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文案南京 篇一:南京的坚守与希望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南京成为中国抗疫的一座重要战场。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南京人民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以及对生命的无尽热爱。抗疫文案南京,是南京人民制定的宣传方案,旨在唤起全体市民的抗疫意识,激励每一个人积极参与抗击疫情的行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南京人民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南京,曾是中国的首都,历经沧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勇敢的抗争精神。当疫情来临时,南京人民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迅速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封控小区,到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南京人民展现了高度的自觉性和纪律性。市民们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自觉遵守防控措施,以实际行动为抗疫战斗做出贡献。
抗疫期间,南京的医护人员成为最闪亮的群体。他们日夜奋战在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尽心尽力救治患者。他们戴着厚重的防护装备,面对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病患的痛苦,却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医术拯救生命。他们是南京抗疫的英雄,他们的付出和奉献将永远被铭记。
在这场严峻的抗疫战斗中,南京人民也展现了团结一心的力量。社区志愿者、物流人员、媒体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支持抗疫工作。志愿者们分发口罩,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物资,物流人员保证了防疫物资的畅通运输,媒体工作者及时传递抗疫信息,为市民提供科学指导。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共同构筑起抗疫的坚实堡垒。
抗疫文案南京,不仅仅是一份宣传方案,更是南京人民的心声和期许。在这场疫情防控中,南京人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坚守与希望。他们用团结与奉献,守护着南京的安宁和健康,也为全国的抗疫斗争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抗疫文案南京 篇二:南京,抗击疫情的胜利之城
南京,这座古老而勇敢的城市在2020年的抗疫战斗中展现出了无比的坚强和智慧。面对新冠病毒的袭击,南京人民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果断而有力的措施,成功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取得了抗击疫情的胜利。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南京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专门的指挥部,迅速制定并实施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核酸检测,封控了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加强了公共场所的消毒和防护工作。这些措施的果断实施,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为后续的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抗疫过程中,南京的医疗队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南京市各大医院迅速调配资源,增加病床和医护人员,及时收治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一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医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使得南京的抗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与此同时,南京市民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自觉遵守防控措施,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戴口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南京市民都是抗疫战斗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以实际行动支持抗疫工作,自觉遵守防控要求,共同筑起了抗疫的坚实防线。
抗疫文案南京,见证了南京人民的团结和勇敢。这座城市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守护了南京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全国的抗疫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南京,是一座勇敢的城市,是一座值得骄傲和纪念的城市。抗击疫情的胜利,让南京人民更加坚定了自信和力量,也展现了南京人民的智慧和勇敢。
抗疫文案南京 篇三
,医生和社区志愿者交流。
这几天,南京的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
在这特殊的关键时期
白衣战士不眠不休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志愿服务抢先跟进
广大群众井然有序
......
↑在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体育中心体育馆,志愿者在等待市民前来登记信息。
每一位南京人
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
抗疫文案南京 篇四
!
01 不分昼夜、迎“疫”而上
疫情突如其来
医护人员挺身而出
↑这是一双被汗水泡皱发白的手
这双手来自南京核酸检测一线一位医务工作人员
持续高温、通宵作战
这双手是无数医护人员挑灯夜战的真实写照
↑7月23日早上7点
南京市建邺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当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
这里负责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已经连续作战近24个小时
此刻,他们又迎来了新一批检测的市民
↑这是一位检测点医护人员发出的微博
抗疫文案南京 篇五
!”
一句简单的话语充满力量
↑身穿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连续作战
防护服里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只能靠冰块降温来防止体力透支
↑在南京市江宁区万科·金域蓝湾小区核酸检测点,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张楠(右)和同事在进行准备工作。
泡白的双手、浸透的衣服
无数医护人员不分昼夜、迎“疫”而上
拼尽全力与病毒赛跑!
02 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全市59.69万名共产党员紧急行动起来,
让党旗飘扬在一线、党徽闪耀在一线、志愿红马甲活跃在一线……”
22日,南京市委发出倡议书
号召党员挺进防“疫”最前线
71岁的管金泉是江北新区公安分局的一名退休民警
他向所在支部递交请战书
要求到辖区检测点维护秩序
南京市水务局党员志愿者
主要承担登记、引导、秩序维护等工作
24小时保障核酸检测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
为全市防疫临时用电
累计架设低压线路33.29千米,安装灯具1878盏……
↑在宁洛高速公路曹庄收费站,执法人员对不符合离城条件的车辆驾乘人员进行劝返。
为加快核酸采样速度
负责牛首社区的副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军
决定增加一条通道
他拿起小喇叭向排队人群询问:
“有愿意协助我们进行登记和审核的吗?”
