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娱乐化解读”》阅读题及答案

时间:2016-05-08 08:35: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警惕“娱乐化解读”》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警惕“娱乐化解读”

  蒂尼

  网络传播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可以称之为“娱乐化解读”。各种新名词发展神速,常常是让你没办法不感兴趣的“事儿”。比如炒作得火热的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时间成为网民热读和谈论的话题,据有关资料统计,这本书竟然在市场上畅销到百万册。

  有人说:

“一样是说史,当年明月用的笔法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另有人说:“探寻历史真相的过程是沉重的,是需要我们用思考去慢慢体会的。和娱乐化解读历史方式的`外壳相比,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历史发展的深层客观规律以及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明朝那些事儿》过多纠缠于如何现代化娱乐化包装历史的讲述方式做法,距离清醒的历史守望者已经很远很远。”

  我比较认同后者的说法。作为现代人,今天我们如何消费历史?怎么理解历史?“娱乐化解读”应该针对的是历史事件的讲述方式而言,而不应该是随意的娱乐,这样会造成对历史的误读和误解。近两年来,中国大地上刮起了“重读”、“戏说”风,按理说,如此“繁荣”的学术研究和文化研究热的景象,是值得国人高兴的事儿。可是,我们看到,除了史学界、文学界之外的研究人员们也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对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以“或正说解读、或调侃恶搞”的形式纷至沓来,再加上出版界、电视和网络等媒介的宣传造势,出现了很多戏说类书籍,这种形式的书籍很快被大众所接受。

  阅读,变成了“悦读”。阅读变成了一种让人轻松的“精神按摩”。这样的阅读已不再承载更深刻的思想和沉重的文化使命,同时一些人在“悦读”中还会染上对知识、对历史不恭的游戏状态。“娱乐化解读”和“恶搞”的游戏性一样,最突出的表现为:戏拟经典故事,将历史遗产颠覆成为一种“大杂烩”东拼西凑之后的取悦品。

  不论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形态中,文学和历史都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基本功能。然而,在消费时代的文化的背景下,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却极度膨胀。解读历史和阅读文学作品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针对传统的经典名著和历史故事,原则上是不能歪曲、不能篡改、不能恶搞的。要强调和弘扬传统文学经典名著的精神。让古人行现代人之事、说流行话语,对于追求新鲜、刺激的读者来说,可能是图一时好读、好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消费历史,不但削弱了教育作用,对于所承载的历史和思想价值的传播也会受到影响,其后果无法补偿,这是很可怕的事。

  (节选自2010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

  15.从文中看,“娱乐化解读”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加以简要分析。(6分)

  16.文章第二段列举了两种不同的述史方式,作者为什么不认同“娱乐化解读”?(6分)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文化解读观。(6分)

  参考答案:

  15.①“重读”“戏说”之风盛行;②大量非专业人士积极介入;③各种媒介推波助澜。(6分。每层意思2分)

  16.①“娱乐化解读”易误读和误解历史;②“娱乐化解读”不能承载深刻的思想和沉重的文化使命;③“娱乐化解读”削弱了教育作用,影响其所承载的历史和思想价值的传播。(6分。每层意思2分)

  17.①应关注历史发展的深层客观规律以及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②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③应强调和弘扬传统文学经典名著的精神。(6分。每层意思2分)

《警惕“娱乐化解读”》阅读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