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控制度 篇一:构建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保障企业发展
财务内控制度是企业为了保障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透明度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它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企业有效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和信誉度。本文将从建立财务内控制度的必要性、构建财务内控制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财务内控制度的运行和监督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建立财务内控制度的必要性不言而喻。财务内控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的财务活动,防止财务失误和违法行为的发生。它可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同时,财务内控制度还可以帮助企业预防和控制各种风险,包括财务欺诈、资金浪费和资产损失等。只有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构建财务内控制度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首先是内控制度的全面性原则,即财务内控制度应该涵盖企业的各个环节和部门,确保整个企业的财务活动都能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其次是内控制度的适度性原则,即财务内控制度应该根据企业的规模、性质和风险特点等因素进行量身定制,既不能过于复杂和繁琐,也不能过于简单和粗糙。此外,还需要注重内控制度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变化。最后,财务内控制度的构建需要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包括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和各部门的员工等。
最后,财务内控制度的运行和监督是保证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一方面,财务内控制度的运行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财务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等。他们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独立、客观地进行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另一方面,财务内控制度的监督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市场监督等。只有通过不断的监督和改进,才能确保财务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
总之,构建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保障企业的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信誉度。因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度,确保其有效运行和监督。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步发展。
财务内控制度 篇二: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财务内控制度是企业为了保障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透明度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它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企业有效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和信誉度。本文将从财务内控制度的定义、重要性和对企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财务内控制度的定义。财务内控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财务活动、保障财务安全和提高财务效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它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审计制度、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等。财务内控制度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企业的财务活动合法、规范和透明,防止财务失误和违法行为的发生。
其次,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财务内控制度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它可以规范企业的财务活动,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财务内控制度可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防止财务欺诈和虚假陈述。其次,财务内控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预防和控制各种风险。它可以防止资金浪费、资产损失和财务违规等风险的发生。最后,财务内控制度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信誉度。它可以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财务内控制度对企业的影响。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可以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财务内控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的财务活动,优化财务流程,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财务内控制度可以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种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最后,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竞争力。它可以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度,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财务内控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规范财务活动、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和信誉度。因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度,确保其有效运行和监督。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步发展。
财务内控制度 篇三
一、财务会计内控制度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企业整个资产结构中,以理论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现阶段,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并不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使企业在评估无形资产的过程中,忽视了自身的真实价值。无形资产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不能够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制度,做好财务管理环节。
(二)管理制度缺失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现阶段,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旧存在较多缺陷。主要是企业只注重经济收益,却忽视财务会计内控制度的审计,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缺失,阻碍企业的发展进程。
(三)核算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在我国实行的会计法中,从宏观方面分析,是为了使企业财务会计与企业管理能够相互制约,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按照会计法的相关准则。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是指:通过采用与会计相关的理论基础,并且依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实行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法。但是,现阶段,在企业财务会计内部审计过程中,核算制度不健全,不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这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二、完善财务会计内控制度审计研究的对策
(
