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导游词 篇一
中山陵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欢迎来到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座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墓葬群之一。请跟随我,一起领略这座宏伟的陵墓吧。
首先,中山陵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先生而建造的。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驱者。中山陵建于1926年,位于紫金山南麓,占地约8.4万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向鸣石山和明孝陵。它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传统和西方现代纪念建筑的结合,展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交融。
中山陵由石坊、墓道、墓室、石梁等组成。首先,我们来到石坊,它是中山陵的入口,有“中山陵”三个大字,字体庄重,深入人心。石坊两侧的石狮雄伟威武,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接下来,我们穿过墓道,来到墓室。墓室是孙中山先生的安息之所,由白玉石雕刻而成,墓室内的大理石石棺上镶嵌着孙中山先生的半身像,彰显了他的崇高地位和不朽精神。最后,我们来到石梁,它是连接墓室和大墓地的桥梁,象征着生与死的过渡。
中山陵不仅是一座纪念性建筑,也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园内有湖泊、花坛、假山等景观,林木葱茏,花香四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山陵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它既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庄重与精美,又有西方现代建筑的简洁与大气,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中山陵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教育基地。这里建有孙中山先生纪念馆,展示了他的一生事迹和思想理念,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伟大。同时,中山陵还举办各种展览和纪念活动,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感受孙中山先生的精神世界和贡献。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参观中山陵的过程中,能够怀念我们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感受他的伟大和奉献精神,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和传承他的思想和理念。谢谢大家!
中山陵导游词 篇二
中山陵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欢迎来到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座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墓葬群之一。请跟随我,一起领略这座宏伟的陵墓吧。
首先,中山陵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先生而建造的。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驱者。中山陵建于1926年,位于紫金山南麓,占地约8.4万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向鸣石山和明孝陵。它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传统和西方现代纪念建筑的结合,展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交融。
中山陵由石坊、墓道、墓室、石梁等组成。首先,我们来到石坊,它是中山陵的入口,有“中山陵”三个大字,字体庄重,深入人心。石坊两侧的石狮雄伟威武,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接下来,我们穿过墓道,来到墓室。墓室是孙中山先生的安息之所,由白玉石雕刻而成,墓室内的大理石石棺上镶嵌着孙中山先生的半身像,彰显了他的崇高地位和不朽精神。最后,我们来到石梁,它是连接墓室和大墓地的桥梁,象征着生与死的过渡。
中山陵不仅是一座纪念性建筑,也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园内有湖泊、花坛、假山等景观,林木葱茏,花香四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山陵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它既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庄重与精美,又有西方现代建筑的简洁与大气,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中山陵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教育基地。这里建有孙中山先生纪念馆,展示了他的一生事迹和思想理念,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伟大。同时,中山陵还举办各种展览和纪念活动,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感受孙中山先生的精神世界和贡献。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参观中山陵的过程中,能够怀念我们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感受他的伟大和奉献精神,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和传承他的思想和理念。谢谢大家!
