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手抄报:古时八德故事 篇一
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八德是古时候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和廉。这些德行被认为是一个人成为一个有德之人的基础。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一则关于八德的古时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村庄里。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李白的年轻人,他非常聪明而且勤奋。他的父母非常重视他的教育,教导他要成为一个有德之人。于是,他们经常告诉李白关于八德的故事和重要性。
有一天,李白听说村庄附近的一座桥坏了,无法通行。这座桥是连接村庄和其他地方的唯一通道,所以修复它变得非常紧急。村里的人们都非常着急,希望能够尽快修好这座桥。
李白决定自愿帮助修复桥梁。他知道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但他相信只有通过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他先是去了木匠那里学习如何修复桥梁。然后,他开始每天早上起得很早,来到桥梁旁边开始工作。
修复桥梁的工作非常辛苦,需要很多耐心和力气。李白每天都用心工作,不仅修复桥梁,还帮助其他人一起工作。他不计较个人的付出,只想着村庄的交通能够尽快恢复正常。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仁德和忠诚。
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桥梁终于被修复好了。村庄里的人们非常感激李白的付出,他们都认为李白是一个有德之人。李白的父母也非常自豪,他们知道他们的教育给了李白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八德是古时候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通过修复桥梁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仁、义、忠和智的重要性。一个有德之人应该以仁慈和善良的心态对待他人,遵守道德准则并尽忠职守。他还应该具备智慧和勇气,以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国学经典手抄报:古时八德故事 篇二
八德是古时候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它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和廉。这些德行被认为是一个人成为一个有德之人的基础。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另一则关于八德的古时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这家人有一个儿子名叫张三,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被教导要成为一个有德之人。他的父母常常告诉他关于八德的重要性,并希望他能够将这些德行应用到生活中。
有一天,张三听说村里有一位老人因为年老体弱无法照顾自己,生活非常困难。他决定去看望这位老人,并帮助他度过难关。当他到达老人家时,他看到老人住在一个破旧的小屋里,面临着食物和医疗的问题。
张三立即决定采取行动。他先是去村庄的商店买了一些食物和药物,然后回到老人的家中。他细心地照料着老人,给他做饭、清洁和按时给他服药。他还经常陪伴老人聊天,让他感到温暖和关心。
张三的行为引起了村里其他人的注意。他们都为他的善举感到钦佩,并纷纷加入到帮助老人的行动中。大家一起捐款、提供食物和医疗帮助,让老人的生活变得更好。张三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仁、义、孝和信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八德在古时候的重要性。一个有德之人应该以仁慈和善良的心态对待他人,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应该遵守道德准则并保持诚实和守信的原则。同时,他还应该尽自己的孝道,照顾和关心年长的亲人和他人。
八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教导了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和品德的人。通过学习和理解八德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道德修养,并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国学经典手抄报:古时八德故事 篇三
古时八德故事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1 泰伯采药 殷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字叫泰伯。他是周朝太王的长子。他的第三个弟弟。名字叫做季历。后来季历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姬昌。就是后来的文王了。生下来的时候。先有一只赤色的雀子。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户上。表示着圣人出世的祥瑞。所以太王有想把周朝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昌的意思。泰伯知道父亲的意思。就和第二个弟弟、名字叫仲雍的约下了。假称因为父亲有病。要到山里去采药。借着这个名头。兄弟俩顺便逃到蛮夷的地方。披散了头发。又在身上画了花纹。表示自己的身子。是不可以再在世上干事的了。孔夫子表扬泰伯。说他已经到了至德的地步。 2 赵孝争死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3 许武教弟 汉朝时候,有个姓许名武的,他父亲是早已死了,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叫许晏,一个叫许普的,年纪都还很小。