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获奖作文600字 篇一
家乡的味道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每当我离开家乡,无论是去外地上学还是旅游,我总是忍不住思念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是独特而美味的。首先,家乡的土地肥沃,农作物丰富多样。每到夏天,田野里瓜果飘香,西瓜、葡萄、桃子、苹果等水果成熟了,农民们忙着采摘,整个村庄都弥漫着甜蜜的果香。我喜欢在炎炎夏日,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田野里采摘水果,尝到那鲜美多汁的果实,真是一种享受。
其次,家乡的特色美食更是让人难以忘怀。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面食,特别是手擀面。妈妈的手擀面又宽又长,筋道劲道,吃起来有嚼劲。每当我吃到这碗香喷喷的面条,总会感受到一种亲切和温暖。除了手擀面,家乡还有很多其他美食,比如酥皮鸭、炸糕等等,每一样都令人垂涎欲滴。
而家乡的味道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一种人情味。家乡的人们热情好客,善良友爱。每当有客人到家,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陌生人,家里总会有一桌丰盛的饭菜等待着他们。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外地上学,寒假回家的时候,碰巧遇到一位外地的同学也回家了。我带他来到家里,妈妈热情地招待他,为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同学感动地说:“家乡的味道真好!”这一刻,我感到无比自豪。
家乡的味道是那么独特而美好,它让我对家乡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热爱。无论我走到哪里,家乡的味道永远都会在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让我时刻怀念。
家乡的味道获奖作文600字 篇二
我爱家乡的味道
我爱家乡的味道,那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味道,让我在异乡中思念着。
家乡的味道是农田的香气。每当春天来临,田野里的青草绿了,农民们忙着种庄稼,整个村庄都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我喜欢在田野里奔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在农田的香气中。这种味道让我感到宁静和平和。
家乡的味道是农产品的味道。每逢秋收季节,农民们忙着收割庄稼,村庄里弥漫着稻谷的香气。我喜欢在稻田里玩耍,感受着稻谷的香味。而且家乡还有很多特色农产品,比如茶叶、蔬菜、水果等等,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我喜欢品尝这些农产品的味道,它们都散发着自然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
家乡的味道还有一种特殊的味道,那就是家人的味道。妈妈做的饭菜总是那么美味,每一道菜都是用心制作而成。我喜欢妈妈的饭菜,它们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让我感到温暖和幸福。而爸爸则会做一些特色菜,比如烤鱼、红烧肉等等,每一道菜都有他的独特烹饪方法,让人回味无穷。而在家人的陪伴下,这些美食的味道更是倍添了幸福的滋味。
家乡的味道是我最喜欢的味道,它让我怀念家乡,思念亲人。无论我走到哪里,家乡的味道都会在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让我时刻怀念。我爱家乡的味道,它是我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和感动!
家乡的味道获奖作文600字 篇三
在我的家乡过年,总有不一样的年味。
正午,我很远就看见了三奶家袅袅升起的炊烟。我们都来到了三奶家,房间里人声鼎沸,厨房里传来了“哗,哗”的洗菜声,“咚,咚”的切肉声,以及“嗞,嗞”的炒菜声。看到爷爷奶奶在厨房忙碌的身影,他们来回走动着,一盘盘新鲜出炉的美食,从他们的手里端出来。让我特别感动,他们如此忙碌,为了让我们吃到美味的佳肴,从来都不觉得辛苦。一股芳香四溢的菜香味扑向我的鼻子,令我垂涎欲滴,我跑进厨房开心的说:“爷爷奶奶您们烧的菜好香呀!让我看的都馋得‘口水直下三千尺了’。”爷爷笑着拍拍我的脑袋。
很快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摆满桌子。很多菜都是有寓意的,其中红烧鱼代表着年年有余,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凤爪代表着“抓钱手”……。开席了,我们分成三桌而坐,曾祖父。爷爷。伯伯。爸爸们坐一桌,奶奶。阿姨。妈妈们坐一桌,小孩则是另一桌。开饭了,大家举起了杯中的不同饮品庆祝新年的到来。接下来,每桌都边吃边聊,曾祖父那桌正在觥筹交错地喝着酒,奶奶那桌的人们边吃边聊着家庭及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们最为单纯,一开桌我们就拿起筷子夹鸡腿,赶紧来解解馋。瞧!弟弟正在使用“手抓饭”的方式吃着饭呢!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幸福满足的笑容,使这一年多因为时间和距离产生的隔阂和疏远渐渐消失了。
过年是我最期盼的日子,我可以从我所居住的城市赶回我熟悉的家乡。曾祖父还健在,爷爷的兄弟姐妹众多,他们都不远万里从四面八方赶回了老家,我喜欢这种和谐团圆的气氛。
家乡的味道获奖作文600字 篇四
我的家乡风景如画,树木苍翠,鲜花盛开,人们自由自在的休憩,游戏......
