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的故事「」【推荐3篇】

时间:2017-05-02 05:36: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纪晓岚的故事「」篇一

纪晓岚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她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坚强的意志力。她的父母知道,要改变命运,唯有通过教育。于是,他们尽力供给纪晓岚上学,希望她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纪晓岚从小就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她每天晚上都会偷偷拿出一支蜡烛,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即使家里没有电,她也不会放弃学习的机会。她深知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纪晓岚在学校表现出色。她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们对她的天赋和毅力赞不绝口。纪晓岚也因此获得了许多奖学金,这为她继续深造提供了机会。

然而,纪晓岚的家庭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她上大学。面对这个困境,她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主动去寻找解决办法。她通过勤工俭学和申请助学贷款,最终成功地进入了一所名牌大学。

大学生活对纪晓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她要面对来自城市的同学们,她要学习新的知识,她要适应新的环境。然而,纪晓岚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她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她还主动寻找机会参加实习,积累工作经验。

在大学期间,纪晓岚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然而,她从未退缩过。她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突破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她用毅力和智慧攀登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学者。

纪晓岚的故事激励着许多人,她的毅力和坚持让人们相信,只要有梦想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有才华和意志力,就能够创造奇迹。

纪晓岚的故事「」篇二

纪晓岚是一个年轻的作家,她以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想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她的故事充满了哲理和启迪,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和共鸣。

纪晓岚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她的故事往往带有一种哲学的意味,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和思考。

纪晓岚的作品也常常涉及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的探讨。她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展现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她用文字唤起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发了人们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纪晓岚的作品不仅在国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受到了国际读者的喜爱。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她的故事打破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让读者能够共同领略到人类命运的普遍性和共通性。

纪晓岚的故事不仅是一种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她用自己的文字传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她的作品激励着许多人,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

纪晓岚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但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她的才华和坚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创造自己的奇迹,只要敢于追求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她的故事鼓舞着无数人,让他们相信,只要心存希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纪晓岚的故事「」 篇三

有关纪晓岚的故事大全「汇总」

  导语:清代才子纪晓岚,乾隆年间进士

,从编修、侍读学士累迁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少年才子

  在直隶的东南隅,河间府的辖境内,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县邑,名曰献县。这里,地势坦阔,平畴千里,江流密布,河渠纵横,道路宽广,是京赣通往东南地区的门户。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月十五日,一代才子纪晓岚就出生在这里的崔尔庄。在文人笔下,纪晓岚的出生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传说纪晓岚出生的前一天夜里,一个火球从天而降,落入纪府的门楼,但纪府并未着火。正在书房假寐的 纪晓岚的祖父纪天申被惊醒后,看到书案上的蜡烛从烛芯里毕毕剥剥地一连爆出儿朵火花。俗云:'灯花爆,喜来到'。果然,第二天午时,一个男婴降生了。纪天申给这个孙子取名叫昀,号晓岚。

  这纪府里的五公子 纪晓岚,天资聪颖,禀赋异常,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极为敏捷。不仅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而且工诗、善赋、能文,尤长于联语对句,有 '神童'之称。到了九岁这年, 纪晓岚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看见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凤赶忙把树枝藏在袖筒里,恭恭敬敬地向教谕大人问好。教谕看着这个小顽童,心中喜欢,便想考考他。于是把纪晓岚叫到身边,出了一联,要他来对,上联是:'小童子暗藏春色。' 纪晓岚听了,心想先生定是看到了自己刚才顽皮的样子,便赶快对了一句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教谕听了含笑点头,没想到 纪晓岚对得如此巧妙,不禁连连称赞。

  后来,纪晓岚到河间府参加童生试,考官三年前刚中举,正踌躇满志,听说这个纪晓岚就是有名的小神童,便有心要考较考较他的才思。考官出了一句上联:'十岁玩童,岂有登科大志?'谁知纪晓岚不但丝毫不胆怯,而且反唇相讥,对了一句下联:'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考官听了,心中不悦却又无奈,猛然抬头看见门上贴着的门神,一句上联脱口而出:'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 纪晓岚不假思索地答 道:'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考官看这 '神童'对得如此工整巧妙,心中叹服。

