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导游词 篇一:昆明的自然之美
欢迎大家来到云南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昆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被誉为“春城”,因为它的气候四季如春,温暖宜人。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昆明的自然之美。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昆明的标志性景点——滇池。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誉为“昆明的明珠”。这里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是昆明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您可以乘坐游船欣赏湖光山色,感受湖水的清凉。此外,如果您是一个鸟类爱好者,滇池也是观鸟的绝佳地点,这里栖息着许多珍稀鸟类,例如黑颈鹤、白鹭等。
接下来,我要带大家去欣赏昆明的花海。昆明是花的王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花卉资源。而最著名的花海当属世博园。世博园是一个集花卉展览、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这里每年都会举办昆明国际园林博览会,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世博园,您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花卉,如玫瑰、牡丹、郁金香等,花香四溢,美不胜收。
最后,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昆明的石林。石林是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誉为“石林第一奇观”。这里有层峦叠嶂的石柱、奇特的岩洞和独特的地貌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您可以在石林中漫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且,这里还是纳西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您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民俗风情。
云南昆明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无论是滇池的湖光山色,还是花海的绚丽多彩,亦或是石林的奇特景观,都让人流连忘返。希望大家在昆明的旅途中能够尽情享受自然之美!
云南昆明导游词 篇二:昆明的人文之美
欢迎大家来到云南昆明!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昆明的人文之美。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昆明的古迹——昆明石林。石林是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最大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这里有层峦叠嶂的石柱、奇特的岩洞和独特的地貌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石林还是纳西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您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民俗风情。
接下来,我要带大家去游览昆明的古老寺庙——圆通寺。圆通寺是云南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寺庙内有许多古建筑,如大雄宝殿、藏经阁等,您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氛围。此外,圆通寺还是云南佛教的重要活动场所,每年的佛诞节都会举办盛大的庆典,吸引着众多的信徒和游客。
最后,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昆明的民族文化村。民族文化村是一个集少数民族文化、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品展示于一体的旅游景点。这里有藏族、纳西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的村落,您可以了解到各个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此外,民族文化村还有各种民族舞蹈、歌曲等表演,让您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风情。
昆明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多样的人文资源。无论是石林的奇特景观,还是圆通寺的佛教文化,亦或是民族文化村的民族风情,都让人流连忘返。希望大家在昆明的旅途中能够尽情享受人文之美!
云南昆明导游词 篇三
昆明大观楼,又称近华浦,在昆明城西南,濒临滇池草海北滨。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重建大观楼记》载:“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称巨浸焉,池之湄有浦,曰近华,因其近太华而名。”
近华浦开拓于何时,明末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南纪要》载:“西湖,在府城西,即滇池上游也,亦名积波池,俗曰草海子,又曰青草湖。周五里,蒲藻常青,为游赏之胜。”万揆一先生在《昆明古城拾遗》一书中说:在云南古地名中,云南府城(昆明)也有个西湖,明万历《云南通志》记载:“西湖在(云南)府治西,周四里,即滇池上流,蒲藻长青,人多泛舟,俗呼为草海子。中有黔国莲池,匾曰水云乡。”证实了滨临近华浦的草海在明代又称西湖,明代世袭黔国公沐氏曾在此建水云乡莲池。
何时开挖大观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舒藻《创建重建大观楼碑记》载:“国朝,以吴三桂为平西王镇滇,乃由近华浦东向会城,开挖一河,计长十里有奇,曰运粮河,复于会城小西门外里许,开一塘,曰篆塘。塘之前建盖仓廒,粮船由滇海进运河,直抵篆塘,粮米入仓甚为便捷也。由是迤西州县沿海一带,官商客旅楫楫而来,帆帆而去,荟萃于篆塘,称巨津焉。”其实,清初吴三桂疏浚运粮河之前,这条河可以通船却是事实,明崇祯年间徐霞客《游太华寺山记》载:“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
