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土人情作文 篇一:家乡的美食文化
家乡风土人情作文 篇二:家乡的传统节日
家乡风土人情作文 篇三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吃丰富的地方—海丰。每家每户每天必喝的咸菜,还有梅陇菜粿、公平甜桃、牛肉饼,过年时家家户户要吃的菜茶……
我的家乡靠大海,一眼望去,大海无边无际,汹涌澎湃。起浪的海面上就像有一群调皮的小孩在翻跟斗。风平浪静的大海就像可爱的宝宝正在睡觉。海边还有许多奇形怪状的贝壳,有的像星星,有的像月亮,有的像一只只美丽的小蝴蝶……海边的家乡可真美!
乡下人家喜欢在大海边散步。喜欢那里奇形怪状的贝壳。除了这些乡下人家还喜欢种花呢!春天到来的时候,乡下人家会在房前种几株花:月季花、梨花、桃花等。这些美丽可爱的小花都争着开放。桃花抬起它们那害羞的脸蛋,像一位位美丽年轻的姑娘,正在张望着陌生的世界。梨花姐姐穿上了雪白的衣服,像刚睡醒的花美人……它们就像农民伯伯那么朴实。
家乡有个草莓园。我可喜欢去摘草莓。摘草莓是件不容易的事呀!我走进草莓园,我看到了一片又大又红的草莓在我面前。草莓生长在泥土里,所以我们一定要穿雨靴进去才不致于弄到全身都是泥。我小心地踩过泥土,轻轻把草莓摘下来放到篮子里。这件事看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呀!
在家乡,我是多么的快活啊!
家乡风土人情作文 篇四
我的家乡——南城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它物产丰富:有绿油油的油菜,有闻名的麻姑茶叶,有新鲜的淮山和莲蓬;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家乡有一条缓缓东流的盱江河,很长很老,也很美。
清晨,沿河方向望去:满目葱笼,柳条随风摇曳,婆娑起舞,密叶团团簇簇,欣欣向荣。疏密相间的枝条织成一幅翠绿的轻纱,似惟似幕,掩映在窗前,温柔、甜美。我的心也甜甜地沉醉在绿河的怀抱里。
盱江河,它拥抱着澄碧的天空,它催开火红的春花,它抚爱潺潺的溪泉。啊!盱江河,您托着人类生存之舟,穿过生活的波浪,扬帆而去。盱江河的水滋润着南城人民,装扮着南城,给人们带来无限幸福与乐趣。
家乡有一座美丽的实验小学,是我的母校,我在这度过了六年小学生涯,想着昔日和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玩耍,所留下一滴滴的汗水,是多么开心,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实验小学是一所全县著名,全市闻名,全省知名的小学,它为祖国培养了一代代的人才,真可谓是劳苦功高啊!我为能在这样一所小学上学而感到自豪!
家乡的人民朴实厚道,勤劳好客。每天天刚亮的时候,垄上、河边、街道、小巷里,便有了人们劳动的身影。如果你有机会到我的家乡,好客的人民定会以美酒相待,美丽的田园风光会让你留连忘返。
我的家乡虽比不上北京的美丽,比不上上海的繁华,但我爱她,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像母亲一样哺育我成长。
我怀着那种对母亲的情感,从心底轻轻说一声:“我爱您,我的家乡——南城”。
家乡风土人情作文 篇五
我无意间浏览到“清新武夷幔亭宴”。“幔亭宴”是武夷山最具古远历史和传奇色彩的宴席。相传秦始皇二年中秋,武夷君、皇太姥和魏子骞等武夷十三仙在武夷山幔亭峰顶设彩屋幔亭数百间,大宴乡民,仙凡高聚,幔亭招宴由此而来。
去年12月,武夷山庄给世人展示了“简约而不简单”的一场“幔亭宴”。武夷山庄挂满红灯笼,山庄门前有6根大大的天香冒着六缕青烟,一对大红腊烛正燃着火焰,烟雾飘绕,充满纯朴武夷风情。宴会厅里,优雅的古乐曲四起;宴会厅正上方悬挂一幅红黑牛头图案字画,另两侧高挂棕衣、红辣椒干,大红绸布;宴会厅内挂满红灯笼。场景气氛浓郁,气派非凡,给人以乡村民俗的感觉。
