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国学经典故事【经典6篇】

时间:2012-07-03 08:39: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国学经典故事 篇一

国学经典故事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古老而经典的故事,幼儿可以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则著名的国学经典故事——《孟母三迁》。

据说,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曾经三次迁居。第一次迁到了离家较近的地方,第二次迁到了离家稍远一些但环境更好的地方,第三次则迁到了离家最远但学习条件最好的地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孟母为了让孟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迁居三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她相信通过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孟子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才。这种母爱和为子女着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孟母三迁的故事还告诉我们,教育是一种投资,需要家长付出时间和精力。只有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才能让他们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学习,与老师积极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此外,家长还应该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游戏等,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同时,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教育要从小抓起,不能等到孩子上学了才开始。在幼儿园阶段,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兴趣,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家长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与幼儿园老师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总之,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是一种投资,需要家长的付出和关注。家长要从小抓起,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有用的人才。

幼儿园国学经典故事 篇二

国学经典故事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故事不仅能够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则著名的国学经典故事——《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启蒙读物,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道德观念。这本书通俗易懂,很适合幼儿园的孩子阅读。

通过《三字经》,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书中有一句话叫做“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就能够做好事、行善举。又比如,书中还有一句话叫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怕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除了教育孩子的道德观念,国学经典故事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孩子们能够学习到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并且能够通过想象力来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这种培养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国学经典故事不仅能够丰富孩子的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我们要积极推广这些经典故事,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家长和教师要携手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有用的人才。

幼儿园国学经典故事 篇三

  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

  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

  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

  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

  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故事点评:陆绩六岁就懂得体念亲心的行为并非偶然,实为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父母以身作则外,他还研读经史,无数古圣先贤的存心和德行,从小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小朋友们,我们要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做个孝顺的好孩子。

幼儿园国学经典故事 篇四

  元觉劝父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

  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

  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

  他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

  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

  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

  “因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

  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

  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赶紧把老人接回家赡养。

  故事点评:《弟子规》中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假如父母的言行举止有过失,性格难以沟通,从尽孝的角度而言,子女还是应以婉转的语气劝说他终止不良行为,但不能语言犀利、态度不好。

幼儿园国学经典故事 篇五

  感动杀手的人

  春秋时期,有个昏君荒淫无道,他有一位大臣叫赵宣子,为人忠诚,时时处处都在劝谏君主。

  君主很不耐烦,有一天突然起了歹念,雇杀手想把赵宣子杀掉。

  这个杀手叫锄麑(ní),天不亮就到了赵宣子的家。

  这时赵宣子已经起床,端端正正穿好朝服,在那儿稍微闭目养神,等着上早朝。

  杀手见了很感动,心想:“一个人平居时都毕恭毕敬,这绝对是国家的栋梁。假如我杀了他,就是不忠,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假如不杀他,又失信于君主,这是不信。不忠不信,哪能在世上做人呢?”

  最后他不得已,就撞树自杀了。

  故事点评:一个人的威仪如理如法,竟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弟子规》中说:“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穿着应该整齐,不要不伦不类。戴帽子也应该戴正,不要歪着斜着。一个人如果有涵养,从外在的仪容装束上可以体现出来。

幼儿园国学经典故事 篇六

  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假如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将信将疑。”

  庞恭又说:“倘若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相信了。”

  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现在赵国离魏国比这里的街市远多了,议论我的又不止三个人,如果我走后有人说我坏话,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有分寸。”

  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但魏王果真听信了小人谗言,没有再召见庞恭。

  故事点评:判断一件事的真伪,不能偏听偏信,必须经过细心考虑,不然就会误把谣言当真。评论他人要小心谨慎,看别人有过错时,一定要再三观察,否则,妄加揣测就开始诬陷,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会给他人带来终身的伤害。

幼儿园国学经典故事【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