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计划(精简3篇)

时间:2014-06-06 03:45: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在幼儿中班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认知能力。下面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计划: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2.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数学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其数学推理能力;

4. 培养幼儿的数学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字认知:通过游戏和实物教具,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数字;

2. 数量比较:通过比较实物数量的多少,让幼儿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3. 数字顺序:通过游戏和实物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数字的顺序;

4. 数字运算:通过游戏和实物教具,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

5. 图形认知:通过游戏和实物教具,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各种图形;

6. 模式识别:通过游戏和实物教具,帮助幼儿发现和延伸各种规律和模式。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2. 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操作教学法:通过实物教具和手工制作,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数学活动;

4. 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活动:通过唱歌、游戏等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2. 新知教学: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幼儿介绍新的数学知识;

3. 游戏练习: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4. 巩固训练:通过练习册和练习活动,让幼儿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5. 总结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表演,让幼儿总结所学的数学知识。

通过以上的数学教学计划,我们相信幼儿将会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数学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成长的乐趣。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在幼儿中班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下面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计划: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数学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其数学推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数学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字认知:通过数字卡片和实物教具,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数字;

2. 数量比较:通过比较实物数量的多少,让幼儿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3. 数字顺序:通过数数游戏和实物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数字的顺序;

4. 数字运算:通过数学游戏和实物教具,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

5. 图形认知:通过图形拼图和实物教具,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各种图形;

6. 模式识别:通过模式游戏和实物教具,帮助幼儿发现和延伸各种规律和模式。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2. 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操作教学法:通过实物教具和手工制作,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数学活动;

4. 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活动:通过唱歌、游戏等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2. 新知教学: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幼儿介绍新的数学知识;

3. 游戏练习: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4. 巩固训练:通过练习册和练习活动,让幼儿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5. 总结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表演,让幼儿总结所学的数学知识。

通过以上的数学教学计划,我们相信幼儿将会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数学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成长的乐趣。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数学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中班幼儿的年龄大约在4岁左右,本学期仍有一部分是新生,没有上过幼儿园,他们一直在家人的

呵护下成长,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因此他们在数学的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及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以上情况,本学期将对幼儿有针对的进行教学组织和设计,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象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究和思考能力。我们将关注班里所有幼儿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

  二、教育目标:

  1、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树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势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

  3、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4、学习用各种几何体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

  5、学习概括物体的两个特征;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6、学习按量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

  7、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8、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9、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学习区分和说出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学习按指定方向运动。

  10、幼儿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三、具体措施:

  1、教师根据数学计划按时开展数学活动。

  2、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探索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操作,探索。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4、结合游戏活动,操作,巩固数学知识。

  5、结合操作卡片,帮助幼儿学习上,理解数学知识。

  6、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1、我身上的数

  2、和数字朋友做游戏

  3、举卡片

  4、我长大了

  5、漂亮的月饼盒

  6、拼彩旗

  7、不一样的蛋糕

  8、量布做围巾

  8、玩具有多少

  9、几个朋友在一组

  10、图形变变变

  11、数字口袋找朋友

  12、大大小小的水果

  13、拾落叶

  14、分树叶

  15、打扮活动室

  16、图形宝宝

  17、图形变变变

  18、各种各样的帽子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计划(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