家乡的生活平淡如水。每日清晨,公鸡的啼叫声唤醒了正在熟睡的村庄,太阳缓缓升起,阵阵炊烟也使得太阳蒙上了一层面纱,村民在田里干着农活唱着农歌,伴随着枝头鸟儿的鸣叫,一切都是那么惬意舒适。晚间,鸡犬回窝,倦鸟归巢,在柔和的月光的照耀下,小村沉睡着,偶有人醒,坐于床边,听着田间蛙叫虫鸣,望着月亮,深思着。
家乡的人互不热闹。记得小时候,我家的晚上总是很热闹,尤其在夏天,我家的小院子里总坐着许多近邻,繁星下,他们手拿着蒲扇扑哧扑哧的扇着,驱赶着扰人的蚊虫,嘴里用着方言聊着天,有的年长的奶奶则搬张凳子坐在这儿,织着毛衣或者布鞋......就这样常常扰得星儿不得闭眼,星空不得安眠。
家乡的人相互亲切,在冬日里,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过年的那几天,除夕夜,寒风凛冽,奶奶在灶下燃了点干柴火,我们一家人便在这屋里围着坐下了,大人们也一一给孩子们派发红包。过了一会儿,就轮到爷爷奶奶了。爷爷用一贯画的风问我:“我是什么爷爷呀?”这时我们便齐声叫到:“帅爷爷!好爷爷!”即便幼小的也跟着一起了,满屋的人见状都开怀大笑,笑声驱走了寒意,让这整个村子都充满了暖意。
家乡的风光无比美丽。像那条绕村而流的小河,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是一条碧绿的飘带。那水绿得透明,清澈见底,昼夜不停地奔腾着。春天一到,小河上下便溢出无边的绿色。我的童年时代,就是在小河的绿色怀抱中长大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现在细细品味来,还是家乡好呀!
家乡的味道获奖作文600字 篇五
小时候,爸爸妈妈一有机会就带我回老家探望奶奶。而每次回老家,奶奶总要给我们蒸一盘老家的花卷。
奶奶,头发苍白,脸庞的皱纹宛若条条微型峡谷,衣裳朴素,在老宅里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奶奶有一个得意的看家本领——蒸花卷。
奶奶蒸花卷有好些讲究。清晨五点,山上就有了奶奶忙碌的身影。她右手拿着把砍柴刀,左手拄着根木棍,背上背着个竹子编的篮筐,寻找着适合的松木当柴火。当她背着一筐沾满晨露的松木朝山下走时,已是六七点钟了。她把松木晾在院子里,就进屋去忙了。
奶奶先拿出一个竹制的蒸笼,随后一一拿出材料与其他工具,如:面粉、葱、食盐、擀面杖等。她先倒些许面粉在盆子里,随后一边加热水,一边用手不停搅拌,这个步骤一直持续到面团有韧性为止。然后把提前化开的酵母菌均匀撒在面团上,用保鲜膜把盆密封好。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一个小时后,面团已经亮丽变身,变成了一个圆圆胖胖的“雪娃”。奶奶把面团从盆中拿出,加上碧绿的葱花。然后把面团搓成长条形,再用擀面杖把面擀一遍。随后就到了制作花卷最关键的步骤,只见奶奶以惊人的手速忙碌着,眨眼间,面皮就被卷起来了。最后,奶奶用刀把花卷切成形,放入已经备好的蒸笼里去,点上新鲜的松木,美味慢慢酝酿。
半小时后,奶奶打开竹子编的盖子,水蒸汽争先恐后地向上窜,一时间房里云雾飘飘,宛若仙境。一只只美丽可爱的花卷赫然眼中,仿佛一块块镶嵌着绿宝石的白玉,纯洁无暇。
我忙抓了一个,手被烫了个通红,奶奶笑着对我们说:“别着急,人人有份!”等花卷稍微冷却后,咬一口,顿时一股清香带着丝丝盐味在唇齿间游荡,淡淡的松木清香,回味无穷。
爸爸说:那才是真正的家乡味道。
家乡的味道获奖作文600字 篇六
每当吃饭的时候,常常听到爸爸妈妈回忆家乡的美食,那语气,充满了怀念和留恋。我也不禁想,我的家乡是天津。家乡的味道,我可真得好好说道说道。
提起天津,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这三种美食组合在一起,得到一个名字:天津三绝。这三兄弟当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狗不理包子了。相传清朝年间,天津郊区有一户农家,儿子取乳名“狗子”。狗子摆了个包子摊儿,由于生意太好、顾客太多,狗子卖包子时根本顾不上说话,人们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慢慢地,人们就叫他狗不理包子了。你可千万不要觉得狗子没礼貌,也许对于排队买包子的人来说,狗子埋头卖包子比打招呼寒暄更为重要。比“狗不理”这个名字的由来更吸引人的,恐怕是这包子的颜值和味道。它的馅料非常丰富,以鲜肉包为主,兼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种类,一口吃下去,汁水四溢、鲜而不腻、唇齿留香。出门旅游,无论去到哪里,我总要尝尝当地的包子,但在我心中,最清香适口、回味无穷的还是熟悉的狗不理。
与“狗不理包子”得名原由不同的是,“耳朵眼”和“十八街”都源于当时所在区域的地名。耳朵眼炸糕广受当地人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我想,除了因为它的盛名和美味,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它富有“步步登高”的寓意吧。最后,我要告诉你,酥香甘甜的十八街麻花有很多种吃法,你可以直接咬着吃,更要试试掰碎了吃、泡在牛奶里吃……不同吃法,不同享受!
我想,通过对家乡味道的喜欢和眷恋,彰显的是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如果你也想尝一尝“天津三绝”的味道,那就快来我的家乡作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