一)全面贯彻和落实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现阶段,在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过程中,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合作、努力制定,并且已经受到国资委员会的强力支持,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这些重要部门的关注以及支持,是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审计的关键。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不断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就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就要求政府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各个管理部门应明确承担的具体职责,做好自身管辖范围内的工作,不断关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设以及审计环节,并且全面落实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实施,加快企业的发展进程。其次,当地政府部门在评价企业信用等级过程中,应使员工利益与内控评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职能,从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二)加大力度宣传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认为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很多的经济成本,并且不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部分企业领导还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现,会威胁到自身的权威。因此,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并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建立内部控制审计管理机制。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应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方式应由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例如,政府可以组织专家讲座、座谈会议、交流会议,转变企业管理人员的认知结构,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认识到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此外,通过开展宣传活动,还应使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强化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秩序,能够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加快企业的发展进程。
(三)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现阶段,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审计部门与咨询业务应独立行使各自职权,依据会计法的相关规范,会计师事务所行使内部控制审计,对于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够为其提供咨询业务,应确保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但是,事实上,大部分事务所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已经成立了单独咨询机构,但是,却由事务所投资并且控制,他们之间仍旧存在密切的联系。并且被审计单位在咨询审计师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采纳审计师的意见,在此阶段,审计师会建议被审计单位选择自己成立的咨询机构,进而为咨询机构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重视管理此类现象,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大惩处力度。
(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
在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认识到内部控制审计业务会加快企业的发展进程。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审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才能够适应财务会计审计发展的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其专业管理水平,以使审计人员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内部控制。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新时期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对策,我们能够看出,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审计环节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限制,导致审计环节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应重视内部控制审计环节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财务内控制度 篇四
事业单位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有利于单位资金的长远规划与科学使用,这样一方面能促进单位财务工作的良好开展,另一方面也是单位积极响应大政方针的直接表现。但就目前来说,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仍存在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内控意识薄弱、监管力度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全面发挥。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财务目标由基础目标、发展目标以及终极目标组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逐渐向绩效最大化方向迈进,并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资金预算收入管理模式,积极转向绩效导向的良性发展模式。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现状
1.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部分事业单位尚未设置专门的财务职能部门,相关财务工作由其他人员兼职;部分单位虽设立了财务部门,但没有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健全的工作章程,导致财会业务交叉、人员职责不清;部分单位尚未成立内审部门,导致内部审计作用无从体现,严重影响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内控意识薄弱
内控意识是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保证,而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内控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对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全面的内部控制知识,尤其是部分领导片面认为财务监管等同于内部控制,这种内控意识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内控制度的顺利实施。另外,相关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迫在眉睫。
3.监管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管制度,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偏低,财务人员工作随意性较强。另外,相关制度要求“收支平衡”,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各事业单位会想方设法地在年终前将财政拨款用完,缺乏对财务花销的有效监管。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
1.提升内控意识
事业单位应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内控意识,明确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从多方面入手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合理展开。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事业单位领导是会计工作、财务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单位会计工作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负重要责任。因此,在新形势下应不断地提高事业单位对内控目标、参与主体等方面的认识,将内控制度建设提高到全员参与的高度,尤其是加强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讲座,加强单位领导对内控知识的学习力度,提高领导对内控方向的认识,进而强化单位整体的内控意识。与此同时,应明确财务部门负责人、单位领导、经办人员等在内控过程中的具体职责要求,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与制衡机制,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内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2.健全内控制度
在新形势下,国家需积极出台科学合理、易于实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具体步骤:第一,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明确事业单位不同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能,实现合理分工,同时明确财务内控的具体内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保证财务核算的完整性、合法性与真实性,从而在不同经办人之间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资金的安全性;第二,建立健全内部核查制度,全面审查事业单位资金、资源来源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审核不同部门的资金效益动态,审核财务制度是否存在漏洞,审核经济事项的具体执行状况,监测资金流向及经济活动的效益,确保资金数额的真实性以及资金来源的合规性;第三,建立与国家内控制度、单位实际相吻合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和强化资金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单位的资金流向。
