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观后感(实用6篇)

时间:2013-03-06 02:10: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地震科普观后感 篇一

地震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现象,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地震仍然是一种充满未知和恐惧的力量。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地震科普的讲座,对地震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

在讲座中,专家首先介绍了地震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通常由地震震源、震源深度、震源位置和震源规模等多个因素决定。地震的形成是因为地壳板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导致地壳断裂和能量积聚,当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地震。这让我想起了地理课本上学过的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原来是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密切相关的。

接下来,专家详细讲解了地震的危害和应对措施。地震可以引发地表的摇晃、地面的破裂、地面液化等现象,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害。因此,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非常重要。专家强调了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的重要性,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最后,讲座还介绍了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虽然目前地震预测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专家们通过研究和观测,可以提前发现地震的迹象,从而提醒人们做好防范和应对。此外,加强地震的科学研究和推广防灾减灾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地震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来预测和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我深刻认识到地震防灾工作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自己在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和应对的正确方式。希望能将这些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能做好地震防灾工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地震科普观后感 篇二

地震是大自然的威力展示,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地震科普讲座,对地震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地震防灾工作的重要性。

讲座中,专家首先介绍了地震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这让我对地壳构造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明白了地震的发生与地球内部构造的密切关系。

接着,专家详细介绍了地震的危害和应对措施。地震可以引发地表摇晃、地面破裂等现象,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破坏。因此,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非常重要。专家提到了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以及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和推广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人们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最后,讲座还介绍了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工作。虽然地震预测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通过研究和观测,可以提前发现地震的迹象,从而提醒人们做好防范和应对。此外,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和推广防灾减灾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地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地震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来预测和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和正确应对的重要性。希望能将这些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能做好地震防灾工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地震科普观后感 篇三

  3月24日,四川省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暨“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甘孜州康定市实验小学举行,向该校师生捐赠了一批防震减灾科普读物。省地震局副局长、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兼)江小林,甘孜州副州长冯俊锋等领导出席。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是中国地震局会同国家教育部、民族宗教委、科协等部门联合开展的防震减灾科普重要活动。根据此次活动的总体安排,四川省“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决定以甘孜州为试点,争取通过“一年试点、三年推广”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科学素养。

  江小林在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是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减小地震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做好新时期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推进四川民族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现实需要,是提升民族地区群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的迫切需要。

  江小林强调,此次“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以中小学校为核心阵地、以学校师生为重点对象、以民族地区为主要区域、以增强能力为根本任务,以“五个一”系列活动:捐赠一套书、举办一场讲座、举行一次演练、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培养一名传播师为主要内容,对于提升全省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应急、教育、民宗、科协等相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务实有效的举措,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扎实推进主题活动开展。

  江小林希望试点学校认真组织开展好“五个一”系列活动,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纳入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纲要,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常态化,充分发挥“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科普效果,为建设平安四川作出应有的贡献。

地震科普观后感 篇四

  众所周知,科普知识是每个青少年应该了解的非常重要的知识。为了坚决落实科技节的实践活动,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在10月24日这天观看了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地震,是可怕的自然灾害,一旦出现便一发不可收拾。这是我们对地震的首先看法。但在今天,我们观看了唐凤老师的科普知识讲座后,我们对地震,有了新的认识。

  唐凤老师首先说,地震又称作地动、地振动。例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成语:地动山摇就是从这里来的。近几年,地球特别不太平,每年约发生五百五十万次地震。五百五十万次,这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起初,大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但是唐凤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地震的等级。三级以下是没有震感的,只有仪器才能检测出来。这样啊,呼,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唐凤老师语气变得凝重,多次提到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这些都是毁坏性的地震啊。说到玉树地震,唐凤老师顺带提了下毁坏地震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灾难:泥石流、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这简直太可怕了。

  但是,地震也是有前兆的。例如泉水会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不过,我们所处的温州并不在地震带上,所以不用怕。

  但是如果地震真的来临也是有可能的,如果真的.来临,应该怎么自救呢?唐凤老师对我们说只要记住四句话:大地震时不要急,

  人多先找藏身处,远离危险区,被埋要保存体力。

  很快,讲座就结束了。这一趟充满趣味又精彩的讲座向我们阐述了地震的基本知识。这次科普教育讲座,真好。

地震科普观后感 篇五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人们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们要听地震预告,学会看地震发生前的预兆,比如:动物们的异常惊飞、逃窜、狂叫等,也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以防在先及早报告、撤离。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还有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桌子、床下等坚固家具空间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时得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不要盲目跳楼,使用电梯等。我们一定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好自己和家园,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今天是学校防震演习的日子,全体师生都参加了。具体的情况老师已经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们每个同学。“地震来了”广播中传来老师急促的喊声。我们迅速将书包顶在头上“嗖”地往外窜,每个同学都不想落后,发疯似的往操场上跑去,老师则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维持秩序和疏散学生们。全校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全部撤离,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救。

  我们还要多看防震减灾的书籍。把防震减灾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些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个人都知道在地震来到时,人人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害。让这些知识伴随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防震意识。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防震减灾,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地震科普观后感 篇六

  灾难是什么?灾难就是人为的或者自然的造成的对生活和财产的严重损害。我们国家是一个自然灾难多发的国家,如洪涝灾害、旱灾、地震、泥石流等等。而其中的地震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为直接,相信大家对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还都记忆犹新吧。6年前的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里氏8.0级大地震,据有关方面统计,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遇难的学生就达到6376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这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难。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深深的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但逝者已远去,留给我们生者的不仅是悼念,更应该是考虑如何对地震这种灾难加以防范。

  我认为,地震来临后一定要有好心态,在危机时刻保持冷静头脑,不能惊慌失措,盲目的选择跳楼。如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尽量待在空旷处,在家里如果不能及时逃出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空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

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我们还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伤亡。在学校中,地震时要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开水间、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乱跑或跳楼。在公共场所,例如电影院、图书馆、商场、游乐园等,应认真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从安全出口尽快撤离,切勿独自逃跑和乘坐电梯。

  虽然灾难无情,但人有情。每当灾难来临,我们只要团结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一定会克服各种困难,重新建起我们的幸福新家园。

地震科普观后感(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