  半年之后,这位考官升任河间太守。这天路过崔尔庄头的官道,看见路边有一群小孩正在玩耍,恰巧他们玩的球打进了轿子,太守身边的衙役厉声喝斥,吓得一帮小孩四散而逃。只有一个小男孩不但没跑,反而上前拦轿索球,太守仔细一看,认出他正是纪晓岚。纪晓岚此时也认出了这位太守就是他参加童生试时的主考,于是上前施礼问好。太守晃一晃手中的球说道: '好吧,我给你出一上联,你若能对得出,就把球还给你。' 纪晓岚笑着答道:'请大人指教。'太守说道: '童子六七人,惟汝狡。'纪晓岚脱口而出:'太守两千石,独公……'最后一字却迟迟不说出口。太守讶然追问:'独公怎样?'纪晓凤笑答:

  '太守大人如果把球还给我,就是。独公廉’,假如不还……'

  '不还怎样?' '那便是。独公贪啦!'太守闻此言,哈哈大笑,心想这孩子聪慧狡器,胆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心中高兴,便将球还给了纪晓岚。

  时光飞逝,纪晓岚在后来的童试、县试、府试、科试中连战连捷,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中解元。但乾隆十五年,纪晓岚的生母张氏去世,纪晓岚因服母丧,错过了两次参加会试的机会。直到三十一岁时, 纪晓岚才等到了机会。他连闯三关高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人翰林院,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二、初入翰林

  纪晓岚得人翰林,自然春风得意,他虽不善交际,但也常到儿位前辈府上行走,在他们的.指导下,学问日长,阅历渐深,很快地适应了官场生涯。但纪晓岚自幼喜欢恃才逞强,虽已迸人官场,这一性格仍未改变。

  一天, 纪晓岚和刘墉等几位文友聚会,刘塘提出要集诗对句,各位文友一致赞同,儿联对出以后,人们慢慢地失去了兴致。因为这种应酬之作,早已是这帮才子的老生常谈,可以说个个都是行家里手,毫不耗费心力。这时刘墉想起了一件事,对大家说道:'大栅栏的一家剃头店掌柜,前日到我府上请题愿额,我为他写了 。整容堂’三字,却一时没有想出上好的对联,烦劳诸位兄台代为撰洪。各位意下如何?'刘墉话声刚落,纪晓岚便答道:'石庵兄,缴有一现成联语,写出就可应付了。'说完他就吟出了这副对联:'虽然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大家听了,齐声叫好,只是嫌他对得太快。这时,又一个人说道:'我也有一联,虽不如纪兄之联工巧,但作为剃头店的门联来用,却也使得。'此联便是:'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大家也很欣赏这副联语,正要请刘墉写出。纪晓岚却又道出一联:'到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众人虽觉此联甚妙,但嫌纪晓岚只顾自己逞才,不管他人颜面,心中都有些不悦。不过纪晓岚脱口对句的事情也一时传为佳话。

  这年冬天,正逢纪晓岚在南书房当值,一位太监总管走进来。他听人谈论过新科翰林、河间府的纪才子,便走到纪晓岚身边,上上下下地打量起来,看他身材魁伟,英俊啸洒,不像人们传说 的谈谐滑稽的样子。但看他身上穿着皮袍,手里却拿着一把折扇。这是当时文人的一种雅好,不少文人学士都是这样,本不足为奇,但大冬天的,手里拿着把扇子,实在有些好笑,便上前冲纪晓岚笑了一笑,操着南方口音说:'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谈否?'纪晓岚听了总管的话,看看自己的打扮,也觉得有些滑稽。但他惯于恃才戏墟别人,哪里肯让别人开玩笑?正要出言回敬,忽然明白这老太监是给自己出了一联,里面嵌了春、夏、秋、冬四季之名,想到这里,站起来假作恭敬地施了一礼,说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南书房里立即爆出一阵哄堂大笑,老太监被戳到痛处,哭笑不得,十分难堪,苦笑着指点了纪晓岚几下,却又没说出什么话来,转身悻悻而去。

