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郑板桥与竹子的故事(实用3篇)

时间:2014-09-06 01:41: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名人郑板桥与竹子的故事 篇一

郑板桥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化名人,他以其才华横溢和对竹子的热爱而闻名于世。在郑板桥的一生中,他对竹子的痴迷和探索不仅体现在他的艺术作品中,还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生活和思想。

郑板桥对竹子的热爱源自于他对自然的痴迷。他认为竹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份宝贵礼物,它不仅可以用来建造房屋和制作家具,还可以作为艺术材料和文化符号。郑板桥将竹子视为一种纯洁和坚韧的象征,他认为竹子的形态优美、色彩清新,寓意着坚韧不拔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因此,他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竹子的形象,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在郑板桥的作品中,竹子常常以各种形态出现。有的时候,他将竹子画成长长的笔直的形状,象征着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有的时候,他将竹子画成弯曲的形状,寓意着人生的曲折和变化。无论是哪种形态,郑板桥都能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画技将竹子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常常被人们称为“竹子之美的诗篇”,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仰。

除了在艺术作品中,郑板桥对竹子的热爱还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他常常在自己的庭院里种植竹子,观察竹子的生长和变化。他认为竹子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生长能力是人类应该学习的榜样,因此他常常以竹子为师,通过观察竹子的生长来启发自己的思考和创作。他还研究竹子的用途和特性,发明了许多与竹子相关的工艺品和家具,将竹子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

郑板桥与竹子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艺术家与艺术对象的相遇,更是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通过对竹子的热爱和探索,将竹子的美妙展现给世人,传递了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他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使人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追求内心的纯洁和坚韧。

名人郑板桥与竹子的故事 篇二

郑板桥是中国清朝时期的著名文化名人,他以其才华横溢和对竹子的热爱而被世人所称道。在郑板桥的一生中,他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段故事不仅仅是一种对自然的热爱,更是对自身追求的一种反映。

郑板桥对竹子的热爱源自于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在他看来,竹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份宝贵礼物,它的形态优美、色彩清新,寓意着坚韧不拔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因此,他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竹子的形象,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理解和感悟。他将竹子画成各种形态,有的时候笔直挺拔,有的时候弯曲多变,每一幅作品都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和不同的寓意。他的作品常常被人们称为“竹子之美的诗篇”,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然之美的赞美。

郑板桥与竹子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作品中,还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生活和思想。他常常在自己的庭院里种植竹子,观察竹子的生长和变化。他认为竹子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生长能力是人类应该学习的榜样,因此他常常以竹子为师,通过观察竹子的生长来启发自己的思考和创作。他研究竹子的用途和特性,发明了许多与竹子相关的工艺品和家具,将竹子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生活中充满了竹子的气息,竹子成为了他的灵感来源和精神追求。

郑板桥与竹子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艺术家与艺术对象的相遇,更是一种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学的思考和感悟。他通过对竹子的热爱和探索,将竹子的美妙展现给世人,传递了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他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使人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追求内心的纯洁和坚韧。他与竹子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永恒的艺术之美。

名人郑板桥与竹子的故事 篇三

有关名人郑板桥与竹子的故事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名人郑板桥与竹子的故事。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爱竹,他赏竹、画竹、咏竹,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可以说他的成就是建立在竹上的。人们喜欢郑板桥,在很大程度上是喜欢他的竹画、竹诗,乃至竹一样的品格。

  古代文人由于审美情趣、生活境遇、处世观点不同,对花草树木各有偏爱。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陆游爱梅,早已成为文坛佳话。大戏剧家李渔更把他所爱的花卉当作自己的性命,他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郑板桥爱竹,虽没有把竹当作自己的命,但他把竹当作自己的儿孙子弟,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却也格外真挚感人。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爱竹总如教子弟,数番剪削又扶持”。这些联语诗句,生动地表现了板桥先生对竹的一往请深,他精心修剪百般呵护,如先生之教育子弟,如长辈之爱抚儿孙,绝不哗众取宠,毫无矫柔造作,自然、亲切、真挚,如果没有对竹的真爱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疏疏密密复亭亭,小院幽篁一片青,最是晚风藤榻上,满身凉露一天星”。“轩前只要两竿竹,绝妙风声夹雨声,或怕搅人眠不着,不知枕上已诗成”。“新篁初放,在夏月中,能驱吾暑,能豁吾胸”。从这些清新幽美的诗句中,可见竹也真不负板桥之爱,在郑板桥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板桥不但以之消暑纳凉,赏心悦目,而且在竹声中吟诗,伴竹声入眠。其安适潇洒超脱之情,令人羡慕、向往。“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这话用到郑板桥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正因为他对竹有如此深情,竹才成了他笔下的爱物。在郑板桥的`画作中,竹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他画竹的成就也相当高。《清代学者像传》评:“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丁亥烬遗录》称:“古代画墨竹称文与可为圣……继起者惟郑板桥”。从这些评论可见郑板桥画竹虽不说独步千古,但能与文与可和苏轼相提并论,足可称为大家。