宾客置身在浓郁民俗风味的宴会厅中,听赏典雅的古乐曲,仿佛人间仙境。宾客首先在红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晚宴开始前,宾客用香在自己名字下烧洞表示已到,两名主宾点燃宴会的喜烛和香火。随后,两位叔叔抬出一缸米酒,绕厅一圈放下,两名记者分别开坛和打酒,酒香芳香四溢,不喝酒者已经似醉非醉了。司仪致古词,最后一名主宾鸣锣开始正式的晚宴。
幔亭宴不仅有独特的仪式,更能品尝到美味的佳肴。菜肴可分四道。第一道是名为"玉女迎宾"的10个小碟,有用冬笋片拼成玉女峰图案的武夷晨曦冷盘,还有南山寿饼、五香咸笋、青梅珍珠等,都是当地百姓家制小菜,那种纯纯的清清的山野味让宾客仿佛来到山林;第二道为主菜,有翡翠流霞、干鱼宴仙、龙游风舞、忆恋嫦娥等充满武夷乡土气息的12道热菜,暖暖的爽爽的让您有些许温酒的情趣;第三道是点心,有清明果、山粉包、野茶饺等用野菜加工而成的民间小点,宾客看着这各式各样的小点心爱不释手;第四道是水果,果香让您神清气爽。美味让宾客赞不绝口。
幔亭宴真是大武夷具有传奇色彩的神仙宴,不仅能品到美味佳肴,还能一睹武夷山的乡土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
家乡风土人情作文 篇六
我们家乡,节日气息十分浓烈。不管是春节还是清明节、端午节都很隆重。
每年的春节,在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做些室内外的祭祀活动。家里,要给自家祖宗烧香烧纸,燃放鞭炮;室外要到外公家的祖坟上去祭祀;正月初一和十五天就去自家的祖坟上去祭祀,都表示对去世的长辈的哀思,还要祈祷祖宗对祭祀人及家人的保佑。
在我们镇每年春节都要舞龙灯、跳花灯和舞狮子。特别是舞龙灯,近年来越来越时兴,正月十三是我镇的赶集日,镇政府专门设置奖项,让几十条龙龙凤呈祥,对舞得好的龙灯队成员实施经济奖励。在晚上观看龙灯更为壮观,烟花鞭炮浓烟四起,响彻云霄,观众人山人海、满街遍布。
关于龙灯,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新婚夫妇若是出钱买下“龙宝”放置家中,来年准能生下一个胖小子。你说神不神?
花灯,现在在我们镇就更加时髦了,很多家庭办喜事,都要请他们去“坐堂”,新式的老式的花灯舞应有尽有,档次越来越高。
新年,新结婚的年轻夫妇,一定要到女方娘家去拜年。玩耍几天后,回家时,每家亲戚都要发给新人“红包”和一些“回篼粑”,决不让姑爷空手而归。其他亲戚之间为了表示素有往来,也要相互拜年。一般是小辈先给长辈拜年,然后长辈才去给小辈“还礼”。这样亲戚之间的感情联络得越来越浓厚。
亲戚之间除了春节来往甚密外,要数每年的清明节了。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要买上亲纸和炮仗以及礼物到外公家去“挂亲”——挂念亲人。生的送礼,死的烧纸钱和挂亲。这一天,可以说比春节燃放的鞭炮还要多,比春节外出的人也多得多,大人小孩熙熙攘攘、漫山遍野,鞭炮烟花从早晨连续不断地响到下午七点左右。漫山遍野的坟头都挂上了白色的亲纸,整个人间悲切沉沉、白蒙蒙一片。
每年的端午节,也是家乡的隆重节日。我们家乡人过端午节、吃粽子很有讲究。到端午节这天,男方要带上礼物去女方家“打端午”,女方则要送给未婚夫新布鞋和一个棕丝斗笠。现在,人们经济发达了,男方都要给未婚妻买贵重礼品,如高档服装,手表,项链什么的。
吃粽子也有传说,包粽子的人会在某个或几个粽子中隐匿小粽子或硬币,煮熟后看谁能吃到它,吃到的人,端午后会有好运气。
特别是大端午——五月十五,县城每年都要到乌江大河举办“赛龙舟”,场面十分热闹。江面车水马龙,河边沙滩上观众比比皆是,临时摊点应接不暇,参赛船只锣鼓喧天,吆喝声连绵不断、魂牵梦萦……此情此景使人觉得比过春节更胜一筹。
我们家乡的风土人情你了解了?还有很多的乡情待下次告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