  自此,纪晓岚在朝中不仅才名远扬,而且他好用文才戏弄别人的名声也传了开来。

  三、结怨和砷

  乾隆帝晚年,宠信大贪官和砷,一时间,和砷位高权重,几乎一手遮天。而朝廷内外大小官吏,也大多趋炎附势,逢迎奉承,奔走门下。纪晓岚此时也是朝中大员,但他始终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坚决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并且不时借机讽刺和砷。

  话说和砷新造了一座府邱,在花园中建了一座凉亭,要在亭上镶一亭额。纪晓岚是文章圣手,他便求纪为之题写。纪晓岚虽不愿轻易得罪这个势利小人,但又看不惯其所作所为,见和绅这次有求于自己,便想暗中嘲弄他一下,让这位目中无人的权贵不要太张狂了。于是纪晓岚谦和地接待了和砷,又郑重其事地为和绅题写了两个大字:'竹苞。'这 '竹苞'二字,本是 《诗经·小雅·斯千》中的词语,其原句是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现在纪晓岚只写'竹苞'二字,和绅以为文简意丰,别有韵味,心想纪晓岚的学识确有过人之处,又看纪晓岚平日很少给人题字,今日却对自己恭恭敬敬,心中自然有儿分得意,也不怀疑他在戏弄自己,便兴致勃勃地拿回府去,制成金匾,端端正正地挂在亭上,并且常常向别人炫耀。

  一天,乾隆想起和砷新盖的府耶,便来到和府参观。到了和府花园,乾隆看见亭上的匾额,便问和砷是何人所书。和砷告知后,乾隆哈哈大笑,说道:'是啊,也只有纪晓岚才能写出这个词儿来……'和砷见皇上笑得古怪,不解其意。在场的刘墉对和砷笑道:'依鄙人之见,这是纪春帆(纪晓岚别号春帆)在和你开玩笑!'和砷追问:'他和我开的什么玩笑?'刘墉笑道:'你把‘竹苞’二字拆开来看,岂不是‘个个草包’吗?'和砷这才恍然大悟,心中义羞又恼,虽然当众不便发作,但心中恨得咬牙切齿,暗暗下定决心要报此仇。自从这一回,纪晓岚便与和砷这个专会巴结奉承的权臣结下了仇怨。

  四、谪戍天山

  果然时隔不久,纪晓岚同和砷的关系便紧张起来,和砷几次进谗言,参奏纪晓岚。但纪晓岚也是乾隆的爱臣,乾隆见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劝慰和砷一番后了事。

  和砷的阴谋不能得逞,哪里会善罢干休。终于,在乾隆三十三年夏天,和砷找到了报复的机会。这年春天,尤拨世当了两淮盐政,到任后风闻盐商积弊,也想趁机捞一把,但他居然索贿不逐,气恼之下向朝廷奏报前一任盐政普福借盐引贪污索贿。乾隆大惊,因为两淮盐引一项,己有二十多年没有上报备案了,其中说不清会有多少蒙混侵蚀的情弊。乾隆于是密派江苏巡抚彰宝会同尤拨世进行清查。两淮盐引案就这样悄悄地拉开了序幕。这是乾隆一朝著名的大案之一,其株连之众,史所罕见。

  彰宝、尤拔世接到皇上谕旨,立刻加紧盘查,不久即查出多起大案。纪晓岚的亲戚原任运使卢见曾也牵连在内。早在案发之初,和绅即得知此案牵连到卢见曾,心中暗自得意,便派人秘密监视纪晓岚的动静。此时纪晓岚也是左右为难,最终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他拿了一撮食盐、一撮茶叶,装进一个空信封里,用浆糊把口封好,里外没有写一个字。然后差人连夜送到卢家。卢家细想之下,明白了信封的用意:'盐案亏空查(茶)封。'于是急忙补齐借用的公款,并将剩余的资财,转移到别处。查抄的人来时,己经是半月之后了。