  郑板桥不但善画,还善于总结经验,他在画竹实践中总结出的创作理论,颇具真知灼见,为后世研究创作理论的人所看重。当有人向他请教画竹诀窍时,他说:“后园竹十万个,皆吾师也,复何师乎?”“凡吾所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师法自然,独出新意,而不是陈陈相因,这是他能“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重要原因。他总结出的“眼前竹”,“胸中竹”,“笔下竹”,“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更是创作理论中的精华。他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竹,又不是眼前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郑板桥通过一次画竹的过程,形象地揭示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获得创作冲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不是文艺理论家,但可以说他参透了创作的天机。

  在郑板桥众多的题画诗中,有大量的咏竹之作。他借竹抒情,托竹言志,留下了许多广为传诵的咏竹名篇。“衙宅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听竹声萧萧,想到了人民啼饥号寒,看一枝一叶,想到自己这些小官吏的责任和使命。忧民之心,尽瘁之意依依可见。“老老苍苍竹一竿,长年风雨不知寒。好叫真节青云去,任尔时人仰面看。”“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诗中之竹,有品格,有气节,坚韧不拔,超凡脱俗,这是郑板桥推崇的人格境界,也可以说是他人格的写照。

  拓展:郑板桥人物生平介绍

  1.早岁艰辛

  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郝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真州之江村设塾教书。

  2.客居扬州

  雍正元年(1723年),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

  雍正三年(1725年),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京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

  3.求学通仕

  雍正五年(1728年),客于通州,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

  雍正七年(1730年),作《道情十首》初稿,三十九岁,徐夫人病殁。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识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雍正十年(1732年),郑板桥四十岁,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捷音》诗。为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现焦山别峰庵有郑板桥手书木刻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乾隆元年(1736年),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乾隆二年(1737年),滞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图仕进,未果,南归扬州,得江西程羽宸资助,娶饶氏。乳母费氏卒。

  乾隆四年(1739年),作七律四首赠淮南监运使卢见曾。

  乾隆五年(1740年),为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作序。

  乾隆六年(1741年),入京,候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

  乾隆七年(1742年)春天,郑板桥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并手写付梓。

  乾隆八年(1743年),将《道情十首》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司徒文膏。

  郑燮《难得糊涂》

  4.两任知县

  乾隆九年(1744年),妾饶氏生子。郑板桥任范县知县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

  乾隆十一年(1746年),自范县调署潍县。同年,山东发生大饥荒,经常发生人吃人现象。潍县原本繁华大邑,因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逃荒行。

  乾隆十二年(1747年),满洲正黄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

  乾隆十三年(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板桥随同前往。时值秋熟,潍县灾情渐趋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作还家行纪其事。为防水浸寇扰,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秋末,书修潍县城记。乾隆出巡山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

  乾隆十四年(1749年),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病逝。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重订家书、诗钞,并手写付梓。

  乾隆十五年(1750年),撰板桥自序。同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状元桥,作文昌祠记。

  乾隆十六年(1751年),海水溢,板桥至潍县北边禹王台勘灾。郑板桥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板桥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深得百姓拥戴。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

  乾隆十七年(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在文昌祠记和城隍庙碑记里,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

桥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官潍七年,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为时所重”。板桥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归田之意与日俱增。

  5.晚年生活

  乾隆十八年(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后,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

  乾隆十九年(1754年),郑板桥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亭,往来山阴道上。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参加了两淮监运使虞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并结识了袁枚,互以诗句赠答。这段时期,板桥所作书画作品极多,流传极广。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画了一幅《竹石图》,一块巨石顶天立地,数竿瘦竹几乎撑破画面。右上角空白处题诗一首:“七十老人画竹石,石更凌嶒竹更直。乃知此老笔非凡,挺挺千寻之壁立。乾隆癸未,板桥郑燮。”下揿两方名号印。画幅右下方空白处又押上“歌吹古扬州”闲章一方。郑板桥颠沛了一生,不向各种恶势力低头,仍如磐石般坚强,如清竹般劲挺,如兰花般高洁。诗题得整整斜斜,大大小小,或在峰峦之上,代之以皴法;或在竹竿之间,使画连成一片;或在兰花丛中,衬托出花更繁,叶更茂。画上题诗,宋元即首,并非郑燮始创,但如郑燮之妙,实不多见,妙就妙在各类艺术高度统一。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766年1月22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

名人郑板桥与竹子的故事(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