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的观后感 篇一
作为一部经典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勇敢、坚定并富有正义感的女性形象。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女孩为了保护家人而代父从军,更是关于自我认同、自信和勇气的故事。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被深深地感动和启发。
首先,我被花木兰的勇气和决心所打动。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社会对她们的期望通常是安分守己、相夫教子。然而,花木兰不仅仅是一个顽强的女孩,她还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家人的无限爱。当她的父亲被征召入伍后,她毅然决然地决定代父从军,保护家人,这种牺牲和勇气令人钦佩。
其次,电影中展现了花木兰的成长和自我认同的过程。一开始,花木兰在训练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她甚至被迫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潜力和才华,并赢得了战友们的尊重和信任。在这个过程中,她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自信,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顺从的女孩,而是一个有能力改变命运的人。
最后,电影中强调了团队合作和平等的重要性。花木兰的决心和努力帮助她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战士,但她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队的合作和相互支持,他们才能最终战胜敌人。电影中没有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异,而是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只要我们相互信任和合作,就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花木兰》是一部充满勇气、自信和正能量的电影。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部启发人心的故事,我相信它会继续激励更多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花木兰》的观后感 篇二
作为一部经典的动画电影,《花木兰》给观众呈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女性形象,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了许多社会问题。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被其中的深意和启示所震撼。
首先,电影中展示了女性的坚韧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在那个时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非常局限,女性通常被视为弱势群体。然而,花木兰的故事打破了这种观念。她勇敢地站了出来,代父从军,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战胜了敌人。这种坚韧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追求,更是对整个女性群体的赋予了力量和鼓舞。
其次,电影中反映了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在花木兰的世界中,男女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和期望。然而,花木兰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而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取得成功。电影中没有强调性别的差异,而是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最后,电影中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花木兰拒绝顺从社会的期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她的故事鼓励了观众不要被他人的期望和束缚所限制,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有多困难。
总之,《花木兰》是一部充满力量和启示的电影。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部鼓舞人心的故事,它激励着我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花木兰》的观后感 篇三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参军打仗。她从不向男的低头,大声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还我女儿本色,花木兰多么自豪。
《花木兰》的观后感 篇四
世界杯女足决赛之夜,中场休息之时,《花木兰》发布了预告片和一组海报剧照,刘亦菲作为公认的神仙姐姐,其女装、男装、红装和武装都各自精彩,很是符合广大群众对于英姿飒爽、代父出征的古代女英雄的形象。然而,这毕竟是第一部迪士尼出品的真人版中国公主故事,还是有相当的中国文化和意象上的有意无意之间的挪用,比如说唐妆、土楼和儒家文化等,这些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花木兰》是根据中国民间诗歌《木兰辞》改编的电影,又不是纪录片,只要在故事上表达中国文化的蕴含,不致太过背离中国传统价值观,问题就不大,普通的刻板印象也无法拒绝。只要花木兰不吃左公鸡,我就很欣慰了,毕竟动画版《花木兰》中的木须龙就很像是一道菜。
在这版预告片中,还是集中体现了好莱坞编剧对中国元素符号的集中展示。福建土楼的霸道出现,貌似华为标识的额头妆都让中国观众产生了浓厚的再创作兴趣。在下也参与贡献一条小段子:华为员工花木兰,为了家族的荣耀,乘坐开往郑州的2046次列车。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预告片的主题是我的职责,就是战斗,通过郑佩佩饰演的媒婆对刘亦菲饰演的花木兰的耳提面命,在文戏与武戏交叉的蒙太奇中,花木兰将她充满悖论又传奇的性格表达出来:娴静、沉着、舒雅、守礼,作为女性的个人品格和身为军人的军事素质都可以得到发挥。花木兰这个形象,到明朝才获得姓氏,诗歌形成于唐朝,诗中具有众多唐朝军营特有的词汇,而故事的原型则是北魏时期与更北方的柔然作战,不必理会明朝成书的《隋唐英雄传》给花木兰安排的狗血结局。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母亲茹志娟便是柔然人后裔,她曾经创作过一部《纪实与虚构》的长篇小说来钩沉其母系的久远古代的往事。木兰显然是汉化的鲜卑人,应该与大唐初创时期的李渊之女平阳公主、杨家将的老祖母佘赛花(假如穆桂英真实存在那么她的姓氏应该是慕容)等具有少数民族血统的女将一样,在历史漫长的口耳相传中,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就是我们传统的一份子。在各种版本的传说和考证中,花木兰应该是河南、安徽、河北、山东一代人,也就是古黄河的两岸。在花木兰到佘赛花之间,此处还贡献有红拂女和聂隐娘等巾帼英雄,不负隋唐。
在豫剧电影中,常香玉饰演的花木兰有着鲜明的干练形象,其中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脍炙人口。从《木兰辞》到电影中,木兰都是劳动少女的形象,她不应该是迪士尼版预告片中的大家闺秀。南北朝时代都讲究等级制严重的是门阀士族,花木兰作为普通的鲜卑族家庭,显然不的至于汉化到如此程度,那个应该担负家族的荣耀的少女,应该是祝英台。花木兰与《卧虎藏龙》的玉娇龙都有一定程度的女性觉醒,但也不可能达到《神奇女侠》《神奇队长》的程度,目前得到的信息不够多,以上无非是码字民工的絮絮叨叨罢了。
《花木兰》的观后感 篇五
之前有听别人说,花木兰有多不好看。
只是想说,好不容易出了中国的,去看一看,唯余失望罢了。
影片的内容不过是最后所表达的忠孝两全。相比于木兰辞,更多的是表面而缺少了一种内涵。
木兰从小被抑制,所谓表现出来的元气被人不理解,所谓的女人,只是束缚在社会的枷锁中,人生中的一切都好像只是为了成为一个妻子而存在。
所有的天性被剥夺,不被理解,提到的最多的反而是家族的蒙羞。
而不是像原来写的,是替父从军,是女子所表现出来的英气,是表达的对于时代,对于家庭中的一种担当。
而我在电影中看到的,只是对于女子的指责,只是封建下的枷锁。
最后所谓的找到了自己,不过是对于所谓世俗的认可,不过还是屈服了这个世界,所谓的突破在哪里?
