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美德征文【推荐3篇】

时间:2014-08-07 04:30: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弘扬中华美德征文 篇一

众志成城,共筑和谐社会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其独特的美德而闻名于世。这些美德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进步的基石。然而,在时代的变迁中,一些不良的行为逐渐侵蚀了我们的社会风气,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弘扬显得更加迫切。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才能实现中华美德的弘扬,从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中华美德是一种道德规范,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种和谐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还表现在对自然环境和他人利益的尊重。中华美德教导我们要以和为贵,要以和谐为目标,要以和平为追求。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尊重他人的权益,关爱他人的感受,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的社会。

弘扬中华美德需要从小事做起。每个人都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美德。例如,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在公共场合保持秩序,尊重他人的权益,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财物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够传递出我们对中华美德的尊重和关注。我们还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些行为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也能够传递出我们对中华美德的认同和传承。

弘扬中华美德还需要教育的力量。学校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德心、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美德的内涵和重要性。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培养中华美德的重要途径。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道德引导,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让他们从小就明白中华美德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弘扬中华美德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注重道德修养,尊重他人,关爱环境,才能真正实现中华美德的弘扬。让我们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共筑和谐社会,为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弘扬中华美德征文 篇二

传承中华美德,建设和谐世界

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特点,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进步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弘扬面临许多挑战。我们应该以传承中华美德为己任,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

中华美德的核心是以和为贵,以和谐为目标。和谐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睦相处。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尊重他人的权益,关心他人的感受,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的社会。中华美德教导我们要以和为贵,追求和平、和谐的生活,这对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至关重要。

传承中华美德需要从教育做起。学校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德心、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美德的内涵和重要性。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培养中华美德的重要途径。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道德引导,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让他们从小就明白中华美德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弘扬中华美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华美德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中华美德在社会中的传播。媒体也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宣传中华美德的典型事迹和好人好事,引导社会风尚。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捐赠等方式,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注重道德修养,尊重他人,关爱环境。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践行中华美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弘扬。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中华美德,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

弘扬中华美德征文 篇三

弘扬中华美德征文1000字三篇

  导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着传统美德,深植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慨之中。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弘扬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传统美德,使我们在良好的教育下茁壮成长。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使人陶冶爱国情操,从小树立爱国爱民的志向;它让人孝顺父母,对其充满孝心;它让人仗义疏

财,尽力帮助别人。它感化了身边的一切,让处世的人明白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从而弥补了愚昧与笨拙、丑陋与缺点。

  孔子教会了我们礼,仁。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墨子教会了我们要热爱和平。

  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博爱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老子教会了我们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方法来源于事物的规律。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

  中华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去继承与发扬。让我们一起弘扬伟大的中华美德。

  篇二:弘扬中华美德

  时间在飞逝,人类在进步,在历史的长河上又多了无数深深的烙印。这其中就有令我们无比自豪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老祖宗在那无比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那么多奇迹,那么多财富,令全世界都无比震惊,名声响彻云霄,虽然他们的肉体已灰飞烟灭,但是他们的灵魂依然存在,精神不可磨灭,并且还在一代一代的延续,更加的发扬光大。

  祖先们是聪明的,也是无私的。他们把自己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精华毫不保留的传承给了我们。这里面既包含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然而精神方面的财富才是永恒的。虽然它是无形的,但是它又真真切切的存在。它带给我们的力量是无穷的。真是这强大的力量使我们奋发图强,努力拼搏,进取创新。

  显然这强大而又无形的力量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影响了多少有志青年。因为它们是精华,是真理,是大家都承认和认可的。所以它才能世代相传,被子孙后代们继承和弘扬。

  那么,作为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呢?如何利用这批宝贵的精神食粮呢?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广泛的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祖先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深刻理解传统美德的本质与内涵,明白他们那崇高的思想。只有清楚什么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才能谈该怎么做,做什么。

  其次,作为活力四射的新一代,我们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未来的接班人,承载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应该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用不同的方式把传统美德传播发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理应看得更高,望的更远。我们要把自己的传统美德在全世界发扬光大,让世人领悟我们的风采和强大。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盛,民族才会更加团结。

  我们都是有知识的青年人,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理应知道这些传统美德对我们一生的作用。我们要时刻把这些传统美德放在心里,作为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总则。继承和发扬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中体现的。只是知道而不去实施,那么这些精华是绝对不会被继承下去的,更不能被发扬光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能被遗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幸,那是多么的可悲啊。我们绝不能让这种悲剧上演的。

  作为志向高远的新一代,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就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淋漓尽致的把它们继承和发扬光大吧。

  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优良传统美德,将会是人类前进道路上一条永远亮丽的风景线,为了理想,创造奇迹,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篇三:弘扬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着传统美德,深植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慨之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以俭为本,以节理事的质朴之风,“己知不欲,勿施于人”的修身品行,历久弥新、世代相传。这些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道德的根脉,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我们必须发扬光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华夏之地,历来崇尚公而忘家,精忠报国,无数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以报国为追求,在民族危亡之际,总是挺身而出,“我以我血荐轩辕”。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林则徐“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避避趋之”。这种关心国家命运,心系民族危亡的可贵品质,有口皆碑,流芳百世。

  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炎黄子孙,重气节。讲立身,脊梁直,骨头硬,浩然正气之士灿若群星,他们立身做人光明磊落,对国家民族忠心耿耿。战国时的屈原、汉代的苏武、宋朝的文天被祥等,生活富裕时不骄奢淫逸,生活贫寒时不动摇志向,强暴面前不屈膝变节,留下了“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民族风骨,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一直是严酷的。祖先们不屈不挠,艰辛创业,用勤劳的汗水,改造山河,建设家园,发展文明,铸就了不向困难低头、舍得吃苦耐劳的民族传统。“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开拓精神,“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砥砺之志,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赞美、崇尚和仿效。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我国劳动人民历来崇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凡事恪守信约,履行诺言,说到做到,言而有信,以至今天人们仍以“诚实贵如珠宝,守信乃人民之珍”,“言必信,行必果”等谚语、格言,当作处世、修身的根本。

  勤学求索,自强不息。世代流传的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故事,张衡艰辛创制地动仪,祖冲之倾注毕生心血计算圆周率,司马迁发愤60年著《史记》,不都是我国人民勤奋学习,刻苦攻关,坚忍不拔精神的体现吗?

  力戒靡奢,克勤克俭。中华民族倡导清廉节俭,千百年来一直以俭为本,以朴为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十分珍惜劳动成果。“俭以养德,奢必丧志”被人们奉为生活的宝鉴。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从孔子提倡“孝”开始,对父母尊重、赡养,被视为做人的起码道德;不孝,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由孝敬父母进而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童叟无欺,敬老尊贤,成为衡量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

  谦和礼让,严己宽人。“满招损,谦受益”,先人后己,和睦邻里,宽厚待人,一直是我国人民在相互交往时所遵循的准则,为华夏神州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好,共同为国效力的故事,就是着眼大局,胸襟博大,不纠缠个人恩怨得失的典范。

  助人为乐,先人后己。从古到今,中华民族一向把慷慨解襄,救人之危、解人之难当着自己的最大快乐。友人、邻里、同事之间友好相处,彼此关之,相互照顾,亲密和谐。“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历来受到人们的唾弃。

  尚德重义,厚德载物。古人强调立身做人“品德为先”、“道义为上”,认为美好的品德能够容纳天地万物,信奉“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君子之交淡如水”。这种传统美德,造就了无数公而忘私、舍生取义、人格高贵的优秀人物,培育了纯朴、忠厚的民族性格。

  朋友们,让我们都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吧!

弘扬中华美德征文【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