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篇一
在小学教育领域,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教育引导者,还是他们的朋友和倾诉对象。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班主任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而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首先,班主任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沟通姿态。他们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班会或座谈会,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安排一对一的谈话时间,倾听学生的烦恼和困惑。通过这样的交流,班主任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其次,班主任应该注重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榜样。学生往往更愿意和那些值得尊敬和信任的人进行沟通。班主任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来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以及对待每个学生都公平和善良。这样的榜样行为会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是值得信任和依靠的,从而更愿意与他们进行沟通。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运用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来提高与学生的沟通效果。例如,班主任可以运用积极倾听的技巧,即主动倾听并回应学生的发言。班主任可以使用肯定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反馈和支持。此外,班主任还可以运用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例如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最后,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学生的家长保持沟通。家长是学生的重要支持者和监护人,他们对学生的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或电话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和需求。通过与家长的合作,班主任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支持他们的成长。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包括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沟通姿态,树立良好的榜样,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以及积极与家长保持沟通。这些策略能够帮助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篇二
在小学教育领域,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朋友,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策略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首先,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需求,班主任需要通过观察和交流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例如,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外向,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约束。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班主任能够更好地与他们进行沟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其次,班主任应该创造一个安全和信任的沟通环境。学生只有在感到安全和信任的环境中才能够更愿意与班主任进行沟通。班主任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到班主任是一个可以信任和倾诉的人。此外,班主任还可以设立一个班级的沟通规则,例如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不批评他人等,来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
第三,班主任可以运用一些创新的沟通方式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使用电子邮件、微信或在线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频率,还可以便于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向班主任咨询问题。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游戏、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最后,班主任应该注重反馈和评价的沟通。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支持。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批改作业、评讲课堂表现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激励他们进一步努力。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包括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创造安全和信任的沟通环境,运用创新的沟通方式以及注重反馈和评价的沟通。这些策略能够帮助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篇三
一、提倡一对一的交流
“心理学家发现,只要人们能够在一起亲切、融洽的交谈,那么这些人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关系。熟悉和信任是构成健康关系的基础。两个人相处的时间越长,就越有机会彼此了解和信任。在和谐关爱的气氛中共度美好时光越多,就越有可能产生积极乐观的关系。”班主任可以创造很多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可以利用课前、课间、课后的时间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只要学生有需要都要停下脚步,认真地对待与学生的每一次接触与交流。
二、鼓励私下交谈
私下交谈是一对一交谈的重要形式。因为能够保密或者交谈的内容只有互相知道能够更好的建立信任的关系。从问卷中学生对与老师沟通的地点选择来看,学生比较喜欢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交谈。学生其实都很在意班主任对自己的看法,如果在公开场合频频受到指责其实会降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或者期待。私下的交谈会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十分的关心自己,会容易倾吐心声,让学生愿意、有沟通的欲望。
三、班主任应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班主任的学生观也应该有所改变。在钟启泉等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试行)解读》一书中提到“教师必须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只有对学生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才能谈到热爱学生。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时,会不由自主的相信老师,愿意与老师沟通和联系。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由于学生年龄还小,知识和经验都不丰富的情况下,班主任更要倾注更多的爱心。
