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推荐6篇)

时间:2017-07-07 08:31: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教学心得 篇一:倾听学生的声音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激情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倾听学生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倾听学生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方式,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我不倾听他们的声音,就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需要,也无法给予他们最合适的帮助。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倾听,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而调整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其次,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作为学生,当他们感到被尊重和被关注时,他们会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索。因此,我经常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这样一来,学生们会感到他们的声音被重视和听到,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最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作为教师,我相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我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在我的课堂上是被尊重和被重视的。这种良好的关系可以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使得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索。

总之,倾听学生的声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技巧。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我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一直坚持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尽我所能。

教学心得 篇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且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心得,下面我将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发现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学生在一个欢快、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会感到愉快和放松,从而更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我会通过布置一些有趣的学习任务,利用多媒体展示和互动游戏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和听到。

其次,我发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感到被尊重和被关注时,他们会更加愿意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因此,我经常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这种良好的关系可以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我发现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当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力时,他们会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索。因此,我会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同时,我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我相信学生会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一直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尽我所能。

教学心得 篇三

  通过学习和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我偶有所得。

  一 扎扎实实打基础,抓好双基

  双基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是能力提高的先决条件,就当今高考而言,双基仍然是主要内容。但在实施双基时,绝不能机械记忆和简单重复,搞题海战术。要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利用双基解决具体问题,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本身,还要揭示它的本质,让学生体会语文知识的发生、发展,掌握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 以学生为本,注重其能力提高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内驱力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数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任何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的教学行为都是事与愿违的。目前不少教师还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教师把书本内容讲清楚,或一问一答问清楚,学生用心记住,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做其实把一种"隐形的"、宝贵的东西,而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统统丢掉了。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永远是外因,学生才是内因。教师那里的知识再好,如果不能成为学生的,对学生来说,都是无用的!特别是当前的高考试题,灵活多变,所以更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把学生在例题和习题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暴露出来,长期以往,学生在这些经历中慢慢学会了思考,变得灵活机智。

  三 为了每一个学生,提高教学素养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语文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背景讲解语文;使学生感悟到语文就在日常生活中。这样,一方面学生会主动联系身边的实际问题来学习语文,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认识到语文的实用性。

  四 突破思维定势,推进开放探究

  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会出现套路,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很大程度上的归纳和模仿练习造成的。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老师习惯把一些问题分类整理、归纳已介绍解题的一般方法,实际上这样学生是欢迎的,因为方法便于接受。效果也比较明显,但这样做容易产生思维定势,再加上经常性的模拟练习,对一些问题的解法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一旦题型变了,就束手无策。在教学中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要选遍一些因思维定势而出错的题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都能给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解答。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 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大胆创新

  新课程中,增设了培养学生的素质的内容。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因此,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并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总之,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课改培训,使我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需求,新课程还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新课程将以创新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勇于创新。

教学心得 篇四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十分注重、学生非常喜欢,都希望做好每一个实验。然而,在自然实验教学中,常会因器材或某些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小,造成许多困难,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影响实验的效果。如介绍实验器材、观察动物形态、动态、发现客观事物的一些规律和现象等等。

  视频展示台的显微镜头一般可将实物放大到600倍以上,可以很清晰的显示微小的事物,增大其可见度。在实验教学中使用视频展示台,可以解决实验中的难题,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我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介绍实验器材时,巧用视频展示台进行有效的指导。

  实验教学中,介绍实验器材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且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关键一步。在小学自然实验器材中,有许多实验盒,诸如简单机械实验盒、电流实验盒、物体沉浮实验盒、一、二年级自然实验盒等等,这些实验盒为学生分组实验提供了方便。但盒内器材太小,在知道学生选用器材时,由于器材可见度小,学生很难看清老师手中所拿的器材,确实给学生学习上带来了不便和麻烦,教师只好一组组地去指导,真是费时费力。例如,在使用简单机械实验盒时,要学生拿出旋坚碟形螺母,教师把它出示给学生,前排的学生看清了,而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一片茫然。自己既不认识旋坚蝶形螺母,又看不清老师手上拿着什么,就相互询问甚至下位走向讲台,这样一来教师里一片混乱真烦人。我想,这个问题得想想办法解决,后来我将器材放于视频展示台上,难题解决了。教学时,我将旋坚牒形螺母往视频展示台上一放,全体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屏幕上的旋坚牒形螺母的形状和正反两方面的样子,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快地认识它并把它拿出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凡是介绍实验器材,我都采用视频展示台投影,真是省时省力,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极了。不仅如此,我还将这一方法用于科技活动,采用视频战士台指导学生组装车模、海模、航模,收效佷不错。

