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 篇一
故事梗概:
小铃铛是一个可爱的小铃铛,它住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一天,小铃铛遇到了一只迷路的小兔子,于是它决定帮助小兔子找到回家的路。在找路的过程中,小铃铛遇到了其他的小动物,它们也都加入了寻找回家的行列。最后,小铃铛带领着小兔子和其他小动物们顺利找到了回家的路。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教育幼儿要有爱心,关心他人;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教学准备:
1.幼儿园小班故事《小铃铛》;
2.小铃铛的图片;
3.小兔子和其他小动物的图片;
4.幼儿们的手工制作的小铃铛。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老师先给幼儿们展示小铃铛的图片,引发幼儿们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向幼儿们讲述小铃铛的故事。让幼儿们想象自己是小铃铛,遇到了迷路的小兔子,决定帮助它找到回家的路。
2.观察和讨论
老师出示小兔子和其他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们观察并讨论这些动物的特点和能力,引导幼儿们想象小铃铛带着它们一起寻找回家的路。
3.团队合作
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动物角色,由一位幼儿扮演小铃铛的角色。幼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小兔子和其他小动物们找到回家的路。
4.制作小铃铛手工
幼儿们用彩纸、铃铛等材料制作小铃铛的手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5.展示和分享
幼儿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小铃铛手工,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经历和感受。
6.反思
老师引导幼儿们反思这个故事的寓意,让幼儿们明白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 篇二
故事梗概:
小铃铛是一个快乐的小铃铛,它住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一天,小铃铛发现花园里的花朵都枯萎了,于是它决定帮助花朵恢复生机。小铃铛用自己的铃声唤醒了春天,接着它用自己的铃声给花朵们带来了雨水,还用自己的铃声为花朵们伴奏。最后,花朵们都恢复了生机,花园重新变得美丽。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的关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教育幼儿要关心自然,保护环境;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幼儿园小班故事《小铃铛》;
2.小铃铛的图片;
3.花朵的图片;
4.幼儿们的手工制作的小铃铛。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老师先给幼儿们展示小铃铛的图片,引发幼儿们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向幼儿们讲述小铃铛的故事。让幼儿们想象自己是小铃铛,帮助花朵恢复生机。
2.观察和讨论
老师出示花朵的图片,让幼儿们观察并讨论花朵的特点和美丽之处,引导幼儿们想象小铃铛通过自己的铃声为花朵们带来了雨水和音乐。
3.音乐欣赏
老师播放相关的音乐,让幼儿们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好,并引导幼儿们和音乐一起舞动。
4.制作小铃铛手工
幼儿们用彩纸、铃铛等材料制作小铃铛的手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5.展示和分享
幼儿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小铃铛手工,分享自己在故事中的感受和想象。
6.反思
老师引导幼儿们反思这个故事的寓意,让幼儿们明白关心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探索从瓶中取出铃铛的不同方法,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探索的结果。
2、大胆讲述自己的方法,体验救出铃铛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装有铃铛的小矿泉水瓶子若干;筷子、磁力棒、磁图钉、铁丝、橡皮泥(小组一份);幼儿记录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2、教师材料:操作材料一套、记录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材料,创设问题情景。
(价值分析:由可移动的瓶子到固定的瓶子,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铃铛掉进了瓶子里,用什么方法可以把铃铛取出来?
2、在瓶子不能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瓶中的铃铛取出来?
二、幼儿操作和记录,并交流不同的想法。
(价值分析:通过两次操作,探索多种方法,尝试记录结果。)
(一)第一次操作
1、出示操作材料,认识材料。
提问:这些材料你都认识吗?
2、教师提出要求:请用一种方法把小铃铛救出来,看谁最先把铃铛取出来。
3、交流:谁把铃铛取出来了?
你用了什么方法?你是怎样把铃铛取出来的?
小结:你们很会动脑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用1种材料(或2种材料)就把铃铛取出来了。
(二)第二次操作
1、教师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
1)你可以试试自己别人的方法,也可以试试刚才没用过的材料想出新的办法。
2)记得把你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纸上,比比谁的方法多。
2、幼儿再次操作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交流自己的实验情况。
交流:1)谁的方法最多?
2)谁和他的方法不一样?
小结:我们用磁铁吸一吸、筷子夹一夹、钩子勾一勾、用橡皮泥粘一粘等方法,从不能动的瓶子里救出铃铛。
三、延伸活动。
(价值分析: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如果瓶子里掉进去的是积木、玻璃珠、塑料玩具呢?刚才这些材料还能用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我们去个别化活动室试试。
幼儿园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分享,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2、初步培养幼儿对故事中语句的理解能力。
3、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丰富词汇:圆溜溜、亮晶晶。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2、小铃铛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
出示小铃铛
提问:这是什么?
教师:这是小花猫的小铃铛,真好玩。如果你想玩,你会怎样对小花猫说呢?
小花猫会不会把自己的小铃铛借给别人呢?