中山陵导游词 篇三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山陵。它于1926年1月15日破土动工,历时三年多,耗资220余万银元,于1929年春竣工。孙先生的遗体是1929年6月1日从北京运抵这里的。整个陵区的面积达83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由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台和墓室等组成。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陵区平面呈警钟形,给人以警钟长鸣、发人深醒的启迪。孙中山先生在临终遗嘱中说,他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吕彦直的警钟形设计,寓意深刻,最贴切地表达了“唤起民众”之意。
中山陵作为一座陵墓,吕彦直在设计上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陵墓建筑风格,如依山为陵,保留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等中国古代陵墓中常用的基本建筑格局,但又剔除了古代帝王陵墓中属于封建糟粕一类的东西,如摒弃用于显示古代帝王威严的石人石兽,同时吸取西方建筑的一些先进技艺。整个构思的确称得上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别具匠心,巧夺天工。
中山陵导游词 篇四
中山陵音乐台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广场东南。建于1932年至1933年,占地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由关颂声、杨廷宝设计,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年8月建成。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
音乐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布局呈半圆形。半圆形圆心处设置一座弧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舞台及照壁,圆中心是舞台,舞台长约22米,宽约13.33米,高出地面3.33米。
台后建有大照壁,是音乐台的设计主体,仿中国传统五山屏风样式,表面以水泥斩假石镶面,既为舞台背景,又是起到反射声波作用,同回音壁原理相同,以汇集音浪。照壁坐南朝北,宽约16.67米,高约11.33米,水平截面为圆弧形。照壁上部及两侧,雕刻有云纹图案。上部云纹图案之下,雕有三个龙头,突出墙体之外。在舞台边缘处有数道波浪形台阶,阶内填土以栽花草。
紧靠乐坛正前方有一汪月牙形莲花池,呈半月形,池底有伏泉,池半径为12.67米,用以汇集露天场地的天然积水,池水终年不涸,可以增强乐坛的音响效果。乐坛两翼筑有平台,有台阶与花棚衔接,上砌钢筋混凝土花棚。舞台下辟有休息室、盥洗室和贮藏室等。
舞台前为观众席。设计者巧妙利用草坪的自然起伏,设计成由高到低的半圆形观众席。半圆形草坪呈坡面状,半径约56.67米。草坪上,沿同心弧方向展开三条小径;沿扇面坡道圆心方向建有五条宽二米的放射形走道,每条走道有45级台阶。草坪被小径和走道台阶分为12块,草坪上可容纳观众3000余名。
半圆形音乐台较高外缘上建有一条宽6米、长150米的紫藤花架。走道内外两侧,各有36根立柱、36个花盆、30张石凳。花架下的同一侧花盆之间,有长条形石凳,供观众品茶休憩。在花架边的紫藤外围,有一条弧形水沟,上有五座小桥,为音乐台内的五条出入口。紫藤长廊呈半圆形展开,形成等距离的节奏和旋律美。廊架上攀援著紫藤等花木,是游人休息纳凉的佳境。现音乐台有许多白鸽,可以在音乐台买饲料喂这些白鸽。
中山陵导游词 篇五
对于中山陵,我几乎是陌生的。由于陌生,自然好奇,便也联想过许多金碧辉煌的殿堂。然而,当漫步其中之时,才发现原来中山陵别有一番景致。依山而建,隐于山林之间,从下往上一望,极为壮观。建筑并不艳丽,却给人莫名地来了一种气势,来了一种庄重。
走在台阶上,似乎就已明了。孙中山先生生前就想把墓建于此地,而后人按照他的意思为他建了此陵墓,似乎是为了给中山先生,这位为中国不停忙碌的伟人找了一处永远安宁的地方让他平静下来。
中山陵坐落在这繁茂的宁静之中。中山陵的布局就像是一个大钟,含有“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遥想当年孙中山先生为了民族的复兴,人民的觉醒,做出了多少的贡献?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博爱”两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后是墓道。前面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里用青色的琉璃瓦有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再进为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孙先生于此”的镏金大字。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极为艰难,但当大家
走完这段长距离陡峻的石阶以后,一定会悟出孙中山先生的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这里是仿宫殿式的祭堂。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逼真生动。在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不朽勋业和艰苦斗争的历程,而且也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我中华独立、富强、大展宏图的建国思想。堂后有墓门二重,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进门为圆形墓室,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是雕刻家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心中盈满的只有感动和震撼。高大庄严的祭堂,让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
中山陵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饱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思考,对民族的热爱,对领袖的敬意。作为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中山陵导游词 篇六
中山陵陵墓建筑按南北向中轴线对称布置在中茅山南麓的缓坡上,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取“木铎警世”之意。山下孝经鼎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南面入口处的石牌坊和缓长的墓道表现如钟下的悬索。墓道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建筑,与四周的围墙形成了大钟的本体。最高处的祭堂是陵墓的核心建筑,到牌坊平面距离700米,垂直落差73米,祭堂后的墓室表现为大钟的钟钮。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代表着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8个平台,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
整个陵墓的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花岗石墙面,显得庄重肃穆,青色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青天白日满地红。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