  二、在观察动物动态时,巧用视频展示台进行有效地观察。

  小学自然教学的对象是儿童,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儿童认识物体必须建立在充分感知物体的基础之上,感知得越深,认识就越准确。如在感知蚯蚓的运动方式时,将蚯蚓放到玻璃片上,学生用放大镜从玻璃的另一面看到了刚毛,但要观察其运动方式并不容易,一是有些学生不太会观察,二是在玻璃片上蚯蚓的运动幅度不大,看不清。实验时我灵机一动,将蚯蚓放到视频展示台上,打开视频展示台,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了一条蠕动的蚯蚓,教室里静极了,几十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由于视频展示台的放大作用,蚯蚓蠕动的动作非常清楚。学生不仅感知了蚯蚓的运动方式,而且印象非常深刻。这以后,我把观察昆虫或其他动物的动态实验也尽可能采用视频展示台投影进行有效的观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视频展示台的光热作用,动物放在视频展示台上的时间不宜太长。

  三、在了解物体的变化过程中,巧用视频展示台进行有效地探究。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很难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对一些物理化学的变化过程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去理解掌握。例如在灰锰氧溶解的实验中,了解灰锰氧溶解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究一小粒灰锰氧为什么会在水中不见了?它究竟到哪儿去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巧用视频展示台投影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探究活动,寻找出这些问题的最佳答案。实验时,我将一个烧杯装上三分之二的水放在视频展示台上,打开视频展示台,将一粒灰锰氧放入水中。学生在屏幕上看到:灰锰氧周围的水变红了,而且渐渐向四周扩散,水越来越红,灰锰氧越来越小,最后不见了。整个溶解过程一目了然,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点拨,学生能准确的描出灰锰氧溶解的全过程,从而掌握了溶解的实质。再如教学《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搅拌、用热水、等用视频展示台作比较,实验效果更加清楚、明显。

  四、在解答学生疑难时,巧用视频展示台进行有效的排难。

  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可采用视频展示台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的实验获得成功扫除障碍。如电流实验是学生兴趣最浓、积极性最高且难度也较大的实验之一。在组装使两只灯炮同时发亮的电路时,学生的组装方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稀奇古怪。有的两个灯炮亮了,有的亮一个,有的一个也没亮,学生困惑不解,弄来弄去不得要领。我从他们的实验中选出几种不同组装方法组装的电路,分别摆放在视频展示台上,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它们的灯炮、电源、开关、导线的连接方法,并在黑板上绘出电路图。在观察比较中引出串联、并联电路两个概念、两种方法。然后,让学生重新组装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很快成功,学生喜形于色,经过失败后的成功更能使人激动。

  总之,在教学中,巧用电子教学,帮我们解决了不少的难题,让我们受益匪浅。

教学心得 篇五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在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看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因此,在数学课上,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听课效果,每节课我都会用一、两道题对同学们进行检测,从而总体掌握学生情况。

  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指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是注重全面教学目标的进步和发展,如果背离或片面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学就只能是无效或低效的。为了实现这一点,在备课时就对这几方面进行预设。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魅力的教学获得的,教学是否有效,既要考察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性及其实现程度,也要看这种目标的实现是怎样取得的。合规律,即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进步、发展,不是通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机械训练或挤占挪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其它学科教学时间等损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取得的,而是从教学规律出发,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实现的。尤其是对于那一部分学困生,课堂给予足够地关注,就能够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新课程的推广确实使当今的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应该说当下的课堂教学并不缺少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和改革的热情,也不缺少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使用。但仔细思考起来,似乎还缺少了许多重要的东西。就教师要克服旧有的教学习惯来说,要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真正的教学行为就十分艰难,这中间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试问:这样做究竟要把学生引向何方?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在哪里?这样的启发教学能起到正确引导学生的作用吗?依我看,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而且被动地跟着教师转。 所以说,当今的课堂教学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而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因为,教学方式的变革的背后是师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最能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也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接受式学习从形成到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有很大关系的。实践证明,接受式学习至今仍是最为经济、有效、快速的教学方法。但是,也有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认为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就要抛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以至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师难于控制课堂而觉得无所适从;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的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英语的教学中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教师若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也实现了学生快乐学习的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我是这样做的:一,唱唱跳跳得学习英语。

  第二、有效地组织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如果组织方法得当,自然会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假如使用了不正确的管理方法,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第三、运用多样、新颖、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

  要想使学生们学好英语或者其他的学科,就必须不断推出多样而又恰当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四、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倾听。

  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最不容易做到的是生生之间的倾听。听老师讲课时学生们能够做到精力集中,但当听同学发言时就会出现不认真倾听的现象。

  当然,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教学心得 篇六

  习作一直是语文老师的头等难事,花费了极大地时间和精力,可有时却很难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老师怕教,学生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培训视频的观看,本人有这样几点思考。

  一、让学生融入生活,给学生创造生活,让习作成为有源之本。

  作文是一个从口头表达到书我面表述的过程。有许多孩子也许口头语言很不错,但落实到书面却出现无话可说,习作七拼八凑,语言匮乏。也许是我们教师指导习作时,让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也许是我们在要求上有所局限,习作思路被教者所匡定,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有自己充分的思考,教者就“及时”作指导,这样使学生在习作时都努力体现教者的思路,表达出教者的理解,学生作文成为敷衍老师的一种学业负担,作文为老师而作,为纪律而作,老师成了作文的唯一阅读者,言为心声的作文不得不出自于强迫!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不喜欢作文,害怕作文!

