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绘本朱家故事的教案 篇一
标题:《朱家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幼儿的家庭情感。
2.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本阅读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绘本《朱家故事》
2. 幼儿园大班教室
3. 手绘的朱家成员头饰
教学过程:
1. 导入 (5分钟)
老师展示绘本《朱家故事》,向幼儿们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引发幼儿们对家庭的思考和讨论。
老师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比如家里有几口人,每个人都做什么等等。
2. 欣赏绘本 (10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欣赏绘本《朱家故事》,并引导幼儿们观察绘本中的细节,如人物形象、家庭环境等。
老师可以逐页读绘本,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提问幼儿们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角色扮演 (15分钟)
老师将手绘的朱家成员头饰发给幼儿们,让幼儿们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老师可以提供简单的对话,让幼儿们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4. 小组讨论 (10分钟)
将幼儿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形象等。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创作活动 (15分钟)
让幼儿们自由发挥,以《朱家故事》为题材进行绘画或手工创作。
鼓励幼儿们通过绘画或手工创作,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
6. 故事复述 (10分钟)
请几位幼儿上台复述《朱家故事》的内容,并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补充和评论。
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提醒他们注意故事中的细节。
7. 总结 (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们继续喜欢绘本阅读,并加强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幼儿园大班绘本朱家故事的教案 篇二
标题:《朱家故事》的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2. 培养幼儿的情感理解能力,提高幼儿对他人情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情感管理能力,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处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准备:
1. 绘本《朱家故事》
2. 幼儿园大班教室
3. 图片或卡片,包含不同的情感表情
教学过程:
1. 导入 (5分钟)
老师以问候和表情的方式与幼儿们互动,让幼儿们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并引发幼儿们对情感的思考。
2. 情感讨论 (10分钟)
老师展示不同的情感表情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们观察和感受这些表情,并鼓励幼儿们说出自己对这些表情的理解和感受。
老师可以结合绘本《朱家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引导幼儿们讨论人物在不同情感中的表现和变化。
3. 故事分享 (15分钟)
老师朗读《朱家故事》,并引导幼儿们观察和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的情感,如开心、生气、担心等,并提醒幼儿们注意情感的原因和转变。
4. 情感游戏 (15分钟)
老师设计情感游戏,让幼儿们通过模仿和表演不同情感的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比如,老师可以说出一种情感,让幼儿们根据这种情感来表演,其他幼儿猜测这种情感是什么。
5. 情感绘画 (15分钟)
让幼儿们自由发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鼓励幼儿们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情感表情,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并鼓励幼儿们在画作中描述这种情感的原因和体验。
6. 情感分享 (10分钟)
请几位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绘画作品中的情感,并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评论和回应。
鼓励幼儿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绘画作品中的情感,并提醒幼儿们注意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情感表达。
7. 总结 (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们继续学习和探索情感,提醒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情感和他人的情感,学会正确表达和处理情绪。
幼儿园大班绘本朱家故事的教案 篇三
幼儿园大班绘本朱家故事的教案
目标:
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懂得家中的事情要共同承担。
准备:
1.PPT(演示文稿),部分绘本图片,黑板,小铃。
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绘本,用长尾夹夹住绘本的后半部分。
过程:
一、阅读封面,产生探究朱家故事的兴趣1.回顾拍全家福的经验。
师:你们拍过全家福吗?和家人~起合影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表情是怎样的?
2.认识朱家成员,发现朱家全家福的与众不同。
师:这是一张朱家的全家福,照片上分别是朱先生、朱太太和两个孩子。你觉得这张全家福怎么样?(出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的'不同寻常。)师(小结):是啊,朱家所有的重量都压在朱太太一个人身上,朱太太看上去心情一点也不好。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本《朱家故事》,找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吧。
二、自主阅读,理解朱太太不快乐的原因1.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的前半部分,寻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教师引导幼儿看看朱家父子在做什么,朱太太又在做什么。)2.幼儿分类梳理朱家父子和朱太太在家所做的事情。
师:朱太太为什么心情不好?这一家人都在做什么呢?你从第几页上发现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将各人所做家务的图片分类贴到黑板上。)师(小结):原来全家人的事情都由朱太太一个人做,朱家父子从不分担,难怪朱太太闷闷不乐。
三、分段阅读,感受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变化1.倾听故事,理解朱太太离开的原因。
师:直到有一天,朱先生和孩子像平时一样打开家门,可是没有人迎接他们,家里静悄悄的。壁炉上留着一封信,写着“你们是猪”……师:朱太太为什么说朱家父子是猪?
师(小结):原来朱太太觉得朱家父子三人太懒惰了,简直跟猪一样,所以生气地离开了家。
2.自主阅读,感受没有朱太太的朱家生活。
师:朱太太离开家后有人做家务吗?朱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第15页之后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发现朱家的变化。)3.交流分享,感受朱家的变化。
师:朱家发生了什么变化?人物有变化吗?环境呢?为什么画家要把这些全都画成猪的样子?
师(小结):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生活全乱套了,家里又脏又乱,就跟“猪”的家一样。
4.大胆表达,初步体会“共同承担”的意义。
师:这时他们最希望谁回来?为了留住朱太太,父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调整之前摆的各人所做家务的图片,感受朱家在家务分工上的变化,初步体会“共同承担”的意义。)四、完整欣赏故事,懂得共同承担的道理1.完整欣赏故事。
(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故事。)师:父子三人共同承担了家务,他们的表情怎么样?朱太太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
师(小结):瞧,全家人一起动手、共同承担,这样家庭才能幸福快乐!你喜欢现在的朱家吗?
2.联系生活实际,表达“我也会分担”。
师:你们家里的家务都是谁做的呢?你会帮爸爸妈妈分担哪些事情呢?
师(小结):你们也会做家长的小帮手,真棒!全家人一起分担家务,相信你们的家也是幸福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