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读后感 篇一
《资治通鉴》是一部中国历史著作,作者是司马光。这部巨著囊括了中国历史的两千多年,被誉为史书之宗,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阅读《资治通鉴》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博大精深和价值所在。
首先,我对《资治通鉴》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印象深刻。这部著作从周朝开始,一直到五代十国,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所有重要事件和人物。作者以年代为序,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有条理地串联起来,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而且,这部作品还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使得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历史的背景和意义。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对中国历史的整体轮廓和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对《资治通鉴》的客观性和中立性感到钦佩。司马光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在写作《资治通鉴》时坚持了客观、中立的原则。他不偏袒任何一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和分析。他以史为鉴,以史为证,对历史上的得失进行了客观的总结和评价。通过他的笔触,读者可以看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面貌,了解他们的功过得失,从而更好地领悟到历史的教训。我觉得这种客观、中立的态度对于一个历史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资治通鉴》能够成为经典之作的原因之一。
最后,我对《资治通鉴》的深刻思考和启示受益匪浅。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不仅仅获得了历史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我领悟到了一些普遍的道理和人生哲理。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看到了历史上的荣辱兴衰,看到了人性的善恶、智慧和愚蠢。我从中学到了君臣之道、礼义廉耻、忠诚与背叛等价值观念。这些都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总之,《资治通鉴》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巨著。它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启示性让我深受启发。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不仅仅获得了历史知识的丰富,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历史的智慧和人生的真谛。我相信,《资治通鉴》会继续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每个人求知和思考的重要来源。
《资治通鉴》 读后感 篇二
《资治通鉴》是一部中国历史著作,作者是司马光。这部作品是我在大学期间读到的,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不仅仅对中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从中学到了一些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首先,《资治通鉴》教会了我如何进行全面思考。这部作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综合考察。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学会了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不仅仅关注表面现象,还要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这种全面思考的方式对于我们解决问题、分析事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使我们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资治通鉴》教会了我如何进行独立思考。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是客观中立的,他不偏袒任何一方,而是根据历史事实进行判断。这使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学者,要坚持独立思考的原则,不能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有自己的主张和判断,不能轻易被他人的观点左右。这样才能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失去自我,不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最后,《资治通鉴》教会了我如何进行深入思考。这部作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出了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规律。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学会了深入思考问题,不满足于表面的解答,而是要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本质。这种深入思考的方式对于我们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总之,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全面思考、独立思考和深入思考成为了我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方法。这些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历史研究,更广泛地适用于各个领域。我相信,《资治通鉴》会继续对后人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学者和读者们学习的重要资源。
《资治通鉴》 读后感 篇三
我在一个偶然的日子里看到网上一篇摘自《资治通鉴》的故事《荆轲刺秦》,我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爸爸说《资治通鉴》里有好多这样的历史故事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借来这本书,如痴如醉地看着,简直是爱不释手。终于花了二十天的时间看完。看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用时十九年才完成的编年史巨著,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编写而成,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认为这本书中记载的故事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就像“前车之鉴”,可以让后人更好地治理国家,因而将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通过敏锐的观察,形象地记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如荆轲刺秦王、毛遂自荐、鸿门宴、七步诗等。这些故事的思想内容非常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尤其那些爱国志士和英雄人物的壮烈故事,更是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荆轲在秦国侵略他的国家燕国的时候,挺身而出、临危不惧,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后虽然刺杀秦王不成功,英勇牺牲,但是他那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人们,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美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资治通鉴》里许多故事深入浅岀地给我们阐述了治国之道,处世之道,从中我们不仅能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而且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里面有个故事《贤臣魏征》,讲述了魏征不阿谀奉承,敢于实事求是,直言忠谏,毫不客气地给唐太宗李世民提意见,出谋划策,唐太宗认真听取了他的意见,使得唐朝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唐太宗也因此成为“千古一帝”受世人称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治理国家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要尊重人才。怪不得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将此书看了十七遍,原来这本书可以给国家领导人提供很多治国方略。而且传说历史上出现这样一个巧合,那就是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一天他们两人在公园散步偶然碰面,发现各自手中拿的书都是《资治通鉴》。可见这本书是多么重要呀!
