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山西普救寺导游词 篇一
普救寺是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的一座古老寺庙,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寺之一。寺庙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历史悠久。普救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庄严肃穆的氛围而闻名。
普救寺坐落在广灵县城东南约10公里的寺庙村,占地面积约200亩,寺庙内有主殿、山门、钟楼、鼓楼等建筑群。主殿是寺庙的核心建筑,是供奉佛祖和菩萨的场所,主殿内供奉着一尊高达10米的大佛,庄严肃穆。山门是寺庙的正门,是迎接来访者的地方,山门两侧有石狮子守护着,气势雄伟。钟楼和鼓楼是寺庙的标志性建筑,钟楼内悬挂着一口巨钟,每天都会敲响祈福。鼓楼内悬挂着一只大鼓,每天都会敲动告知时间。
普救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藏、回、满等多种民族建筑风格。寺庙的建筑均采用了传统的中国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寺庙的屋檐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佛教故事,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寺庙内还有一些古代的壁画和佛教文物,是研究佛教艺术的重要资源。
除了寺庙的建筑,普救寺还有一些著名的文化景点。寺庙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一尊普救菩萨像,是寺庙最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寺庙的藏经楼内收藏着大量的佛经和经典,是研究佛教文化的宝库。此外,寺庙内还有一座古老的钟楼,钟楼内悬挂着一口巨钟,每天都会敲响祈福。
普救寺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寺庙,也是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寺庙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欣赏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到普救寺,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领略到古代建筑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如果你对佛教文化和古代建筑感兴趣,不妨来普救寺一游。在这里,你可以亲身体验到佛教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普救寺将给你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介绍山西普救寺导游词 篇二
普救寺是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的一座古老寺庙,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寺之一。寺庙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历史悠久。普救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庄严肃穆的氛围而闻名。
普救寺位于广灵县城东南约10公里的寺庙村,占地面积约200亩,寺庙内有主殿、山门、钟楼、鼓楼等建筑群。主殿是寺庙的核心建筑,是供奉佛祖和菩萨的场所,主殿内供奉着一尊高达10米的大佛,庄严肃穆。山门是寺庙的正门,是迎接来访者的地方,山门两侧有石狮子守护着,气势雄伟。钟楼和鼓楼是寺庙的标志性建筑,钟楼内悬挂着一口巨钟,每天都会敲响祈福。鼓楼内悬挂着一只大鼓,每天都会敲动告知时间。
普救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藏、回、满等多种民族建筑风格。寺庙的建筑均采用了传统的中国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寺庙的屋檐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佛教故事,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寺庙内还有一些古代的壁画和佛教文物,是研究佛教艺术的重要资源。
除了寺庙的建筑,普救寺还有一些著名的文化景点。寺庙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一尊普救菩萨像,是寺庙最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寺庙的藏经楼内收藏着大量的佛经和经典,是研究佛教文化的宝库。此外,寺庙内还有一座古老的钟楼,钟楼内悬挂着一口巨钟,每天都会敲响祈福。
普救寺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寺庙,也是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寺庙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欣赏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到普救寺,你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领略到古代建筑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如果你对佛教文化和古代建筑感兴趣,不妨来普救寺一游。在这里,你可以亲身体验到佛教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普救寺将给你带来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
介绍山西普救寺导游词 篇三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永济爱情文化节)