  我们应该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走进去才能和孩子亲切对话,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做到“童言无忌”、“宽容童言”、“呵护童真”,切实把习作的目标降到应有的程度。提倡在习作教学中,“儿童语言无禁区”!“儿童表达无禁区”!“习作内容无禁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用自己的语言自由抒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体验。只有降低了习作教学的门槛,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学生的想象才能真正放飞,学生的语言才会充满灵性,学生的个性和才情才会得以彰显。

  大千世界为学生习作提供了无尽的学习资源。我积极为孩子创造感受生活、丰富人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用面粉捏小玩意儿;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上种水仙;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用手和脚作画;自己搞一次野餐: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用沙子“埋人”;做面包;堆雪人;创作一个泥雕;养小动物;采草莓;玩丢棍棒游戏;能认出5种以上的鸟类;捉小虫子;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在公园找10种不同的叶子;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和别人小小地打一架……

  这些事情,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可以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又可以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还可以使孩子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开阔视野。现在的孩子整天与电视、电脑、游戏相伴,与考试同行,远离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只知道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学生做了这些事后,我们把这些事全部拿来放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回忆曾经做过的事、是怎么做的,这些生动有趣的生活画面必然会像电影一样涌入学生眼前,写起文章来就会有真情地流淌。

  因此我们要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引导孩子融入到多彩的生活之中,“快乐着孩子的快乐,悲伤着孩子的悲伤”。和孩子们一起去感受生活的快乐,去品味生活的丰富,去积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生活充实,语言表达才有源头,“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二、变“重写轻改”为“写改并重”,提高自改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常有这样的认识:提高作文能力,要靠“多练”,而“多练”就是“多写”,忽视了“多练”也包括“多改”。于是让学生大量地练习写文章,尤其到了毕业班,学生习作的负担更是不堪之重。与此同时,由于腾不出时间与精力加以批、评,只好简单浏览一下,打个分数;或是让“学习好的学生代为批改”;或是干脆置之不理。习作中的问题,因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便不断重现于习作之中,习作水平与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训练效果事倍功半。

  我们可以减少一些写作的负担,变“重写轻改”为“写改并重”,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从而达到在自改中提升习作能力。

  小学生刚刚开始自改习作,往往无从下手。在讲评课中,我首先教学生学习独立修改,做到“三读三改”:第一遍默读,看看文章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调整顺序,充实内容;第二遍轻声读,改正明显的病句和错别字;第三遍放声读,进一步调换、修正词句或认真誊写。

  限于习作水平,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文章已形成定势思维,找不出毛病来,此时可采用在小组中互评互改。第一步是每个人都要谈一谈自己文章的构思以及自己初次修改了些什么;第二步是读一读自己的文章,请小组同学评议、启发、补充;第三步是自己结合小组的好意见再次修改;第四步是小组交换后互相阅读、修改、写意见;第五步是学生阅读同学提的修改意见。写下自己的看法;第六步是上交老师评改,在互评互改中不断提高自改习作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随意拔高要求,人为提高要求。

  小学生限于自身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还很不健全,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身边发生的事表述清楚就不错了。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领导的要求、家长的期望,却常常出现随意拔高要求,人为提高要求的现象:一二年级就要求作文;三年级的片断练习变成篇章练习,字数也提高到300字左右;用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来指导中年级习作……

  习作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表达个人思想的需要,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如果我们不能顾及孩子习作是内心的需要而一味提高要求,孩子怎么敢提起那杆沉重的笔来抒写自己稚嫩的心?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小学生作文与成人写作是有区别的。小学生作文是习作,习作不同于创作;习与创之别,习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写作,虽然要求学生自能作文,那也是在教师指导下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提高,逐步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千万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教材提供的习作素材时,往往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在学生实在没这方面的感受时,允许学生写相应体裁的的有感触的事情,而在批改时也是同样要求,绝不有意压制。对学生习作的字数也没有统一之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不允许无病呻吟,更不允许“假大空”的出现。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基本能做到有感而发,且并未失去对习作的兴趣,习作虽不见特别优秀之作,但也能像模像样。

教学心得(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