四、提高班主任的语言素养
(一)多使用赏识性的语言
对学生的优点、长处和好的表现,要予以充分的表扬,对学生的本领、特长和能力要由衷地赏识,这样可令其产生成就感,也令其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予以人真诚的赞美,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期望与信任,并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人人都有可赞美之处,需要的是一双慧眼,善于发现那些“闪光点”。
(二)准确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还是口头沟通。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从问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到错误的语言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另外,不容忽视的是书面语言的运用,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中会用QQ、MSN等聊天软件,也要注意措辞的准确性。
(三)巧用非语言
1.面部表情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 梅拉比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于1968年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从这一公式看,非语言在沟通中起到的作用高达50%以上。在沟通中班主任的表情应该是笑容可掬、端庄严肃、和蔼可亲、热情大方的,这样你能够让学生亲近。在调查交流中也可以看到学生期望看到班主任的表情有以下几种:(1)开心快乐的表情;(2)微笑的表情;(3)满意、赞许的表情。
2.眼神
常说“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透过明亮的双眼能够看到很多东西。班主任的眼神是注视、环视还是虚视都是有区别的,虚视可以调整注视带来的紧张呆板,又可使环视带来的飘忽不定得到控制协调。眼神有时候会说话,能够鼓励对方讲下去,或者给对方讲清事实的勇气。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目光游移,闪烁不定。
3.手势的语用
① 手指的运用。拇指上翘表示首屈一指、肯定、称赞等意义,运用时要和面部表情紧密配合,忌用拇指向身体外侧并且晃动几次的手势,这一手势表达严重的蔑视,会大大损害教师的形象。切忌用食指指点斥责学生,这是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
②手掌的运用。单手上抬指向某生,可表示介绍、请求发言的意思。双手上抬掌心向上,可表示起立;在与学生谈话时表示自己的真诚,亲切温和的招手,恰如其分的带头鼓掌都是积极的手势语。手与手臂的位置,教师如果随意将双手叠在胸前,学生会感到真诚、亲切。若把双手背后,学生会感到盛气凌人或高高在上。可见,手势也是很讲究的。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篇四
一、在沟通中应尊重学生,以情感人。
班主任应用心去尊重学生,设置一个轻松的环境,让他们能置身于一种积极主动向上的情感生活之中,使他们感受到一种被尊重且向上的奋进力量。记得这样一个小故事:古代一个官员到乡下微服私访,见一老汉赶着两头牛在耕地,就问哪个更能干。老汉当时不说话,到了地头上才走近官员,轻声说:“右边的那头更好些。”官员不解,问老汉为什么如此谨慎回答。老汉答道:“这两头牛同样付出了辛苦,我不愿意让那头能力差些的牛从我的眼神、手势和声音中分辨出我对它的评价。不然
,它会难过的。”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轻易批评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对他们不好的行为总是以希望或者期望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也是明理人,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努力实现教师的期望的。
学生获得班主任的尊重后,班主任才会有威信,才会拥有更强的号召力,这样学生才会愿意遵守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才会参与教师提供的各种活动,才会爱自己所在的班级,班级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把班主任当作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师生关系不再敌对,学生不会再认为班主任知道班级事情是班级中间出现内奸,是有人告密。而会认为这是班主任应该知晓的,对其成长是有利无害的。
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切记不能轻易地打击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做错事情的时候,给学生一定内省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进步。当然尊重学生绝不是一味地姑息学生的缺点、放弃教师的职责,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是辩证统一的。教师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严格要求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比如对一些犯原则性错误的学生,要当众批评,以正班风,但是过后班主任应该注意找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学生再交流,态度诚恳,直至学生从心理上认错为止,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二、在沟通中应爱护学生,以诚待人。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应用心去爱护学生,态度也应该是真诚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爱和真诚的态度是获取彼此好感的桥梁,教师与学生沟通,更是如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能够让学生从你的语言中感受到拳拳爱心,对他们的殷切爱护;同时班主任要求学生敞开心扉的时候,自己也应该向学生敞开心灵,要试图走进学生的心里。也要让学生走进教师的心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和教师的不容易。用心倾听学生的讲话,关注学生的情绪,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讲话,让学生信任你,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肯定学生正确的观点。同时教师要掌握有效的表达技巧,要真诚、亲切、有针对性,切忌刺激性言语。让学生自己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适时引导并提出批评,和学生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心服口服。师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有效沟通也会应运而生,班级管理也会容易简单得多了。
三、注重对沟通结果的处理。
沟通的目的是得到有效信息,得到这些信息后,要及时地处理,作出快速反应,若不及时作出应答或者置之不理,那么以后的沟通有可能进行不下去,自然也没有效果了,同时班主任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以学生的思想推理学生的一切,从而加强了对学生的理解,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适时调整自己;同时又要了解自己班里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个性特点,进行有准备沟通的。当遇到沟通不畅时要多反思自己、多分析原因,找出新的对策。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不能完全依靠过往的经验来处理事情,因为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都有难以确定的因素。
沟通是理解的前提,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如何与人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班主任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有效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就会游刃有余,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篇五