许武每每在耕田的时候,叫他两个弟弟立在旁边看着,晚上许武自己教他两个弟弟读书。如若弟弟不听他的教训,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庙里告罪。 后来许武举了孝廉,但是他因为两个弟弟都还没有名望,就把家产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广大的房屋,所有坏的统统给了弟弟。所以当时社会上的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反而看轻许武了。 等到两个弟弟都得了选举,他就会合了宗族和亲戚们,哭着说明当时要给他弟弟显扬名声的缘故,并且把所有的家产,都让给了两个弟弟。;‘; 4 姜肱大被 汉朝时候,有个姓姜名肱的,表字叫做伯淮。和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叫姜仲海,一个叫姜季江的,天性非常友爱。虽然他们兄弟三个人,各自娶了妻子,可是不忍分开了睡,所以他们做了很大的被,兄弟三个人一同睡着。 有一次,兄弟们一同到府城里去,晚上碰着了强盗,就要杀他。他们兄弟三个人都抢着死,强盗也就把三个人都释放了,只抢了一些衣服和金钱去。 到了府城里,别人家看见姜肱兄弟们都没有了衣服,就问姜肱这是什么缘故。姜肱就用别的话来支开了,终究不肯说明,碰着强盗这一回的事。强盗们得知了,觉得很感激,并且很懊悔,就到了姜肱那儿,叩头谢罪,把以前抢去的物件,统统都还了他们。 5 缪彤自挝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缪单名叫做彤。表字豫公。他在幼小年纪的时候。早已没有了他的父亲。兄弟四个人。一同住在一块儿。等到后来各自娶了妻子。这几个妇女们就要请求均分家产。已经有好几次了。甚至于屡次有争闹的言语发生。缪彤听见了很感愤叹息。就关了门。自己打着自己说道。缪彤呀缪彤。你勤修身体。谨慎行为。学了圣贤人的法则。想去整齐世界上的风俗。为什么不能够去正了自己的家庭呢。他的弟弟们和那几个妇女听到了。就都在门外叩着头、谢了罪。缪彤才开了门出来。从此以后。他们一家的男男女女。就更加敦好和睦 。 6 王览争鸠 晋朝时候。有个著名友悌的人。姓王名览。他的母亲打他不同母的哥哥叫王祥的时候。王览每每流着眼泪。抱了哥哥。他的母亲虐使王祥和王祥的妻子。王览同了他的妻子。也一定赶去同做。后来王祥在社会上。渐渐地有了名誉。王览的母亲很妒忌他。就用毒酒要药死他。王览知道了。就拿了药酒来抢着喝。他的母亲就急急忙忙把药酒夺来倒在地上。因为了这一件事。他母亲的心里也就感悟了。当时吕虔有把佩刀。看佩刀上面刻着的字。带了这佩刀的人。做官可以做到三公。吕虔就把这佩刀送给王祥了。王祥拿来给了弟弟。果然后代的子孙。做公卿大官的有九代。 7 庚衮侍疫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姓庾。单名是一个衮字。表字叫做叔褒。那时候正逢着了大瘟疫。他的两个哥哥。都传染了疫病死了。第二个哥哥名叫庾毗的。又病得很危险。疫气非常的盛。所以他的父亲母亲和弟弟们。都避到外边去了。独剩了庾衮一个人不肯去。他的伯父叔父们硬要他也出去躲避。庾衮就说道。我的生性。是一向来不怕病的。竟不肯出外。他并且亲自扶持病人日夜不睡。有时候还抚着死去的两个哥哥的灵柩。哀哀的哭。这样的过了一百多天。流行的时疫、没有了。家里的人才回到家里来。这时候庾毗的病已经好了。庾衮也没有传染。地方上的父老们。都觉得很奇怪。 8 刘进束带 南北朝时候,南齐朝有一个人,姓刘,单名是一个琎字,表字子敬,就是刘瓛的弟弟。他的做人,是很刚方并且很正直的,在南宋朝泰豫年间,曾经做过明帝的挽郎。 有一次,他的哥哥刘瓛,半夜里在隔壁房间里,叫着他的名字,但是刘琎并不去答应他。等到下了床,穿好了衣服,到了哥哥床面前立正了以后,才答应了。刘瓛很怪他的弟弟,怎么答应得这样迟。 刘琎从从容容对他的哥哥说道,以前我因为身上的带子还没有束好,深恐防礼貌不周,得罪了兄长,所以不敢随随便便答应的。刘琎的敬重哥哥,是这个样子,所以做了一代有名的臣子。 9 牛弘不问 隋朝时候,有一个人叫做牛弘的,他原来本是姓寮。他的父亲名叫寮允的,做了后魏国的侍中官,所以皇上赐给他姓牛。牛弘的生平,最喜欢读书,他的见闻又很广博,后来做了吏部尚书。 他的弟弟名叫牛弼的,有一次,吃醉了酒,竟把牛弘驾车的一只牛,用箭射死了。牛弘的妻子去告诉丈夫说,叔叔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缘故,竟敢把你驾车的一只牛射死了。 牛弘听了这种话,也不以为意,只冷冷地回答他的妻子道,做干肉吃好了。他的妻子又说道,叔叔射杀了你一只牛,真是大大奇怪的事情呀。牛弘又回答他道,我已经晓得了。他的脸色很自然,仍旧读着书不息。 10 田真叹荆 隋朝时候,有一家人家姓田的,他家里同胞弟兄们,一共有三个,大的名叫田真,第二个名叫田庆,小的名叫田广。弟兄们三个人,要想分家了,家里的钱财产业,都已经议定平均分派。 但是堂前素来有一棵紫荆花树,长得来非常的茂盛,因此议定把这棵紫荆花树,也匀均分做三份。哪里晓得这棵紫荆树,还没有等他们来分,就顷刻枯死了。 大哥田真见了,叹口气说道,树木呢,原来是同株连根的,一知道将要分砍了,所以顷刻憔悴。照这样看起来,那末我们的人,还及不来这株树木呢。因此悲伤得了不得。兄弟们仍旧同住不分,大家更加友爱了,那棵紫荆树竟依旧照从前一样的荣茂起来。 11 李勣焚须 唐朝有一个大臣,叫做李勣,表字懋功。原来他本是姓徐,太宗皇帝爱惜他,所以赐给他也姓了李。并且因为他的功劳很大,所以把他封做了英国公。 当李勣做宰相的时候,他的姐姐偶然生起病来,李勣就亲自替他姐姐烧着火去煮粥。哪里晓得吹了一阵风来,竟把李勣的胡须烧着了。他的姐姐看见了,就说,我们家里男的女的用人多得很,为什么要你自己辛苦得这个地步呢。 李勣回答他姐姐道,我难道是为了没有人的缘故吗。我是因为现在姐姐的年纪已经老了,我的年纪也老了,虽然要想常常替我姐姐煮着粥,哪里能够呢。 1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国学经典手抄报
2.关于国学经典手抄报图片内容
3.关于国学经典的手抄报图片内容
4.小学生国学经典手抄报图片内容
5.国学经典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6.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资料
7.国学经典手抄报图片素材
8.国学经典手抄报图片内容:四书五经
9.最新关于国学经典的手抄报图片文字素材大全
10.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