3.加大监管力度
鉴于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监管不力的现状,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应积极做出调整,设立财务内控监管部门,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管,全面、系统地了解单位的内控情况,准确把握内控薄弱环节;加强财务监管,在充分发挥内控作用的同时,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对单位内部控制与财政业务进行独立评价,全面掌握制度状态与当前的业务情况,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促使事业单位效益的最优化。另外,为了全面提高内部审计效果,还应从制度层面赋予内部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4.完善人才培养
事业单位财务控制,一方面需要完善的监督监理体制,另一方面需要人才的强力支撑。高素质的人才是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主体,也是保证各项财务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中新鲜事物的增多,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新形势下,必须完善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策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全面管理,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定期进行学习与培训,普及最新的专业知识与财务技能,全面优化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与此同时,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此外,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与考核制度,加强对财务人员日常工作业绩、思想道德水平、培训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考核,避免财务人员做x账、滥用公款等现象。通过合理的奖罚制度,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内部控制现状为切入点,从提升内控意识、健全内控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完善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策略,旨在为一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财务内控制度 篇五
[摘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获得了稳步提升,且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财政管理工作也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因而财会内控制度的合理建设与否,成为企业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在财会内控制度审计方面仍然存在着部分缺陷,阻碍了企业发展脚步。为了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从存在的缺乏无形资产管理意识、监管力度待加强、风险评估机制问题入手,探究合理的内控制度建设方式及其意义,提出了加强监管和人员管理、做好风险规避工作、科学的分析工作以及强化预算管理等方面的举措。
[关键词
]新时期;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审计研究
新时期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也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企业如何提升竞争力,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需要在内部管理工作中进行完善。财会工作是企业健康发展和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资金合理利用和保障的重要方式。作为企业本身,也要着力规避风险,探究更有效的管理模式,在日益发展的经济形势下提升管理水平。
1企业财会内控制度的论述
世界经济正朝着一体化的趋势而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的经济体系和市场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在制度建设还是在内部管理工作上都面临了更大的挑战。而财会内控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从其根本含义上来看,包含管理和控制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从资金管理分配、成本计算到后期的决策工作,都离不开合理有效的管理,也是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方式。而内部控制则是将具体的工作细节进行落实到位,并且将财务活动控制在一个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由于财务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内控工作也能及时地发现可能存在着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方案,来保障财产的安全,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2财会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2.1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前文提到过,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企业的互相竞争也成为了必然结果。企业若想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始终处于不败地位,就需要对市场形势进行分析之后,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来制定最合理的发展方案。而财会内控制度工作,不仅是企业决策前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日常运营的基础。而作为企业的审计部门,责任更加重大。除了保障资金和财产的安全之外,还需要针对企业的特点制定发展方针,着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保持稳定[1]。
2.2是企业资源合理调配的必要措施
企业的发展除了对资金的需求之外,设备、人才、技术手段等都是非常关键的发展因素。因此企业的财会内控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更在于优化人力资源和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当企业的会计信息能够具备真实性和有效性时,那么不但在管理水平及效率上有所保障,还能从根源上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减少可能产生的风险。
3新时期下财会内控工作的缺陷
3.1缺乏无形资产管理意识
新时期下,企业竞争力不仅仅依靠的是经济实力。相反,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下的时代,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作用已经达到了同等的高度,换而言之,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应该更加提升。但是在目前的财会内控工作当中,很多企业只注重了有形资产的保护,对于无形资产,例如企业的专利技术,特许权等方面,并没有将其摆在日常工作的重心上,忽视了其实际价值。从企业的发展角度上来看,管理体系应该包括无形资产,才能扩大企业的优势。正是由于这一方面的问题,让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出现了不完善,甚至带来了各种管理风险。
3.2监管力度待加强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经营管理工作需要以良好的制度作为基础,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否,不仅和经济发展有必然联系,也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很多企业往往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财会制度的合理建设,监管力度也需要加强。从整体趋势上来看,除了监管部门的设置不合理之外,监管人员并没有将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例如监管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形式,并不能真正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无法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2]。另外,企业对于人员的管理工作也存在弊端,人员缺乏责任感,对于财务信息随意修改的乱象出现,也是不规范的具体体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企业出现经济风险的主要原因。
3.3风险评估机制问题
企业的风险评估机制应该做到相对完善,才能从根源上提升企业的安全运营。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有些企业在财务信息的统计和整理上出现了失真现象,对于信息的准确性无法保障。因此对于企业运营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就无法获取相关资料,也无法针对性地进行体系建设。另外,对于风险评估内容和指标的正确选举与否,也是准确识别风险并进行管理的重要举措。笔者也对一些现阶段可能出现的财会内容问题进行了举例和总结.