话音刚落,3位市民举手示意,一问都是党员
在他们协助下
采样速度逐步提高
“不分一线二线全上火线”
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带头冲锋!
03 穿上红马甲,他们所向披靡
7月22日
南京市文明办和南京市志愿者服务联合会发布倡议:
让 “志愿红”守护“大蓝鲸”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南京市鼓楼区五台
山体育中心,志愿者花宇鑫(左二)工作时被大雨淋湿,居民为其撑伞。
倡议发布后不到48个小时
志愿者人数迅速上涨
南京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投入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已超10万人
↑在南京市江宁区龙西社区核酸检测点,社区志愿者殷慧(左)在整理社区居民登记信息。
退休党员“一呼百应”
组成一支平均年龄六十多的志愿者队伍
85后夫妻齐上阵
筑起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00后大学生去做核酸检测
转身成为志愿者
……
这些动人的细节正在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17岁的王浩然同学就读于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即将升入高三
在建邺区南苑社区医院
他在和妈妈排队完成核酸检测之后
主动请缨留下做志愿者
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来自南京团市委的统计显示
截至目前
10766名青年志愿者在医院、学校、住宅小区、交通枢纽、核酸采样点等1452个点位
昼夜交替接力
服务时长超9.5万小时
为守护南京贡献着青春力量
南京需要的时候
他们一起喊“到”
穿上红马甲
他们便所向披靡!
04 “南京莫慌,我们在一起”
25日7时起
南京市在市域边界公路暂设68个查验点
对离境车辆驾乘人员进行核酸阴性证明及健康码查验
↑在宁洛高速公路曹庄收费站,一辆汽车被劝返。
“我们支持查验,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被劝返的驾驶员陈先生说
因为没有了解出行政策而白跑一趟
准备补做检测后再出城
疫情之下,像陈先生这样理解支持配合的市民随处可见
↑在核酸采样点
人们戴着口罩、保持一定距离、有序排队
在成贤街小学采样点
已完成检查的徐明凤再次返回
带来刚熬好的一锅绿豆汤
“我放了两斤绿豆、一斤百合、一瓶蜂蜜,大家赶紧喝点解解暑。”
在建邺区长虹街道采样点
有人送来五箱饮料悄悄离去
“南京莫慌,我们在一起”
箱子上贴的一句话温暖人心
↑医护人员在南京市江宁区龙西社区核酸检测点为社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取样。
疫情、汛情、台风
复杂考验交织
930万南京人凝聚越来越大的合力
05 大考面前,南京很稳
疫情防控考验着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
7月25日,台风到来前夕,南京风雨交加
而此时,全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正在紧张展开
↑凌晨,在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高尔夫国际花园小区核酸检测点,南京同仁医院护士朱丽丽(后左)在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取样。
很多人为南京捏把汗
930万人的城市啊,何况还下着大雨!
然而,实际情况却大大出人意料:
全市各大核酸采样点,极少出现排长队的现象
不是因为人少了
而是因为采样速度和效率提高了
本来,不少街道和社区都为采样点提供了“小板凳”
没想到的是
这些板凳基本用不上
自动退出了“核酸检测十件套”
随着风雨越来越大
不少人以为采样点要暂时关闭了
同样又是没想到
因为有预案
核检进度丝毫不退
现场井然有序
排队的人们撑起朵朵伞花 ……
在疫情与防汛的双重考验下
南京沉着应对
让人安心
↑在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高尔夫国际花园小区核酸检测点,社区网格员刘明辉(前右)在帮助居民登记信息。
扛住疫情
南京不孤单
来自全国的网友纷纷为南京鼓劲:
“南京,好样的!”
“期盼早日恢复‘宁’静!”
“战疫必胜!”
↑在南京市江宁区龙西社区核酸检测点,志愿者程玉洁(右)帮助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进行微信小程序预约。
勠力同心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在这场与病毒的较量中
可以骄傲的说:
每一个南京人,都是战“疫”勇士
整座南京城,让人放心
加油,“大蓝鲸”!
你们一定行!
(文 / 王莹 参考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现代快报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