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匆匆教案 篇一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人们在匆忙的生活中的迷茫与疲惫。他用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现实生活中的琐碎和痛苦描绘得淋漓尽致。以下是我对朱自清散文的一些教学想法和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帮助学生提高对人性的洞察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朱自清散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
2.分析朱自清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
1.导入
通过展示朱自清的一些散文作品片段,引起学生对他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分析朱自清散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
让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朱自清为什么选择描写人们在匆忙生活中的迷茫和疲惫,他想通过作品传递给读者什么样的情感和思考。
3.分析朱自清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让学生分析朱自清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对于表达情感和加强作品效果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写一篇自己的散文作品。同时,通过讨论和批评,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和分析朱自清散文作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
3.实践教学法: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朱自清散文匆匆教案 篇二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而备受赞誉。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人们在匆忙的生活中的迷茫和疲惫,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生活的真实面貌,也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以下是我对朱自清散文的一些教学想法和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朱自清散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
2.分析朱自清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内容
1.导入
通过展示朱自清的一些散文作品片段,引起学生对他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分析朱自清散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
让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朱自清为什么选择描写人们在匆忙生活中的迷茫和疲惫,他想通过作品传递给读者什么样的情感和思考。
3.分析朱自清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让学生分析朱自清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对于表达情感和加强作品效果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写一篇自己的散文作品。同时,通过讨论和批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和分析朱自清散文作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
3.实践教学法: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朱自清散文匆匆教案 篇三
朱自清散文匆匆教案
导语:《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安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的第四组。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点】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幻灯片、音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相关资料】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几所著名中学和
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他的散文成就很高,写景抒情,委婉细致,气质清新优雅,语言质朴而有风采。《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有诗集《雪朝》(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背诵给大家听?
2、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匆。板书课题。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先生吗?
5、解题:“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学会7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
3、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三、小组合作
1、读准词语: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
2、听写词语,互查互批。
3、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
四、读文解疑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五、指引探究,布置作业
1、读课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自主朗读,感悟体验
(一)自主阅读,组内交流: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用心体会。
2、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二)集体交流:
1、读出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指导朗读:体会时间短暂易逝。
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想开去——(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上一闪而过……)
(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想留住时间的迫切以及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
(3)过渡:是啊,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感叹、惋惜。
1、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朗读: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
3、细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
(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a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
b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
c问一问想问的人能做什么?
d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我能做——,我还能做——。
三、回读全文,懂得惜时
作者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
四、友情倾诉,共享格言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把一句有关惜时的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
五、作业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
第三课时
一、完成课后练习。
二、朗读课文,及朱自清先生的其它散文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