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一
在我成为一名美术教师之前,我曾是一名热爱艺术的学生。我对于绘画、雕塑和各种艺术形式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美术教育作为我的职业。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意识到了读书对于一个美术教师的重要性。
我还记得我在大学期间读过的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做《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美术教育理论知识,还为我解决了很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而不仅仅是教授他们绘画技巧。这使我深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
在阅读中,我还发现了一些关于美术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和启发。例如,有一项研究表明,学生通过参与艺术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发现使我更加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鼓励他们多做作品并提供详细的反馈,以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除了理论知识,读书还帮助我了解了一些国内外著名美术教育家的思想和教学方法。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对于我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我读过一本关于教育家约翰·杜威的著作,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他的观点,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并尝试采用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通过读书,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有关美术教育的知识和技巧,还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读书不仅扩大了我的视野,还激发了我的思考和创造力。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才能成为一名更好的美术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二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知读书对于我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读书,我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还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读了很多有关美术教育的书籍和论文。其中,有一本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名字叫做《激发创造力的美术教育》。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而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绘画技巧。我开始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使我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
除了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我还读了很多关于艺术史和艺术家的书籍。这些书籍为我提供了很多灵感和启发。例如,我读过一本关于梵高的传记,通过了解他的艺术创作过程和生活经历,我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这使我更加热爱艺术,并希望能够将这种热爱传递给我的学生。
通过读书,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发现了一些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有一本书介绍了一种名为“反转教室”的教学模式,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讨论和实践,并将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导师。我尝试了这种教学模式,并发现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的来说,读书对于一名美术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读书,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还丰富了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思维方式。我将继续坚持读书,并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为我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三
2016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读书心得体会(一)
前段时间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
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
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
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读书心得体会(二)
从我加入这个幼儿师范队伍开始,由于自身比较偏爱美术,所以我平时喜欢找一些美术方面的书看。希望在书本和实践中能进一步走进美术,绘画水平普遍,想象力差等特点,虽然再上学期间已经学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书,但是我还是愿意细读这本《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促使我想挖掘更深处。
本书主要研究教育者如何根据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规律及其年龄特点,以美术为媒介,充分发挥其价值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着学前儿童美术的发展,美术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以及幼儿欣赏、绘画、手工教育的实施指导和美术评价。
最后还展示了一组美术教育活动设计案例,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也给正处在摸索阶段的老师指明了方向,因为这些问题均来自我自己的实践,所以,读来仿佛觉得许多地方都是自己曾不注意的或是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尚处在迷惑中,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抱着向专家取取经,看能否从中解解惑的认真态度,我在通读本书后还对有的章节还进行了精读与摘录。
从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从小班到中班上学期,儿童由于视觉的分化及情感关系,所画的人大多都是没有身体的头足人,同时以非站立的平躺形式呈现。
再对于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的`主题《轱辘轱辘》的一节美术课画车轮子,幼儿认为轮子是圆的,于是就直觉地用圆球来表现车子的轮子,不会注意到汽车的轮子是圆扁的等这些问题,其创作成分也就能体现其中了。就象书中所说的:教师应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引导幼儿从写生对象的整体结构出发,着重于事物的神韵,即对象之内在精神表现,而不纠缠于细节和精确描绘,不强求幼儿的绘画表现和事物的“肖似”。
小班幼儿的绘画水平处于
象征初期,享受的是绘画的过程,他们会用已经掌握的圆形与线条组合成各种符号,来表示自己熟悉的物体,而且喜欢用各种颜色在作品上涂抹,但在表现图象符号时,又很少调换颜色,致使作品色彩比较单调,有的幼儿甚至会转动画纸来作画,完全不顾图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了画面的杂乱。如此作品,教师若用成人的眼光“像或不像”来评价,那必然会抹杀了幼儿的天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使幼儿失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尽管如此,你还是会看到许多小班幼儿家长因为看不懂自己孩子的画,觉得画面不干净,画得不如其他小朋友,根本不理会幼儿的解读。例如,一次离园时,祥祥拉着爷爷兴致勃勃来到班级画展前,小手指着墙上的“泡泡”说:“爷爷,那个是我画的!”谁知,祥祥爷爷看到后,脸顿时拉了下来:“这是什么东西啊?乱七八糟的,圆也画得不圆,颜色也涂到了外面,你看看这个小朋友画得多好啊,你上课一定又没有认真听,走走走……”幼儿从绘画中获取的无穷乐趣
就因为家长的一句评价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评价小班幼儿的美术作品时,首先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读懂他们的作品。
其次老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幼儿的个人见解,尽量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多鼓励,多表扬,尽可能地发现幼儿美术作品中的优点,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激励性的评价。
最后,在让幼儿发现他人作品优点的同时,还要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感,进而萌发对下次美术活动的愿望,激发并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就这样,我边学习书中的有关理念,边结合自身的实践即时反思,共鸣,相信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十分有益,专业的阅读让我成长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