学生工作繁杂琐碎,班主任治班辛苦劳累。但是,并非班主任付出辛劳就能取得班级管理的成功,也并非班主任事必躬亲、严加督促,学生就一定能成人、成才。所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不仅是治班的关键,而且是育人的有效途径。
一、沟通必先修德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教师知识渊博,而且要求教师道德高尚、为人表率,言传身教。所谓言传,就是班主任要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去说服人、教育人;所谓身教,就是班主任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起示范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仅是纪律的约束、道德的规范,而且是父母的代表、人类的楷模。他们崇拜品德高尚的教师,并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乃至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有些学生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了自己的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从教师的言行中发展了个性潜能。因此,班主任要注意道德修养,完善自身形象,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既说得让学生信服,又做得让学生佩服,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沟通。
二、充分倾注爱心
这是要与学生进行沟通的首要条件。只有心里装着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也才能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学生的忧虑当成自己的忧虑。只有学生感觉到老师热切的爱时,他们才会把老师当做最可信赖的人,并毫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向老师敞开,告诉你他内心深处的秘密。教师以爱育人、以情动人,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你的关心和爱抚,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心理上的距离就会缩短。
例如,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把他叫到办公室,不是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把他训斥一通,而是招呼他坐下,推心置腹地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那么他对抗的心理就会消除,惶惶不安的心情就会放松,就容易接受教师的开导。班主任动情,学生才会动心。反之,如果教师劈头盖脸地把他训斥得一无是处,那么他就会横下一条心,破罐子破摔。所以教育必须先沟通,沟通需要从"心"开始,教师充满爱心,坦诚相见,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
三、充分展现民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与受教者,宜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应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首先,教师应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接触,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生活、学习、劳动,一起娱乐、聊天,一起做游戏,一起探讨生活,个人理想,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实存在,是理解他们的,是可爱的可信赖的“朋友”。
其次,班级所开展的活动应改掉“老师绝对权威”的传统陋习,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诸如班委干部的选拔,各级“三好生”“优干”的确定,班内的重大活动等,要让学生发挥主动精神,积极建议,参加评议,陈述各自的、各方面的理由,而不是“老师说了算”的结果。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也进一步融洽了师生的沟通。
四、尊重是沟通的桥梁
尊重是一种品格,是对他人人格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可以化解他人内心的不良情绪;可以激励他人奋发前进。教育也是一种尊重,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对教师基本品德的要求。对成功的学生给予尊重,表明自己对学生成功的祝贺、赞美和激励;对失败的学生给予尊重,表明自己对学生失败后的安慰、鼓励和鞭策。自尊心是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健康的发展中发挥潜能。如果说教师是一名播种者,而尊重就是播种机,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中。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篇六
摘要:
本文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谈谈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如要注重情感交流,要耐心聆听等等;方法如赏识捕捉教育时机,以理导其行;与家长共携手,搭起教育的桥梁等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可见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对话。从事教育工作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机器。人与机器的不同在于人有思想、有感情。我们对学生做思想工作主要途径之一是找学生谈话。目的是修正学生行为或思想上存在的偏差不足,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谈话中接受老师的观点或建议。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对与如何与学生有效的沟通有一些体会。
学生的心灵像未干的水泥,只字片语都会对他们有所影响,父母和老师所讲的话,哪怕是开玩笑的戏言,都会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严重的后果。因此,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老师班主任就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和学生谈心的时候,应该尽量谨慎地使用语言。因此,师生之间的沟通要遵循以下原则:
1.要注重情感交流,不要拒人以千里
班主任站在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度和学生谈心,很容易把学生推向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对立面。无形之间就筑起了一道沟通的高墙,再好的道理学生也听不进去。平易近人这个词,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做起来却很难。难就难在许多班主任难以放下自己被传统架起来的架子,维护着所谓的尊严,把自己的角色神圣化,让自己去扮演说一不二的神,而忽略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本质。
事实上,找学生谈心,对方往往开始时并不注意老师讲的道理,而是看老师的对自己态度和感情。因此,班主任既要把谈心看作是心理沟通的过程,更要把谈心看作是感情交流的过程。谈心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而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和学生的一种互动。谈心要交流思想,但首先要交流感情,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良好的谈心氛围,才能谈的拢、谈得好。
2.要耐心聆听,不要随意插话