《资治通鉴》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决心要像伟人毛泽东那样将《资治通鉴》背得滚瓜烂熟,长大以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资治通鉴》 读后感 篇四
《资治通鉴》乃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最大者。它记录自周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成书二百九十四卷,另《考异》三十卷,《且录》三十卷,总三百五十卷,三百余万字。其引用各种史料三百种,从历史中得到“兴邦之远略,善俗之良规,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节; 叩函发帙,靡不具焉。”该书传承九百年,与《史记》并为华夏文化遗产双璧,名蜚海内外。 该书作者乃北宋司马光。原书名《通志》。因神宗以其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司马光未如太史公遭李陵之遇,幽于缧绁,亦以泥守旧制而离朝廷,投闲置散,由居庙堂之高,转处江湖之远,仕途困厄,政治失意,方专注以治史,得以蔚然成就《通鉴》。
该书中我最喜爱故事是“韩信以少胜龙且”。
公元前203年,韩信东征讨齐地; 齐王向项羽求救。项羽派龙且率二十万大军前救齐。但龙且轻视韩信,自恃兵强,没有听从谋士的“深壁以待,无战而降”的策略。十一月,双方对峙潍水。韩信夜间令部堵塞河水上游。再率兵渡河击龙且,佯败而跑。龙且大喜,追韩信。韩信的兵马渡河回来; 龙且也跟着渡河,上岸后,跟随龙且的部队只有三两千人马。韩信下令决堤,一泻而下的河水隔绝了龙且的大军,龙且的大军不能渡河,龙且的三千人被韩信的三万人包围,最终被全部歼灭,龙且阵亡……这时,河那边的龙且大军溃散逃走…… 这是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个故事中,韩信足智多谋,龙且的志大才疏得到深刻的反映。他告诉人们统兵之道在于计谋,而不是军队多少。也告诫统治者不要骄傲自满。 当然,这只是《资治通鉴》的一个故事而已。
《通鉴》记人则神采飞扬,呼之欲出; 叙事则词章纵横,河慢伏流; 抒发情怀则大言小言,清风沐浴,长声慷慨,短音辛婉; 渲染战争恢廓场面,奋其意气,推波助澜,一泻汪洋; 其文
辞简约洗练; 华采呈少于齐梁,宏壮可追两汉。读诵诸篇,如鼓瑟奏曲,势若江河,或若清风凉日,月明星稀,每使人畅快淋漓,欲扬抵几,呼天喝地。可请鹰扬文苑。
毛泽东曾言,历史不可割断。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当总结之,以承继此份珍贵遗产,其对于指导今世,帮助匪浅。《通鉴》即在此珍贵遗产之列。
《资治通鉴》 读后感 篇五
《资治通鉴》,由司马光主编,历经19年才编写成,是一部长达400万字的史书,共294卷,记载了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得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共计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而我阅读的这本少年版《资治通鉴》,浓缩成了400页左右,让我读出了古人所具有的品质: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守义、执着等,这种种品质,是我们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
《资治通鉴》通过讲述一些明君贤臣或狡诈小人,揭示了一个个人生道理。让我记忆犹新的故事有: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以应巨鹿之战,可见其勇猛决心,一战成名。但他太过自负,鸿门宴没能刺杀刘邦,铸成大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的乌江自刎,令人惋惜。
个性刚烈的商鞅为达目的常常不择手段,尤其是贯彻新法不遗余力,得罪了很多个人利益受到新法损害的人,最后以谋反这宗罪在车裂酷刑中结束了他波澜起伏、轰轰烈烈的一生。
还有满腔热血的豫让,他为了给自己亲如手足的智伯报仇,竟乔装成服苦役的囚徒混进宫内,潜伏在厕所中刺杀赵襄子,被发现后,他毫无惧色,直言不讳,却被赵襄子欣赏放了他。第一次失败后,他仍不改决心,用生漆涂满全身,使浑身皮肤肿烂,毛发脱落,以改变自己容貌,又吞下烧红的木炭,使声音变哑,其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日,他在街市乞讨,连妻子都没认出,还给他些许钱物。终于有一天,他打听到了赵襄子的行踪,便埋伏在赵襄子所要途经的桥下。谁知他的马匹刚到桥边就惊跳嘶叫,又被发现,便请求赵襄子把他的衣物脱下,让豫让刺几下。豫让面对他的衣袍,怒目圆瞪,视如仇敌,吼叫着,猛刺三下,便挥剑自刎,血洒桥头了。
《资治通鉴》这本史书,读完后令我感触颇深,回味无穷。也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资治通鉴》 读后感 篇六
近来读《资治通鉴》,发现一则有趣的故事,说的是汉末建安17年,曹操征讨关中,留世子曹丕守邺城,并让谋士程昱辅佐,让国渊任居府长史,主管留守事宜。大部队西征后,河间——今河间市,以驴肉火烧闻名——田银、苏伯反叛。曹丕想亲征,程昱劝阻,说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没必要大动干戈,因此派将军贾信平叛。果然很快禽杀为首的田银、苏伯,余众一千多人投降。有人主张将这些人都杀了,以儆效尤,依据是:“公(曹操)有旧法围而后降者不赦。”程昱、国渊不同意,程昱说:“此乃扰攘之际,权时之宜。今天下略定,不可诛之;纵诛之,也应该先打报告。”于是向曹操请示,曹操果然不杀,而且很赞赏程昱的做法。程昱、国渊的仁心,活了一千多人的命。
等到国渊写报捷书的时候,斩首多少,与报告数完全相同。曹操很奇怪,因为旧例,都是夸大数目,以一为十,也就是说,斩首一个,书上写十个。曹操于是询问国渊这样做的原因。国渊说:“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首数量,夸大战绩,可以震慑民众,宣示武功。而河间在我们境域之内,百姓都是我们自己的属民,田银等人叛逆,虽然战胜他们是有功的,但我私下里感到耻辱。”曹操很高兴,提升国渊为魏郡太守。
这则故事,除了说明古人也知道战争内外有别,内战是耻辱的。其次,还解释了我多年一个疑问。即:“故事:破贼文书,以一为十;”
以前读史书,一直奇怪,比如长平之战,秦军白起坑杀赵兵四十万。秦末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总想,这几十万人,杀的过来吗?如今看了这个故事,原来是以一为十。打个一折,杀四万人,人头滚滚,也是令人震惊的。
战国之前,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征战,还讲点仁义,统计战功时,按人的耳朵记功,叫做?。等到商鞅变法,惊世骇俗,用人头记功,杀一首级升一爵,从此彻底礼崩乐坏。人头难得,因此杀良民冒功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统计人头时,常发现有妇女、小孩的头,杀戮太重也不好,因此,以一为十的惯例就出现了,一直沿用至清朝。我是相信这个故事的。所以战胜者写的歼灭敌人的数量都是要打折扣的,打多打少,就看你的判断能力了。
即使今天,官方也是喜欢报喜不报忧的,反而是一些野史可信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