都集成在主板的北桥芯片中;多数主板集成的显卡也在主板上单独安装了显存,但其空间较小,集成显卡的显示效果与处理能力比较较弱,不能够对显卡进行硬件升级,但能够通过CMOS调节频率或刷入新 BIOS文件做的更好软件升级来挖掘显示芯片的潜能。
集成显卡的优点:是功耗低、发热量小、部分集成显卡的能力能够能够媲美入门级的独立显卡,所以不用花费额外的资金购买显卡。
集成显卡的缺点:不能够换新显卡,要说必须换,就只可以和主板,CPU一次性的换。
独立显卡
独立显卡是指用显示芯片、显存及其相关电路单独做在一块电路板上,自成一体而作为一块独立的板卡存在,它需占用主板的扩展插槽(ISA、PCI、AGP或PCI-E)。
独立显卡的优点:单独安装有显存,那么不占用系统内存,在技术上也较集成显卡先进得多,比集成显卡能够得到更好的显示效果和能力,简单进行显卡的硬件升级。
独立显卡的缺点:系统功耗有所加大,发热量也较大,需额外花费购买显卡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