4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合理举措
4.1加强监管和人员管理
企业内部财会内控工作的有效落实不仅要加强内控监管力度,还要在人员管理上进行完善和优化。监管方面,企业需指定专门的内部监管体系,了解财务部门的职责所在,并设好监管机构,旨在对所有财务活动进行有效审查,在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另外在人员管理方面,需要着重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职业能力[3]。尤其是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能力。企业可以定期地对会计师进行能力培训,尤其是新时期下对于科技手段和设备的使用,使日常工作能够符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而职业素养的形成则体现在自身的思想意识方面,要具有主动服务意识,将内控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中心,减少因人员失误带来的经济风险。实际上,我们不难勘查,内控制度的成效是需要良好的内部监管环境的。企业的管理层需要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且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对监管制度的建设和人员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为稳定内控环境提供关键的体系保障。
4.2风险规避工作
风险规避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构建合理的风险评估标准,这是财会内控制度的关键内容。为了能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就需要管理者结合企业本身的发展趋势进行体系建设,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定期审查,以便于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新时期下,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企业本身都面临了更大的挑战,企业容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为了切实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还需要对风险进行预警[4]。预警机制是前期的重要工作,从企业的产品研发阶段就需要被重视。例如对于产品是否在制造中存在缺陷或风险,产品的销售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等,从各个细节方面对配置进行合理规划,让风险规避工作能够全面覆盖。而这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也是确保企业工作的正常开展,避免因技术手段不到位或是资金问题导致的风险。第二是要建立财务分析和管理标准。对于企业来说,风险规避工作的核心在于能否正确地对风险进行评估,这一工作的前提在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准确性,也就是财务信息需要从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进行评估,例如企业未来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的资产流动,或是出现短期负债等,提升企业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
4.3科学的分析工作
科学的分析工作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由于财会内控工作是基于整体的企业经济收益而展开,企业的主要收益来源在于有形和无形的产品提供。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产品,科学有效的分析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企业需要研发和市场相适应的新产品时,就需要在前期进行各种条件的分析。作为财务部门,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在于产品是否能成功地走向市场,能够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如果产品本身的价值和效益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则说明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很有可能产生风险,后期的产品收入可能无法满足生产成本。特别是一些有形产品,其价值受到多种方面的制约,包括生产方式、原材料选择、资金链的合理性等,这些条件分析都是财务管理部门对于内部的控制手段,有效避免了各类问题的产生。
4.4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的前提在于合理的组织机构建设,并且要有完善的会计管理系统。而新时期下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也让企业的发展有了更有效的技术保障。预算管理工作首先包括对项目的过程控制。对于企业来说,财务部门获取信息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前期的计划工作就需要进行有效执行。在各项经营活动开始之前,企业要确定发展的目标和管理计划,然后考虑到影响活动开展的条件。例如对于工程企业来说,就需要对人工费用、材料消耗、设备使用等多个环节进行财务预算。对于决策管理层,要了解预算过程中的重点费用,尤其在细节方面需进行合理管控,避免因计算失误而产生的财务混乱[5]。实际上企业可以根据预算内容来进行授权体系,不仅便于管理部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管控和全面预算,还能对责任进行划分,将责任进行清洗授权,提升审计工作的正规程度。
5结语
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尤其是在新时期,企业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时效性,注重和时代的结合。财会内控制度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应该成为日后工作的核心。在不断提升监管力度的同时,还要对人员素质、能力以及财务风险的评估规避上进行完善优化,保障企业运营的安全完整,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让企业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
[1]张晓萌.基于新时期下企业财务部门财会内控制度的审计研究[J].财会学习,20xx(4):134-134.
[2]耿宏玉.新时期财政部门财会内控制度审计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3):194-195.
[3]王书佳.新时期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及财务风险规避研究[J].财会学习,20xx(8):234-235.
[4]蔡芳芳.新形势下探究促进施工企业财务审计实效性提升的对策[J].财会学习,20xx(10):153-154.
[5]梁永刚.企业财务管理、内控机制建设和风险防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xx(s2):61-62.