二、展开
1、教师操作纸杯手偶分段讲述故事,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讲到“小花猫对小花狗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丢的”时,
提问:谁想戴小花猫的小铃铛?小猫是怎样做的?
——讲到“小花狗正在河边玩,看见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时,
提问: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如果你是小花狗你会怎样做呢?为什么?小花猫会被谁救上来呢?
——讲到结尾时,提问:是谁救了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是怎样做的?
2、出示挂图,完整欣赏故事,学说故事对话。
提问:
(1)小花狗看到小铃铛后是怎样对小花猫说的?“圆溜溜”是什么意思?
还有什么事圆溜溜的呢?小花猫把铃铛借给小花狗了吗?
(2)小白兔为什么想戴小铃铛?“亮晶晶”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
小花猫愿意把铃铛借给小白兔吗?为什么?
(3)小山羊喜欢小花猫的铃铛吗?为什么?还有什么东西丁零零?小花猫是怎样说的?
(4)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是怎样做的?
(5)小花猫为什么难为情?最后它是怎样做的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一起要互相
帮助,有好东西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三、结束
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玩具给同伴玩,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附故事:小铃铛
小猫今天真漂亮,脖子上带了一个小铃铛。走起路来,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响。
小花狗看见了,说:“呦,小铃铛圆溜溜,多好玩!给我戴一下好吗?”
小猫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脏的。”
小白兔看见了,说:“瞧,小铃铛亮晶晶,多好玩!给我戴一下好吗?”
小猫说:“不行,不行,会让你你弄坏的。”
小山羊看见了,说:“小铃铛丁零响,多好听,给我戴一下好吗?”
小猫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丢的。”
小猫蹦蹦跳跳,走到小河边,往水里照照自己的影子,嗨,多漂亮的小铃铛,圆溜溜、亮晶晶、还会“丁零丁零”响呢!
它伸长脖子,想照照清楚,没想到脚一滑,扑通一下,掉到河里去了。
小花狗正在河边玩,看见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连忙去拉它。
“嗨呦——————”哎呀!小花狗拉不动小花猫。
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见了,连忙跑过来帮忙。
“嗨呦!嗨呦!嗨——————”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猫拉上岸来。
小花猫多难为情呀,它低下头,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说:“你们也戴戴小铃铛吧!”
幼儿园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听故事,懂得同伴间要友好,有玩具时与同伴一起玩。
2、学说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短句。
3、乐意回答教师的提问。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能安静地听故事,懂得同伴间要友好,有玩具时与同伴一起玩。
学说故事名称和故事中的短句。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花猫的形象,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小花猫今天真漂亮,瞧,她得脖子上戴了什么?今天老师讲一个《小铃铛》的故事,请幼儿学说故事名称。
二、教师结合插入图片讲述故事。
三、提问:
1、小花狗看见了小花猫的小铃铛对小花猫怎么说?
2、小白兔看见了小花猫的小铃铛对小花猫怎么说?
3、小山羊也想玩小铃铛,他对小花猫怎么说?
4、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把小花猫从河里拉上岸来,小花猫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怎么说?
四、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第二遍。
活动反思:
小年龄段的幼儿缺乏交往经验,不懂与同伴分享。故事《小铃铛》用生动形象的动物和优美的语言描述如何与人分享并互相帮助的道理。活动开始通过小花猫引出故事,引导幼儿说出圆溜溜、亮晶晶等词。小铃铛的引出激发了幼儿想要听故事的欲望。
在活动第二环节中, 通过老师的讲述引导幼儿理解、熟悉故事。通过倾听故事,在老师启发性的提问中,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了故事内容,记住了故事的角色。学习了理解词语:圆溜溜、亮晶晶。在讨论交流中,孩子懂得了要学习小动物唉帮助别人,乐于分享。
最后一环节,通过幼儿的讨论,交流,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真正的含义,提升幼儿经验。懂得有好东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互相帮助的道理。
幼儿园小班故事《小铃铛》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歌曲,尝试用不同音量的声音唱歌。
2、能尝试创编歌词并演唱,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铃铛一对,小铜鼓,小喇叭。
2、幼儿用书第4册第20页。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小铃铛,提问:这是什么呀?
2、教师敲一敲小铃铛,让幼儿感知歌声有轻有响,有大小不同的音量。
二、教师演唱歌曲,幼儿倾听。
1、提示语:铃铛会唱歌,听听他是怎样唱的?
2、教师唱歌曲,让幼儿感知歌声有轻有响,有大有小不同的音量。
3、教师边做动作,边再次示范唱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跟教师学唱歌曲。
2、反复演唱,并可配上动作,如:1~4节用拍手表示摇铃铛,5~8小节用点手指表示轻轻摇铃铛。
四、活动延伸:创编歌词。
1、启发幼儿讨论:歌里出来唱小铃铛,还可以唱什么乐器?
2、启发幼儿创编歌词,如:一只小铜鼓,咚咚咚咚响,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响。
一只小喇叭,滴答滴答响,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