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腊八粥的作文 篇一
腊八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物之一,也是我国民间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会煮制腊八粥,以庆祝冬至的到来。腊八粥的制作过程简单,但却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腊八粥的原料主要有糯米、红豆、花生、莲子、薏米等。首先,将这些原料洗净后泡水,然后放入电饭煲或大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一起煮熟。在煮制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免粥粘锅底或糊锅。当粥煮至米粒烂熟,粥汤浓稠时,即可熄火。最后,将煮好的腊八粥盛入碗中,撒上红枣、桂圆等配料,即可食用。
腊八粥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象征。据传,腊八粥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佛教传统。相传,佛陀在修行时,为了克服饥饿,只能靠吃树叶和杂草果腹。后来,一个善良的村民看到佛陀的痛苦,便用自己煮制的粥送给他吃。佛陀食用后,立刻恢复了体力,并获得了智慧的启示。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时刻,人们便开始每年冬至这一天煮制腊八粥,祈求吉祥和幸福。
腊八粥也寓意着家人团圆和温暖。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共享腊八粥,以表达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热腾腾的腊八粥,分享着快乐和温暖。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这种传统都被人们保留了下来,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习俗。
腊八粥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糯米可以提供大量的淀粉,红豆和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莲子和薏米则有助于清热解毒。综合这些原料,腊八粥具有补益肾气、暖身祛寒、健脾养胃的功效。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食用腊八粥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有助于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总之,腊八粥是一道美味又有寓意的传统食物。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也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和团圆的美好向往。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腊八粥都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更是一种传承的文化符号。让我们共同品尝这份美味,感受其中的温暖和幸福。
描写腊八粥的作文 篇二
腊八粥,是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的传统食物,也是我国民间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腊八粥的制作过程简单,但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腊八粥的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红豆、花生、莲子、薏米等。首先,将这些原料洗净后泡水,然后放入电饭煲或大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一起煮熟。在煮制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免粥粘锅底或糊锅。当粥煮至米粒烂熟,粥汤浓稠时,即可关火。最后,将煮好的腊八粥盛入碗中,撒上红枣、桂圆等配料,即可食用。
腊八粥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象征。据传,佛教传统中有关于腊八粥的故事。相传,佛陀在修行时,为了克服饥饿,只能以吃树叶和杂草果腹。有一天,一个善良的村民看到佛陀的痛苦,便用自己煮制的粥送给佛陀食用。佛陀吃过后,立刻恢复了体力,获得了启示。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时刻,人们开始每年冬至这一天煮制腊八粥,祈求吉祥和幸福。
腊八粥还寓意着家人团圆和温暖。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共享腊八粥,以表达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热腾腾的腊八粥,分享着快乐和温暖。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这种传统都被人们保留了下来,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习俗。
腊八粥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糯米可以提供大量的淀粉,红豆和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莲子和薏米则有助于清热解毒。综合这些原料,腊八粥具有补益肾气、暖身祛寒、健脾养胃的功效。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食用腊八粥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有助于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总而言之,腊八粥是一道美味又有寓意的传统食物。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也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和团圆的美好向往。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腊八粥都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更是一种传承的文化符号。让我们共同品尝这份美味,感受其中的温暖和幸福。
描写腊八粥的作文 篇三
过年喝腊八粥在我的家乡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人们喜欢喝腊八粥,既是因为腊八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因为腊八粥是一种美味。在家乡不论贫穷富裕,还是繁忙与否,人们都会熬腊八粥。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准备熬腊八粥用的材料了。首先准备的是各种米:糯米是首选,因为它既糯又香。黄米也很好,它是我们华北地区的特产,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两种米比较起来,我更喜欢黄米,因为用这种米熬出来的粥味道更浓。再加入大米,小米等。
其次是各种豆,主要是红小豆,它既有营养,又色泽鲜艳。黄豆、绿豆更是应有尽有。我最喜欢的是红枣,其实红枣早在深秋,就要开始准备了。刚打下来的红枣要晒干了,直到枣的皮儿皱了为止。听爷爷说,大红枣晒得越干就会越甜,因为在太阳下一晒,水分都跑走了,只留下糖分在里面。所以我家每年都是最晚收红枣的户家之一。晒完后,还要把坏的枣捡出来,枣坏了,就会变苦,很涩的那种。虽然现在在超市里也开始卖红枣,可以省去不少人力,但是家乡人还是沿用传统的老方法,因为超市里的不仅坏的枣居多,而且也不如自己种的甜。
到了腊八这一天,家乡人就要熬腊八粥了。把头天煮熟的红枣、花生、大米、小米、绿豆等放在锅里,用文火熬。熬得黏黏的、软软的,吃起来,不仅细腻,而且口味极佳。
关于腊八粥,有这样一个传说:在一个贫穷、干旱的地方,那里不知什么原因闹起了瘟疫,在粮草尽绝的最后时刻,一些人把找到的零碎的谷物放到一起熬制成粥,给患病的人们喂下,奇迹发生了,那些患病人的病全好了。于是人们把这一天也就是腊月八日记下来,每年庆祝。从而期望明年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腊八节熬的腊八粥特别多,每家都熬一大柴锅,要吃十来天,人们不仅吃的是粥,更主要的是那种氛围,那种欢乐,那种文化,那种家乡的味道。
描写腊八粥的作文 篇四
“好香啊。”农历腊八的早上,一起来,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来到饭桌前。这时,一碗粥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正准备拿起筷子好好品尝一番,妈妈突然走过来笑笑说:“小馋猫,你知道这是什么粥吗?”