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甫实的杂剧《西厢记》写得生动深刻,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蒲东普救寺内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使他们为其所赞叹,所感动。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西厢记》的问世,特别是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问世以来,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有文人撰联:从情始以情终字字情句句情一章一节一回一折一本书里全写的是情西厢记中人物皆为情生真个情憾天地;惜情来慕情去人人情纷纷情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四堵墙内无处不是情普救寺里和尚也是情种好个情染境界。
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在普救寺实地拍摄
由于《西厢记》故事的广泛流传,普救寺也随之名扬天下。因此,剧以寺而生,寺以剧而名。《西厢记》的问世,使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介绍山西普救寺导游词 篇四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普救寺观光旅游,很荣幸能为各位做一次向导。
〈山门〉
普救寺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据史料记载,隋初已有,是一座千年古刹,千余年来,几经沧桑,反复兴废,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总占地103亩,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
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所写出的杂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祥地,它描写的是: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老夫人带着女儿莺莺一行30余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此地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不巧天降春雨,道路泥泞,住宿于蒲州城中。听店小二说此地有一座普救寺,是则天娘娘的香火院,盖造非俗,前来游寺中与莺莺小姐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奏出了一曲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凯歌。
〈
台阶前
〉
这儿的台阶总设置108个,佛经上说人的一生要经历108个磨难,所以这儿便设108个台阶,只要你能诚心登完这些台阶,便会消灾免难,接福接寿。
〈钟楼前〉
这座钟楼全高17米,分两层,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唐建筑。这口钟重约四吨,94年浙江瑞安铸造,钟楼的钟在古时主要起报时、寺警等作用。
由于《西厢记》故事发生于普救寺,所以这里每一座建筑都与《西厢记》有着不解之缘,这座钟楼的二楼在“白马解围”一折中便起到“观阵台”的作用。当时河中府浑缄元帅病故,乱军失统,守卫蒲津桥的将领孙飞虎听说相国之女崔莺莺长的如花似玉,貌似天仙。便带领5000人马将普救寺团团围住。扬言:“三天之内如不交出小姐,便将普救寺一把火烧掉,僧俗寸斩不留。”老夫人迫于无奈,许下诺言:“谁能退得贼兵,便把莺莺嫁给谁。并倒赔嫁妆。”好啊!张生挺身而出,书信一封,由寺内武僧慧明突围而出递与白马将军,这白马将军姓杜名确,原与张生是同窗好友,八拜之交,后弃文从武。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兵马镇守蒲关。接信后火速赶来,
张生聪明阿!为显示朋友威力,就请法本长老、崔老夫人登钟楼之上观看如何生擒孙飞虎。因此便起到“观阵台”的作用。
〈回廊前〉
至此108个台阶已登完。大家请看,普救寺位于永济市境内的峨嵋塬头,南边是巍峨的中条山,西边可以看到白如襟带的黄河水,依山傍水,风水宝地。寺前坡底即是长安通往北京的古驿道。当年慈禧西逃时就路过此地。
〈回廊内〉
大家请看:这座古塔便是莺莺塔,原名舍利塔,是寺内的瞻礼建筑,塔高39.50米,共十三层,可以登九层。距今已有430多年历史,寺内原塔创自隋唐,工制壮丽,毁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冬天的一次地震之中,后8年(1564年)四川铜梁进士张佳胤任蒲州知州。黄河水连年泛滥,为根治水患,他深入民间,寻求良策,有个精通风水之道的人告诉他说:“蒲州城两头尖,形状好似一条船,城东官道如条缆绳,舍利塔如维系之柱,如今塔已不存,船无柱可揽,郡城就象浪里孤舟一般摇摆不定。”于是张太守捐俸倡之,这座塔虽形制古朴。却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三门峡宝轮寺塔、四川省大佛阁石琴齐名,并称中国古典园林仅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如果在塔西20米处击石,塔上回声就如蛙鸣一般,是普救一绝,请大家稍后欣赏。
这四周的回廊即是当年张生与莺莺小姐第一次相遇之处。莺莺一家在普救寺后院住下后。“可怜天下父母心”,老夫人怕“门掩重关萧寺中”的莺莺小姐闷坏了身子,便对红娘说:“红娘,看寺内无闲杂人烧香时,带小姐出去转一转,别把身子给闷坏了。”于是红娘陪伴莺莺进佛殿上香后行至塔院东廊,张生正由法聪陪伴游寺:“参了菩萨,拜了圣贤,登了宝塔,将回廊绕遍。”行至西廊时正巧与莺莺相遇。“刚刚的打了个照面,就风魔了张解元。”张生随口脱出一句:“呀!正撞着五百年前的风流业冤。”随即眼花撩乱口难言。这时的小姐正手拈鲜花,在阳光底下,浑身上下,流光溢彩。
介绍山西普救寺导游词 篇五
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它是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折叠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朝刘知远派郭威去讨伐,围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翌日破城,满城百姓得救,从此更名普救寺。
历经岁月沧桑,寺内殿阁僧舍均已毁坍湮没,唯有13层、高37米的舍利砖塔(俗称莺莺塔)依然屹立于土岗之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依据唐代佛教寺院的布局和西厢记故事的格局修复了普救寺。如今巍峨高大的主殿、小巧玲珑的西厢书斋、方整宽敞的塔院、崔相国夫人和莺莺小姐所在的佛居别墅等建筑都已落成,它们依山而筑,错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