所谓的人生只有爱情,没有自己的理想,所谓的找到了自己,只是在于认可自己,可是,替父从军又何尝不是一种认可?
电影版加了很多要素,也修改了更多的东西。让我感觉,呈现出来的,更多的不是木兰,而是说,一个想要表达的载体。
只是一个中国化的形象,缺少了更多的中国的内涵,缺少了那份英勇。更何况,很多事实根本就不是呈现出来的那样。
只是为了中国化的形象。
里面所加入的魔幻元素,也更多的打破了平衡,打破了个人意志对于整个大时代所做出的改变。
那些形象,出现的那么没有意义,那么没有关系。
强悍的柔然人,会逐渐败下阵来,飞檐走壁也只是之前出现过。
所谓的皇宫,如此的不堪一击,所谓的都城,那么容易被攻破。
靠着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了那么多的事情,本来就不够合理。
看电影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可笑,感受到的是一种偏见与扭曲。不知道这样的扭曲是不是也是所谓的偏见构成的世界。
如果说感受,开始的莫名其妙,结束的莫名其妙。
很多形象出现的没有必要,很多事件开始的没有必要。
这样的形象构造,让人感觉到的只有失望吧。
所谓的凤凰守护神的出现,就已经与中国所不同。
凤凰作为古老的神兽,代表的是一种象征是一种向往。而电影中出现的毫无必要,似乎只是为了一种画面的和谐。
所谓的对镜贴花黄,所谓的双兔傍地走,所谓的跋涉,加入的给人的是不解与空白。
过分强调在男女差异,过分强调在所谓世俗的见解,只是一味的跟着敌方走,缺少了自己的思考。
这样的要素构造出来的就像是一种笑话,看完后,唯余失望罢了。
或许会说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那么,可以构造中国化的形象,但不要定位在已有的形象,这对更多的人会是一种误解,这对中国文化更多的是一种抹黑。
如果已有形象,至少,表现出一种该有的尊重,至少,要有精神内核,至少,不是一种扭曲。
《花木兰》的观后感 篇六
这一次,在小姚老师的光影播课上我们看了有史以来最有趣最感动的一部电影《花木兰》。这部电影是1998年出品的,当时迪士尼公司的创作人员专门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参观了很多地方。老师说拍摄这部电影动用了600多名动画师,历时四年时间才拍好,迪士尼公司真是精益求精啊!
《花木兰》里有很多个性鲜明的角色:勇敢的花木兰、恐怖的单于、帅气的李翔、搞笑的木须、高冷的皇上、不怕死的士兵等等。我们最喜欢的就是主角花木兰了,她的皮肤白里透红,眼睛炯炯有神。女装时头戴一朵花,身穿一件玫红色长袍,美丽动人;男装时穿一身炫丽盔甲,佩一把长剑,英姿帅气。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练武术的一招一式,充分体现着力量、速度和柔韧。
电影里最令我们提心吊胆的一段是花木兰和李翔一行人在赶路支援时,遭遇匈奴埋伏。匈奴们不断向我军射箭,箭像雨点似的向我军飞来,射中了队长李翔的肩膀,李翔忍痛拔出插在肩膀里的箭,指挥士兵们发射火箭炮。可是,对方人多势众,我方很快就被匈奴包围了,匈奴大军直直地向我们冲来,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只见花木兰一把抱住最后一个火箭炮,瞄准了离匈奴们最近的山峰,砰的一声,山峰倒塌了,所有匈奴都被压在了雪峰之下。这真是一个妙招,花木兰实在太智慧了,我们不禁为花木兰鼓掌叫好!
最是大快人心的还属花木兰大战单于这一段了,花木兰和她的战友们都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拯救皇上,在这个片段里花木兰的聪明才智再一次让我们赞叹不已。花木兰先是指挥大家利用自己的特长混进皇宫,只见胖和尚用他那庞大的身躯把皇上安全地送到地面上,李翔靠着自己的高强武艺和单于对打拖延时间,木须身体小不容易被发现,在花木兰的暗示下钻进房顶取来炮弹朝着单于喷射。一时之间,单于被喷得灰飞烟灭。只见火光冲天,烟花绽放,美丽极了,百姓们一片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