我摇了摇头。
“这个是腊八粥,每年农历腊八,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妈妈说着,拿起勺子了一点粥,吃了下去。“说起腊八粥的来历,那就悠久了。你想不想听?”
我开心的笑了:“肯定啦,了解一下也好嘛。”
妈妈念念有词的讲解着腊八粥的来历:“好了,我开始讲了: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从此,每年农历腊八,人们都要吃腊八粥了。”
我用汤勺轻轻地在碗里的四周划了几下。然后,舀一勺放进嘴里,粥熬得烂烂的,不用嚼,很快融化了,嘴里还留有余香。喝下了这碗腊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来。
描写腊八粥的作文 篇五
又是一个腊八节,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腊八粥,那一丝丝的甜意,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腊八节。
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腊八也是个很特别的节日,早早地就盼望着腊八节的到来。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们放学就约好了伙伴,三五成群,男孩背着自制的冰车,女孩拎着个大篮子,一路小跑,直冲我们冬天的乐园——村外大河边。
六、七米宽的大河冰冻结实,冰面光洁如镜,阶梯似的石头上流水结的冰,凸凹波纹如鱼鳞,疙疙瘩瘩,很是美观。男孩们放上冰车,有的跪在上面,有的两人坐一起,双手冰钎一凿,“哧溜”一声,滑的无影无踪。女孩也不甘示弱,从河边找上薄而大的石块,再用双手捧上几捧背阴处没有化的积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块坐上去,“推吧。”后面的人一推,嘎啦啦一阵冲向前,有的原地打转摔倒,有的冲出不远屁股下的石头早已不见踪影,四脚朝天,任凭后脑勺被磕的有点闷疼,依然会找一块更大的石块,大伙像串糖葫芦,一个一个拽着前面人的袄后襟,齐声令下,一起使劲,还是不到几步,东倒西歪,人仰马翻,脑勺着地,玩的起劲的我们根本没在意冻的通红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静而空旷的山涧回荡着顽皮的欢声笑语……
天色已晚,兴致未尽的我们匆忙各自赶到上游(为的是干净),用石块砸上几大块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块稍做敲凿,像娃娃,像动
物。载着满心的喜悦,不停的用口中的热气哈着冻的发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欢闹嬉戏。
腊八的早晨,早早起床,和姐姐弟弟争先恐后,端上妈妈做的红红的腊八粥,跑到院里,抢着去喂昨晚放在每个门口两边的冰凌人儿,用红色的豆子给他安上小嘴,看着似笑了的冰凌人儿,心里别提有多美。
不觉太阳已经升起,尽管没了孩提时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腊八粥依然给人以浓浓的回味。
描写腊八粥的作文 篇六
“吃饭了!”我刚放下书包,爸爸便急忙喊道。的确有些饿,想到马上就能吃到妈妈烧的香喷喷的红烧肉和拿手的糖醋鱼,我赶紧去洗了手。
“什么?今天喝粥?”我望着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满地嚷道。抬眼看看平时一样讨厌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齐“反抗”,没想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着。再看看妈妈、爷爷,他们也都吃得乐呵呵的。这是怎么啦?爷爷看我在发愣,便放下碗,饶有意味地吟诵道:“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婷婷,粥是宝啊,不可浪费!”我还没回过神儿,妈妈义开口了:“早(枣)下力(栗)气,来年丰收。婷婷,这粥有营养,吃吧!吃了腊八枣,背起书包往家跑。婷婷,快放假了吧?别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这粥还有什么深意!我刚捧起碗,爸爸一阵狼吞虎咽,一碗粥已吃完了。他放下碗,大声喊道:“过了腊八,不怕啦!”看着奇怪的大人们,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大吃大喝”了起来。真是奇怪,一阵猛喝之后,原本冰凉的手变得暖和起来了。
边吃边听他们聊着,我才慢慢明白过来:原来今天是十二月初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后来大彻大悟,得道成佛。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掺在白米中的五谷杂粮总计不下20种,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故又称“福寿粥”。
原来,这看似普通的一碗粥有这么深刻的意义,于是我赶快请妈妈传授做“福寿粥”的方法。妈妈告诉我,先准备好要用的材料:必不可少的是粥米,豆、枣三样,其他可根据自家人口味配比,如核桃、粟子,玉米、葡萄干等。玉米要提前泡3—4小时,其他材料可混合洗净,再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锅内,加足量水,烧开小火熬成粥即可。喜欢甜的就放些冰糖一起熬,用紫砂煲,三小时就能喝上粥了……
在我们这里,腊八粥熬好后,先要敬神祭祖,再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
这象征着多福多寿的腊八粥,人家可别忘了十二月初八喝一大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