财务内控制度 篇六
按照财政部、国家教委《中小学财务制度》的有关要求,在教育经费实施财政统一结算支付新办法后,根据量力而行、勤俭办校的精神,为确保我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学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如下:
一、预算管理
1、学校应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编制年度预算计划。全部收入纳入预算,并根据收入情况统筹安排各项支出。预算外资金必须按规定全部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2、学校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预算计划,坚持收支平衡的原则,不得超预算增加支出。因特殊情况需调整后逐级上报。
3、学校在每个预算年度末,应编制本年度决算草案,并在规定期限内上报。并在校务公开栏内公开。
二、收入管理
1、学校财务主管领导应掌握上级财政拨款数据,做好登记。
2、学校出售报废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必须上缴国库。
3、学校的一切收费行为须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所有收入都要开列合法的收据,禁止一切乱收费。
三、支出管理
1、学校须根据支出预算,体现勤俭办校的原则。
2、根据支出计划,建立申购制度,按金额额度分级审批。
3、支出凭证须有经手人、验收人、分管领导签字方可入帐。
4、注重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做到内容完整,凭证合法,手续齐全。
四、财产物资管理
1、财产物资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设立固定资产、低值耐久及低值易耗品帐目,建立专项管理制度。
2、所有财产物资均按请购、验收、领用、保管、登记、使用、维修、处置等制度执行,执行情况每学期由财产保管员汇报一次。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3、学校每年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按有关规定办好报损和报废手续。报损报废要逐级申报、审批。
4、学校不定期对财产物资的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并做好记录。
五、经费报销制度
(一)办公费使用范围及规定
1、范围:办公费主要用于学校添置办公用品、教师差旅费、学校门窗及台凳小修理、支付水电费等,不得移作它用。
2、实施大宗办公用品的定点采购,购置的办公用品及其它支出要符合上级有关规定和本校规定的报销手续,对校产设备作好详细的登记,每学年末由保管员将校产设备有关情况汇报副校长。
3、购置的物资应有经办人,在购置前经副校长审核、校长审批。
4、购置物品一律入库后再领取使用,由经办人、保管员签字,副校长批准后报销。
5、凡上级调拨物资,要进仓入帐,校产管理员记好帐。
(二)差旅费报销规定
1、两个相符:差旅费票价必须与报销相符,实际车程价与报销价相符。
2、每次到本镇或市出差费:单边报销伙食费40元,车费10元,双边报伙食费40元,车费20元;在学片内办事,不作为出差。
3、差旅费报销要做到月月清,有效期限原则上为两个月。
4、签字顺序:经办人填写好差旅费报销单,报账员复核,副校长审批。
5、到市学习培训、考察等按文件标准报销。
六、申购验收制度
1、学校的一切办公用品由校领导商定统筹购买,杜绝零星购买。
2、办公用品由校长安排人员负责购买,零星购买须填写请购单,校长审批。
3、购买办公配置设备或维修办公配置设备,必须通过学校召开会议公布,做好会议纪要。
3、所有物品(购买或调换)均需经验收后,入库登记。
4、领用物品须办理有关手续。
七、报废报损制度
1、教学仪器、设备及器材因自然老化或无法修理,可予报废。
2、教学仪器、设备及器材一次修理费用超过原价的一半,可予报废。
3、报废报损仪器、设备及器材须填写报废报损申请单,一万元以内经学校分管领导批准,一万元以上经学校上级部门批准,方可报废报损。
4、经批准报废报损的仪器、设备及器材,要及时到财务部门销帐,同时调整教学仪器、设备帐册。
5、已报废报损的仪器、设备及器材,可拆零件作维修用,教导处处理,不得继续存放在仪器室内。
八、会计档案管理
1、按照《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报账员负责对会计档案定期归集、审查核对、整理立卷、编制目录、装订成册。
2、每年年终后形成的会计材料,应由报账员装订立卷,并保存一年备查。次年按上级规定,由报账员编造移交清册,送学校档案室统一保管。
3、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年限,按规定分永久、定期两类进行归档。
4、财务人员调离岗位,须办妥会计资料交换手续,有移交时的遗留问题,应写出书面材料进行说明。
5、除上级主管局查帐和物价部门年审外,会计档案的查阅、凭证的复印,都应征得学校领导的批准方可。
九、财务人员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和各项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和执行财政制度,切实做好算账,记账报账工作。
2、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财经收支情况,并向师生员工公布有关收支账目,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