  和砷不肯善罢干休,便三番五次地向乾隆状告纪晓岚泄露查盐机密。乾隆也觉此事有些溪饶,便亲自查问纪晓岚。纪晓岚看自己否认也无益,索性坦承其事。乾隆虽有些不悦,但又钦佩纪晓岚才智过人,于是将他从轻谪戌乌鲁木齐。和砷本以为,这次能将纪晓岚置于死地,没想到他竟然能死里逃生。不过这次报复得手也使他暗吐了一口气。

  五、奉旨修书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十二月,乾隆帝下旨赦免并召还在乌鲁木齐戍边的纪晓岚。次年正月,乾隆下诏令其编修《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在时任大学士、军机大臣刘统勋的大力举荐下,纪晓岚被任命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与陆锡熊、孙士毅一道,负责全书的编纂审核工作。《四库全书》的编修,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乾隆年间的一个盛举,对于纪晓岚来说,更是他一生的主要成就。

  开始编纂后,纪晓岚日坐书城,博览群籍,寻章逐句。首先根据纂修官撰写在初步清理甄别书籍后提出了'应刊刻'、 '应钞录'、'酌存目'、'勿庸存目'等意见,经乾隆帝过目之后,再对纂修官撰写的各篇书目提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考订。从作者的年代、生平事迹,到著作的内容要旨、长短得失,乃至别本异文、典籍源流,都在纂修官原撰的基础上,或增或删,或分或合,反复予以修改。最后再按照传统目录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体例,通盘筹划,排序编次。如此浩繁的工程,前后共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编成《四库全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由于孙士毅在 《四库全书》馆时间较短,编修工作大多依靠纪、陆二人之力,而尤以纪晓岚的功劳最大。

  此外,在编修过程中,纪晓岚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次,乾隆驾临圆明园,巡视《四库全书》的编纂情况。纪晓岚正一边吸烟一边不停地忙碌,一锅烟刚吸到一半,忽然听得 '万岁爷驾到'的喊声,匆忙之间忘了磕去烟锅里的火,随手将烟袋插人靴筒里,跪倒在地给万岁爷请安。站起向皇上回话时,觉得脚躁上火辣辣地疼,原来是吸燃一半的烟火将他的袜子烧着了,但皇上正说着话,又不好打断,他只好咬牙忍着,疼得站立不稳,腿直打颤。正要跪倒禀明,乾隆看他举动失常,满脸是焦灼难耐的表情,奇怪地问道:'纪爱卿,你是怎么了?' '臣……臣靴子里,走……走水(失火)啦!'纪晓岚强忍着钻心剧痛答道。 '啊?'乾隆一听急忙挥手道:'快点出去!'纪晓凤跑到殿外,顾不得有失体面,坐在台阶上,一下子扒掉鞋袜,一股黑烟立刻冒起。看看脚上的皮肉,己经烧焦了一大块。乾隆和殿内的人出来看时,纪晓岚的烟锅还插在靴筒里,与靴子一同冒着烟,人们一时被逗得笑弯了腰。

  六、扈驾南巡

  乾隆在位期间曾多次南巡,或是称奉皇太后旨意,查阅海塘,或是称带皇子巡视,考察吏治,理由都是堂堂正正。这次,乾隆想让纪晓岚陪他南巡,又怕他出言劝谏。于是把纪晓岚召到宫中间道:'纪爱卿,肤来问你,江南山水,秀甲天下,你可愿去游览一番?'纪晓岚见皇上突出此言,一时不知是什么意思,以为皇上要放他外任,心中倒有些高兴,便答道:'江南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臣督学福建时就曾领略过江南美景。如蒙皇上垂爱,微臣愿意供任江南。'哪知道乾隆笑道:'朕怎么舍得让你离开朕呢?既然你对江南也有向往之意,正好陪朕去南巡。'纪晓岚一听,心中连呼上当,但已中了乾隆圈套,几次出言劝谏,隆只是不听,无奈只好扈驾出游。