一些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时,更多的是谈话,而不注重交流。表现在交谈过程中没有耐心、也没有意愿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即便听了,也是在冷漠地听,批判地听,更多的时候是没等学生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批评责备,表达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心情。即使学生表达了希望交流的愿望,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往往被教师的随意插话和主观评判所打断。这样,谈心的效果自然会打上大大的折扣。此外,在一般的教育性谈话中,班主任往往难以忍受交谈过程中的片刻静默,学生的表述出现停顿时,班主任可能会马上加以催促:你说,快说啊!这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在被审问,并且产生抵触情绪。但是事实上,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沉默可能正是在寻找适当的措辞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班主任的催促或者插话都会使学生产生老师并不重视我的感受,也不重视我本人的想法,从而失去了解学生的良机。
3.要学会接纳,不要一味批评
一味地批评学生时,班主任往往带有自己个人的情绪,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这时候,既使班主任再苦口婆心地批评教导,也只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过耳即忘。要想使自己的话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班主任应该首先学会接纳学生。班主任在谈心中接纳学生、关心学生,是爱心的自然表露。(班主任 )这种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心的接纳,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敝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班主任才能对症下药,使谈心收到应有的效果。
接纳应该是表里如一的,建立在人本主义学生观的基础上,从心底尊重学生和相信学生。接纳并不代表认可或同意学生所讲的一切,而只是代表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人,承认其想法和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尽管有时那种想法和自己的观点很不相同。接纳也不代表班主任不能有自己的观点,而是指虽然教师的观点和学生的意见有所不同,也仍然愿意认真听取学生的看法,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接纳看成是一种主动与积极的态度。
4.要支持鼓励,不要同情安慰
学生遇到了挫折与困难,会垂头丧气,有时可能还会伤心哭泣,那么做为班主任通常会如何处理呢?一些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很自然的反应便是劝慰和同情,比如会说好了,别哭别哭,不要哭了,或者说这有什么好想不开的?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就好了等等之类的话。试想,这种安慰能够帮学生振作起来面对问题吗?相反,可能还会使学生产生自己的情绪被否定了,自己在教师心里是没有价值的这样的感受。
5.要注重引导,不要命令训导
班主任与学生谈心时,基本上采用规劝或说教方式,并总是以帮助学生解决当前问题为直接目标。所以,班主任常常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目前的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做。无论学生能否接受,都没有选择的权利。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提高,使学生产生学好学不好是老师和家长的事的想法,个人的意愿和主动性被磨灭。
引导是一个以讨论为基础,以启发为目标的积极的思想过程。班主任要学会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当前的问题、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主动地剖析自我,承担责任,协助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而不是包办代替,为其安排一切。具体地说,它要求班主任谈心时,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以共同探讨代替强制的说理和武断的解释。要记住,培养学生自主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是我们教育最终的目的。
那么,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沟通有哪些方法?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1、赏识捕捉教育时机,以理导其行。
对问题学生的缺点错误,绝不能姑息迁就,无原则地让步,或是简单地说教惩罚,要坚持批评与说理相结合。要通过说理,对事件进行合理、客观的分析,让他认识他所犯的错误及可能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在说服教育中也要讲究技巧。抓住时机,引导其换位思考,并进一步对其进行说理,让他从中去亲身体会应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而当他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时,老师及时肯定了他的这一做法,并转述了其他学生的话去鼓励他,让他感受到教师与同学对他是真诚、善意的。
2、巧设情境氛围,用爱动其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单向流动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一旦教师与问题学生之间有情感的沟通,教师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就会愉快地接受教育。而老师的宽容和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师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要以教师对学生所表示的积极情感为前提。一次我们班小宇又去玩泥巴时,我没有急于去教育他,而是先用纸帮他擦试脸上的污迹。这一小小的举动,很大程度除去了他的惧怕、不安,使他对我产生信任。主动向我认了错还保证一定没有下次了。
3、凝聚集体力量,用情暖其心。
人若处在一个互相关心、帮助、和谐的集体中,其心态会更健全,人也会更加积极向善向上。有时候,同学们的认可、理解、鼓励、接纳比老师的教育更有用。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是后转入我班的,他自我意识强,不懂与人相处,班上的同学对其是疏远的,他自己也身有体会,在他心理上有一定阴影,可是他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我针对这一情况对全班的学生进行疏导,交心谈话,让他们接纳属于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懂得,尊重是相处之根本,想得到关心是每一个人的情感需求。这样在同学的理解、包容、关爱中,他深受感动,从而影响了他在行为规范、思想道德观念及行为、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使他获得了感悟和启迪。集体的这种温暖的力量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
4、与家长共携手,搭起教育的桥梁。
对问题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与其家长密切配合,包括扭转其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要达成共识。首先就要主动与其家长联系,为他实事求是、客观地分析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及其成因,引起家长的重视,并诚恳告诉他,孩子的这种毛病,光靠学校是无法矫正过来的,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并且要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学生。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多沟通,才能了解学生的实情,切准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此,班主任要利用一切机会多与学生沟通,处处做有心人和知心人,达到师生心理相容,思想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