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同先生传阅读参考答案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颓,闭之空室中。先生窥视 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斯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 汝何 知? 先生答曰: 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 伯兄骤闻而骇之,曰: 然则吾将试汝。 因杂出经义目试之,汗浸 千言,饿顷而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 几失吾弟。 户部亦愕然曰: 几失吾子。 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 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 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暑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 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 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优,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因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 长自见,而先生最闲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 布衣万斯同 ,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师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矜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
先生赎而归之。不矜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惟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溢曰贞文。(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欲豫焉 豫:参与。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顽,闭之空室中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因杂出经义目试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持之而泣,以告户部 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乃知先生之深于经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长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 然则吾将试汝。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参考答案】
1.【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解析】D项的 归 ,返回,送的意思。
2.【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C级。
【解析】C项两个 以 都解释为 把 ,介词。A项,之:代词;助词,用于主谓间。B项,固:于是;经由。D项,乃:才;竟,竟然。
3.【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析】A项 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 说法错误。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1)译文: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 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2)译文: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贿赂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参考译文】:
万斯同谥号贞文先生,字季野,鄂州人,是户部郎万泰的第八个儿子。万斯同年少时桀骜不驯,不肯服服帖帖地跟在哥哥们身边,哥哥也不重视他。他父亲想把他寄 养在僧人那里,后来因为他顽劣,就被关在净室中。万先生看见书架上有几十册明史,读了非常高兴,几天就读完了.他又看见经学的一些书,都读了。出来以后, 就常跟在哥哥身边,听他们谈论问题。一天,大哥学了一年要考试,万先生也想参加,大哥笑着说: 你懂什么? 万先生回答说: 看几个哥哥取得的成就,也很 容易啊。 大哥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 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于是拿出各类经文考他,万先生下笔千言,不一会就完成了。大哥十分惊 讶,拿着万先生写的文章哭了,把这件事告诉他父亲说: 差点耽误了我弟弟。 他父亲也惊愕地说: 差点耽误了我儿子。 这天才给万先生置办了新衣服新鞋 子,送他到私塾读书。一年多以后,派万先生去梨洲先生那里学习。万先生读书一目五行,如同决堤之水,然而他曾遵守先儒的戒律,认为没有益处的书不必读,没 有意义的文章不必写,所以他对书无所不读,却能识精要。
康熙戊午年间,皇帝下诏征召学识渊博的读书人,浙江巡道许鸿勋推荐万先生,而万先生极力拒绝。第二年,朝廷开始修《明史》,昆山徐元文学士邀请万先生前 往,当时史局当中征召的'士人被许以七品俸禄,并称之为翰林院纂修官,徐学士想援引这个例子来授给万先生,(官职和俸禄)万先生请求以布衣身份入史局,不用 授给头衔,不接受俸禄,主管人答应了他。各位修史官把稿件送来了,都要送到万先生那里复审。万先生阅读完稿件对侍从说: 拿来某本书某一卷,翻到某页记载 着某事,应当补进来;拿来某本书某一卷翻到某页记载着某事,应当参与校订。侍从照他说的去做,毫无差错。《明史稿》共五百卷都由万先生亲手定稿。万先生刚 到京城时,当时有人猜测他的专长在长史方面,等到他与昆山徐侍郎谈论《丧礼》时,人们才知道万先生深通于经书。徐侍郎于是邀请万先生把王礼之书的二百余卷 都完成了。当时京城才子集会,各人都把所擅长的表现出来,而万先生最闲静淡然。然而从王公以下到士人,没有不称他万先生的,而万先生与人交往,他自己只写 布衣万斯同 ,不曾有别的称呼。
万先生为人平和雅量,而其性格耿直。有个押送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贿赂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 斥并赶走了他。万先生不夸耀自己的意气,也不宣扬自己,尤其喜欢奖掖后进,惟恐做得不好。他在记述时多次恳切地表达这种想法,他应是亲身实施君子风范的 人。他死后,学生私下以 贞文 作为他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