关于楚僧乾印和尚创建观音寺的时间,也有两种说法:一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舒藻《碑记》称:“前明有楚僧卓锡于此,结茅讲经……”说的是明代。一是清雍正《云南通志》载:“观音寺在城西近华浦,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楚僧乾印始创庵一区,讲妙法莲华经,听者常千人……”这里明确说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道光戴絅孙《昆明县志》载:“近华浦为观音寺,先是康熙二十一年楚僧乾印始建茅庵一椽……”。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的《重建大观楼记》载:“其地在清康熙时,为楚僧乾印结茅讲经处,未尝有楼也”。以上资料都一致说乾印结茅讲经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云南昆明导游词 篇四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傈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淳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傈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戏、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彝族火把节
白天举行斗牛、摔跤等娱乐活动;入夜则点燃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
密祉龙灯盛会
全村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抬着灯具到村外的井边或河水源头烧香磕头,又唱又跳,耍龙舞狮。
元宵节踩街文化活动
踩街文化活动自1990年开展以来,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全八街镇4.2万人,20xx年参加活动的近3万人,很受百姓欢迎。
云南昆明导游词 篇五
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市西郊约3公里的滇池畔,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 ,远与太华山遥遥相望。被赞为“万里云山一水楼”的大观楼耸立其间,园林也因之得名--大观公园。 大观楼是我国名楼之一,最初建成于1828年,是观赏滇池的好地方,登楼四顾,景致十分辽阔壮观,便取名为“大观楼”。大观楼为三层木结构建筑,形式古雅。清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翁撰出180字的长联,轰动四方。民国初年,大观楼辟为公园,唐继尧曾拨款修葺,并立其铜像于场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楼前池中竖三个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
大观公园因悬挂着清代名士孙髯翁撰写的180字“古今第一长联”的大观楼而得名,根据其地势,约可分成三片:近华浦、大观楼片,楼外楼、鲁园片,庾园、花圃及柏园片。
大观公园内花木繁茂,假山、亭阁、小桥、流水,景色极为美。新修的怀古廊萦回纡折,槛外银水玉山;涌月亭和观稼堂树木掩映,花丛环绕,最宜月夜闻笛。彩云崖假山幻奇、玲珑嵌空;溯徊洲四面环水;秀坪如茵。过燕语桥继续西行,积波堤压浪卧波,而大观楼则耸立于前,更有那古今传颂“天下第一长联”,使人留步观瞻。
盆景园
大观公园盆景园占地4500平方米,是昆明地区最大的盆景园。园内佳木葱茏,齐花烂漫、山水相映、亭廊交辉,各式盆景星罗棋布。蜿蜒的粉墙边,盘曲的亭廊旁,布满了以树木为主,配以山石的盆景。千姿百态的老树虬枝尽在眼前:或巍峨挺立、或盘根节错、或婀娜多姿。每当春回大地,山茶朵朵似锦绣,紫藤串串如铜铃,枫叶片片若云霞;入夏则藤蔓掩映浓荫覆盖、暑气顿消;秋来银杏、南天竹、火棘果实累累、红艳欲滴;冬后疏林斜枝、错落有序,伴以傲霜红梅,愈见苍劲。园内许多老桩,都有百年以上历史。一株清乾隆年间所植的双条“寿”字紫薇,迄今已有二百多年,据说60年代初期,一美籍华人出资3万美金欲买未果,现已成为盆景园的镇园之宝。
近华浦
近华浦三面环水,是大观楼的主景区。公园入口正对近华浦拱形重檐门楼。北面、东面是大型荷花池。“大观楼”是近华浦主体建筑,清康乾时期兴建的馆、阁、亭、堂古建筑群,由临水长廊萦绕贯通,近两年新建“华夏长联景廊”、
百花地
位于庾庄东北面,与楼外楼隔河相望, 公园征用后辟为“垂钓者之家”,鱼塘畔有弧形长廊,柳堤草坪,沿草海航道东侧,长堤与庾庄连接。
“大观楼碑刻拓片展览”、“中国四大名楼馆”、“长联历史文化馆”等文化景点。浦内长堤虹桥,柳荫荷塘,葱郁古树。“彩云崖”假山峰回路转,紫藤花架形成花廊,四季花坛百花争艳,绿草如茵。这里既荟萃了大观楼的历史人文景观,又是春秋两季花展的主展区。
大观楼
地处大观楼东南面,四面环水,柳堤连通,与大观楼隔三潭印月湖面对峙。楼外楼三层,绿色琉璃歇山卷脊屋面,形如画舫。景区有贴水平桥石栏、八角小亭、四方水榭、假山叠石。花坛相连,曲径贯通。西面跨三孔石桥沿柳堤达西园。 西园位于近华浦西面,是1998年征用200亩土地新建的长联文化园。有水面30亩,柳堤拱桥,绿草似茵,临池水榭,石板游路,已经形成“苹天苇地”,亭桥水榭倒映碧水,林木花卉烟水迷离的优美园景。
大观南园
在楼外楼东南面,与楼外楼隔滇池航道水面。庾庄系民国年间庾恩锡别墅。园中荷塘溪流,柳堤环绕,曲桥拱桥,小亭藤架,主体建筑为两层中西合璧式“晋侯楼”。设有客房、餐饮、会议接待等服务设施。
东园
位于近华浦东面,由“邱商、柏园”两处私家园林组成,东面、南面临大观河入滇池草海航道。园内荷塘交织,柳堤环绕,跨溪架桥,临池亭廊,景色幽深,荷塘畔、柳丛中建有四方重檐“小观楼”,公园管理处。
云南昆明导游词 篇六
清道光八年(1820___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重修昆明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建为三层,观音寺僧净乐重修观音寺时,又于寺后建华严阁五间三层,高于大观楼丈馀。净乐善诗联,华严阁落成时撰刻一副长联,世称“净乐长联”:
叠阁凌虚,彩云南现,皇图列千峰拱首,万派朝宗,金碧联辉,山河壮丽。视晴岚掩翠,晓雾含烟,升曙色于丹崖,苍松鹤唳。挂斜阳于清嶂,石厂猿啼。暂息烦襟,凝神雅旷,豁尔讴歌叶韵,风月宜人,性静幽闲,互相唱和,得意时指点此间真面目。层楼映水,佛日西悬,帝德容六诏皈心,百蛮顺化,昆华聚秀,宇宙清夷。听梵呗高吟,法音朗诵,笑拈花于鹫岭,理契衣传。侪立雪于少林,道微钵受。久修净行,释念圆融,历然主伴交泰,凡圣泯迹,心源妙湛,回脱根尘,忘机处发挥这段大光明。
净乐长联上下联各92字,全联184字,文采境界虽不及孙髯翁长联,但也指点湖山,写景清逸,修行忘机,悟世超尘,颇有为读孙髯翁长联者“指点迷津”之禅意。
昆明昆明大观楼的文化与历史
清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帝奕詝为昆明大观楼题赐:“拔浪千层”匾。马如龙有“跋”叙述赐匾经过:“咸丰丁卯(1855年),兵部侍郎何彤云侍南斋日,蒙文宗显皇帝垂询滇池湖势,彤历陈大观情形,仰荷御书‘拔浪千层’匾额,颁立斯楼,猗欤休哉。”
清咸丰六年(1856年)前,近华浦中大观楼与华严阁巍然南北对峙,澄碧堂、涌月亭亭台廊榭掩映绿柳碧波,观音寺殿宇禅房鳞次栉比,风鬟雾鬓,香烟氤氲,高人韵士登临无虚日,僧侣游人往来不间断。近华浦乃昆明山光水色绝佳之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