  这一日,君巨游到杭州西湖,见湖水碧绿如玉,波澜不惊,靠近湖边的水面上,荷花亨亭玉立,煞是好看。乾隆见此美景,不由诗兴大发,脑中出现一句绝妙的上联,便对纪晓岚说道:'朕有一句上联,不知纪爱卿能否对上?此联便是:湖里荷花攥红拳打谁?纪晓岚听了,看见湖岸上种的蓖麻,不由脱口对出下联:'岸边麻叶伸绿掌要甚?'乾隆一听,立刻沉下脸来,他本想借此联为难一下纪大才子,戏弄戏弄他,谁知纪晓岚答得这么快,心中甚是不悦。纪晓岚一见乾隆变了脸色,马上明白了原因,心中暗骂自己不小心,只得默默无语地跟在乾隆身后,打算找机会弥补过失。

  到了八方亭,乾隆登到亭上,向远处眺望,西湖美景尽收眼底,又有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乾隆心中盛赞此美景,又想到一句上联,自觉十分绝妙,便朗声吟道:'八方亭,亭八方,孤立于亭上观八方八方八八方!'纪晓岚正愁没有机会弥补前罪,闻听此联,扑通跪倒在地,惶恐地高声说道:'万岁爷,爷万岁,臣跪在爷下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乾隆一听大喜,说道:'爱卿平身!肤赏你黄金百两!'纪晓岚站起身,心中松了一口气。

  由此一端,可见纪晓岚的机敏圆滑和应对之捷,亦可见其极善体察圣心。

  纪晓岚出身富贵,足登显宦,不会忠实地谋求贫苦百姓的利益,但他为人正直,也确实为百姓办过一些好事。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夏,京城一带大旱,次年又逢春旱,可谓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百姓饥渴号呼,难民沿路乞讨。纪晓岚得知并亲见此景,于是上疏请求放粮贩灾,言辞十分恳切。乾隆批准了奏议,放粮赈灾。纪晓岚还亲自监督放粮的官吏,以防他们中饱私囊。纪晓岚政绩平平,这种赈灾的义举成了他仕途上的一个亮点。

  七、阅微之著

  嘉庆五年八月,纪晓岚的笔记体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有五种二十四卷编订刊行,由门人盛时彦作序。

  纪晓岚历任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协办大学士等要职,总是一心秉承圣意,心事主,因而无甚政绩可言。但他毕竟还有不甘寂寞的一面,《阅微草堂笔记》便是在这种心态下写就的。其中的作品是纪晓岚追忆往日见闻的杂记之作,采访范围极广,上自官亲师友,下至皂隶士兵。内容极其繁杂,几地方风情、宦海变幻、典章名物、医卜星相、铁闻逸事、狐精鬼怪,几乎无所不包。全书共四十万字,收故事一千二百余则。

  纪晓岚学宗汉儒,对道学虚伪有所抨击。《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多处以嘲弄口吻讽刺所谓道学家的迂腐虚伪。

  嘉庆十年二月十日,纪晓岚受了风寒,从此一病不起。二月十四日,纪晓岚昏睡一天后,醒来精神异常振奋,儿子、儿媳赶忙送来了莲子羹。喝了一小半,纪晓岚摇头示意不喝了,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想了一个对子,你们对对吧!' 接着就吟出一句:'莲(怜)子心中苦'。儿子、儿媳哪有心思对对联?只得佯装思考。纪晓岚此时又用更低的声音说道:'何不对、对 。梨(离)儿……腹……内……酸……’'说罢,闭上了双眼。一代文豪、风流才子结束了他的光辉一生。

纪晓岚的故事「」【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